易經大有卦的最高境界(1—81數理吉兇查對表)
2023-09-14 05:56:50 3
周易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成語: 厚德載物
發音:hòu dé zài wù
釋義: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
出處:《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意思是說,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
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地最大,它包容萬物。對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為陽,地為陰;天為金,地為土;天性剛,地性柔。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焉,四時行焉。沒有天地便沒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這就是古代中國人對宇宙的樸素唯物主義看法,也是中國人的宇宙觀。所以八卦中乾卦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載物。然後從對乾坤兩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釋屬性中進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樣高大剛毅而自強不息,要像地那樣厚重廣闊而厚德載物。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上善若水和厚德載物兩個詞語所蘊含的意義是一樣的,故大家常把這兩個詞語放在一塊使用。
《易經》中關於乾坤兩卦的原文及翻譯?
第一講 乾卦
乾卦象徵天,天的四種本質特徵是:元、亨、利、貞。
1、天之陽氣是始生萬物的本原,稱為"元"。
2、天能使萬物流布成形,無不亨通,稱為"亨"。
3、天能使萬物和諧,各得其利,稱為"利"
4、天能使萬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稱為"貞"。
總之,天之陽氣是萬物資生之本,又制約,主宰著整個世界。天有開創萬物並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貞被稱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意譯:天的運行剛勁強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發憤圖強。
乾卦六爻的爻辭:
初九,潛龍勿用。
意譯:龍潛在水中,暫時不能發揮作用。
《彖》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意譯:初期階段,應暫行潛藏。
乾卦的卦辭以天為象徵,六爻的爻辭以龍為象徵。龍是善變之物,能夠潛水,行地,飛天,海陸空三棲,取龍為象,可以達到假象喻意,以明變化的目的。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意譯:龍出現在田間,有利於大德大才之人出現。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語助詞。厲:危險。
意譯:君子整天勤奮不息,甚至夜間時時警惕,雖然面臨危險也無禍害。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意譯:相機而動,躍起上進,無咎害。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意譯:飛龍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現。
九五在所有卦裡都是最吉之爻,此爻為"君位"。皇帝通稱"九五之尊",就是這麼來的。乾卦九五,剛健中正,純粹而精,最為可貴。
上九,亢龍有悔。
意譯:龍高飛到了極點,必有過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意譯:出現一群龍,都不以首領自居,吉祥。
常用佔斷用語:
1、亨:通達,順利。
2、利:有利,適宜。
3、吝:遺憾,麻煩,艱難。
4、厲:危險。
5、悔:憂慮,困厄。
6、咎:過錯。
第二講 坤卦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意譯:元始,亨通,利於雌馬以柔順堅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爭先前行會迷入歧途;如果隨從人後,就會有人出來作主,有利。向西南走會得到朋友,向東北走會失去朋友,這時安于堅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貞,堅持正道。)
坤卦以柔順的雌馬為象徵,堅持柔順便是正道。坤是純陰之氣,本質是陰柔順從,乾為君道,坤為臣道。
初六,履霜,堅冰至。
譯:踩著微霜,知道堅冰快要出現了。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譯:正直,端方,胸襟闊大,方能擔負起輔佐之重任。不用"修習",也能成功。"無為而無不為"。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譯:蘊含美德,不顯露,吉。輔佐君王的事業,不以成功自居,最後才會有結果。(章:文採、美德。)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譯:紮緊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讚譽。
六五,黃裳,元吉。
譯:穿黃色裙裳,大吉。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譯:龍在原野上爭鬥,流出青黃混雜的血。龍是本氣陽的象徵物,坤陰氣極盛,轉化為與乾陽抗爭,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貞。
譯:永遠堅持正道,以陰返陽為終結。
大有卦什麼意思?
《易經》第十四卦大有火天大有離上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惡揚善,順天休命。
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
《象》曰:《大有》初九,「無交害」也。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九三: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無咎。
《象》曰:「匪其彭,無咎」,明辨晰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無備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大有卦
上九
六五【火】
九四
九三 大有卦【納賢】
九二【天】
初九
乾下離上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象》曰:大有初九,無交害也。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九三,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象》曰: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無咎。《象》曰:「匪其彭,無咎。」明辨晢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無備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大有卦終
原文翻譯:火天大有(大有卦)順天依時
上上卦
象曰:砍樹摸雀作事牢,是非口舌自然消,婚姻合夥來費力,若問走失未逃脫。
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離)相疊。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乾,為天。火在天上,
普照萬物,萬民歸順,順天依時,大有所成。
乾下離上 大有元亨
初九 無交害,匪咎;艱者無咎。
九二 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
九三 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
九四 匪其彭,無咎。
六五 厥孚交加,威加,吉。
上九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離上
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
謂五也。「大」者皆見「有」於五,故曰「大有」。
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以健濟明,可以進退善惡,「順天」之「休命」也。
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
二應於五,三通於天子,四與上近焉;獨立無交者,惟初而已。雖然無交之為害也,非所謂「咎」也。獨立無恃而知難焉,何咎之有?
《象》曰:大有初九,「無交害」也。
明惟初九為然也。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大車」,虛而有容者,謂五也。九二足以有為矣,然非六五虛而容之,雖欲往,可得乎?「積中」,明虛也。
九三: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害也。
九三以陽居陽,其勢足以通於天子。以小人處之,則敗矣。
九四:匪其彭,無咎。
《象》曰:「匪其彭,無咎」,明辯晢也。
「彭」,三也;九四之義,知有五而已。夫九三之剛,非強也;六五之柔,非弱也。惟明者為能辨此。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無備也。
處群剛之間,而獨用柔,無備之甚者也。以其無備而物信之,故歸之者交如也。此柔而能威者,何也?以其無備,知其有餘也。夫備生於不足,不足之形見於外,則威削。
上九: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曰「佑」,曰「吉」,曰「無不利」,其為福也多矣。而終不言其所以致福之由,而象又因其成文,無所復說。此豈真無說也哉!蓋其所以致福者遠矣。夫兩剛不能相用,而獨陰不可以用陽,故必居至寡之地,以陰附陽,而後眾予之,「履」之六三、「大有」之六五是也。六三附於九五,六五附於上九,而群陽歸之。二陰既因群陽而有功,九五、上九又得以坐受二陰之成績,故「履」有不疚之光,而「大有」有「自天」之「佑」,此皆聖賢之高致妙用也。故孔子曰:「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信也,順也,尚賢也,此三者,皆六五之德也。「易而無備」,六五之順也。「厥孚交如」,六五之信也。群陽歸之,六五之尚賢也。上九特履之爾。我之所履者,能順且信,又以尚賢,則天人之助將安歸哉?故曰「聖人無功,神人無名」,而「大有」上九,不見致福之由也。
求高人解《易經》第五十二卦
第五十二卦 艮 艮為山 艮上艮下
詩曰:重山關鎖之象 步步為營之意
大象:兩重高山並峙,故宜止不宜進,阻塞之象
運勢:凡事不宜妄動,前路受阻,只好待機而動
愛情:有單戀不和之象,雙方阻隔重重,關係停滯不前
疾病:難治,注意腸胃血管硬化及結核病
失物:可以尋回,但要等一段時間藏在家中、旅館、寺院、山中某處
訴訟:因小事而化大,宜速求和,忌土姓人
【原文】 (艮)①:艮其背不獲其身②,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譯文】 (艮):卸掉責任,掛笏隱退,朝列之中已看不到他的身影,在他的庭院中尋找,也沒有找到。其人遠走高飛,自無災禍。
【注釋】 ①艮(gèn亙)字當重。上艮字系卦名。不能省,據補。艮,卦名。本卦為同卦相疊(艮下艮上)。艮為山,山為退穩之處,又有靜止穩重之象,喻人進而思退,明哲保身,所以卦名曰艮。艮,《序卦》:「艮者,止也。」②艮,《彖卦》:「艮,止也。」猶言歇息,止息。艮其背,猶言歇背,今語有歇腳,歇手,歇肩之類,其結構相同。此處比喻其人開脫責任,卸職引退。獲,找到,看到。
【原文】《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①,止其所也②。上下敵應,不相與也③。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譯文】《彖辭》說:艮,就是靜止如山的意思。時宜止*止,時宜行則行,行止不失其時,則其道光明。卸掉負荷,歇息其背;離官去職,居家休息。因為上下左右相與為敵,無法協同。連自身也無法保全,於是棄官遠遁,既不在朝,也不在家,所以卦辭說「在他的庭院中尋找,也沒有找到」。其人明哲,自然無災禍。
【注釋】
①艮其止,高亨說:「朱熹(引晁說之)說、俞樾說,朱駿聲說:艮其止當作艮其背。蓋背古字作北,因形近誤為止,或背字筆畫損缺成北。因形近誤為止也。」卦辭背字,漢帛書《周易》作北,可證古本作北。艮,當如《彖
辭》所釋「止也。」②止,止息。止其所,猶言在家休息。③「上下敵應」兩句,本卦三同位爻,都是陰與陰對應,陽與陽對應,所以說上下敵對相應,比喻人處於敵對環境之中,無有相助者(初六與六四為兩陰爻,六二與六五為兩陰爻,九三與上九為兩陽爻,都是同位之爻象相對立)。與,助也。
【原文】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譯文】《象辭》說:本卦為兩艮卦相重,艮為山,可見艮卦的卦象是高山重立,淵深穩重。君子觀此卦象,以此為戒,謀不逾位,明哲保身。
【原文】
初六:艮其趾①,無咎,利永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譯文】
初六:歇腳養息,不要輕舉妄動,自然無災難,這是長期吉利的貞兆。
《象辭》說:歇腳養息,不要輕舉妄動,遠離不義,不失正道,自然永遠吉利。
【注釋】
①艮其趾。猶言歇歇腳。趾,代腳。
【原文】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①,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譯文】
六二:停立不行,但腿部肌肉還是負傷。心裡很不愉快。
《象辭》說:腿部肌肉還是負傷,因為其人固執己見,沒有退回來,聽取別人的意見。
【注釋】
①腓,腿肚。艮其腓,與初六爻辭艮其趾同義而詞異,仍是歇腳之意。拯,拯救,保護。隨,借為隋,垂肉。不拯其隨,猶言沒有保護好腿部肌肉。此兩句比喻其人身處險境,未能迅速走避,反而停立不行,所以遭受災害。
【原文】
九三:艮其限①,列其夤②,厲,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譯文】
九三:卸掉重擔,保護腰部,但是脅間肉卻已裂開了,引退不及時,則罹兇險。這是由於為名利所惑,不能迅速引退卸職所招致的災禍。
《象辭》說:「卸掉重擔,保護腰部,脅間肉卻已裂開了,引退不及時,則罹兇險」,危險是由為名利迷惑所致。
【注釋】
①限,《釋文》:「馬雲:限,要(腰)也。鄭、荀、虞同。」艮其限,猶言卸肩護腰。②列,裂本字。《集解》本作裂。夤(yín),《釋文》:「馬雲:夾脊肉也。鄭本作*。」夾脊肉即脅部肌肉。此兩句,仍是順六二爻辭的意思說下來,言其人引退不及以致身罹災禍。
【原文】
六四:艮其身,無咎。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譯文】
六四:引退保身,沒有災禍。
《象辭》說:引退保身,是說其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身的安危上,所以不會招惹災難。
【原文】
六五:艮其輔①,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譯文】
六五:閉口少言,講話有分寸,自然沒有悔恨。
《象辭》說。閉口少言,講話有分寸,沒有悔恨,因為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人謹守中正之道。
以下內容需要帖子數達到80才可以瀏覽
【注釋】
①輔,借為*,頰腮,今語謂嘴巴。艮其輔,猶言閉口少育。今猶有嚼 舌頭之俗語,比喻多言。
【原文】
上九:敦艮,吉①。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譯文】
上九:注意保護自己的腦袋,首級不失,自然吉利。《象辭》說:爻辭講以忠厚為歸宿之所以吉利,因為上九之爻為一卦之終爻,像人秉守忠厚,必得善終。
【注釋】
①敦,李鏡池說:「敦,借為專,聲通。《說文》:'專,物初生之題也。'徐灝《說文注箋》:'專之言,顛也。頁部:題,*也。*亦顛也。'段註:'專,猶頭也。'統言之,專指頭,分言之,專指額。」《象辭》作者釋敦為厚,釋艮為止。認為爻辭「敦艮」,猶言以忠厚為歸宿。與經意不合。
《易經通解》
艮為山《易經》第五十二卦 艮為山 上艮下艮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旡咎。
艮上艮下,卦名稱作「艮為山」。艮卦的卦形,與震卦上下相反,相互是「綜卦」,一動一靜,相互為用。「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意思是事物不可以老是震動,要讓它停止下來,所以在震卦之後接著是艮卦。艮是止的意思。
「艮」是違背,引伸又有停止、怨恨、堅硬的含義,如與心違背的恨,難行的阜的限,苦惱的艱,堅硬的銀等;在此是此的意思。
艮卦,是一陽在二陰的上方,陽已上升到極點,所以停止。又,艮卦是一陽,在象徵地的坤卦的最上方,是山的形象,也有止的意義。
人的身體,最不容易動的靜止部分,是背部。背部靜止,身體就是想動,也不能動;用來比喻內心寧靜,不為外物所動,就不會妄動,即或在行動中,內心依然保持寧靜,就可到達忘我的境界。當到達這一境界時,對外界的一切刺激,心都不會感動,所以在走過有人的庭院,也不會覺得有人存在。能夠像這樣,不論動靜,內心都保持安寧,必然理智冷靜,能夠適可而止,不會有災難。
上下卦相同的純卦,如其它「震」「坎」「巽」「離」「兌」等卦,都具備元、亨、利、貞,四種德性中的某幾項,唯獨艮卦,完全沒有,祇說無咎;因為已經到達人我兩忘的境界。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止住背部,不能獲得其身,在庭院中行走見不到人,沒有咎害。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艮是止的意思。該停止的時候就停止,該行動的時候就行動.動靜都不失時,其道就光明。艮卦是講止的,而止要止得其所。六爻上下敵應,不能相互應與,因此不能獲得其身。在庭院行走見不到人,故無咎署。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兩山相併就是艮卦。君子從中得到啟示,思考問題不超越自己的地位。
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初六」在最下位,相當於腳趾。人在行動的時候,腳趾最先動;所以,使腳趾停止,行動就在沒有發生之前停止,不會失當,沒有災難。但「初六」陰爻柔弱,難免不能長久堅守正道;因而告誡,必須長久堅守正道,才能有利。
這一爻,說明停止應當在行動未開始之前,才不會失當。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腓」是腿肚,「六二」在下卦中位,相當於腿肚。下卦的主爻是「九三」,相當於腰,行動由腰部主動,腿跟隨腰行動;所以「六二」以「腓」比喻。「六二」柔順中正,而「九三」剛爻剛位,過於剛強偏激。「六二」要拯救「九三」,卻陰柔力量不足,祇好勉強追隨;「九三」又不聽他的忠告,剛復自用,當然「六二」心中不會愉快。亦即,停止在臣的地位,君主不聽他的忠告.又不得不追隨,以致悶悶不樂。象傳說:這是由於「九三」不能退一步聽從。
這一爻,說明應止不止,勉強追隨他人,不會愉快。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限」是界限,人體上下的界限,在腰部。「夤」是脊背的肉。「列」是裂的本字。「九三」正當上下卦的界限,相當於腰,剛爻剛位,又不在中位,過分剛強偏激,橫暴的停止在腰部,使腰不能屈伸。在迎接腰部的上方,是脊背的肌肉,「九三」橫在四個陰爻的中間,形狀像是背部的脊肉,由中央被左右分裂,也跟著不能活動。亦即,「九三」與上下、左右的人,都不能和諧相處,以致上下叛離,左右決裂,當然危險,就像心被火爐似的不安。
這一爻,說明停止不當,以致眾叛親離。
六四:艮其身,無咎。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九三」相當於腰,「六四」就是腰以上的身體部分。心在體腔內,為控制一切行動的中心樞紐。「六四」陰爻陰位得正;因而,表示停止在應當停止的場所,能夠自己控制,而不妄動,所以沒有災難。
這一爻,說明應當知機,自我約束,適可而止。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輔」是顎的關節。「六五」在卦的上方,相當於顎的關節,是說話的器官。「六五」不正,應當有後悔;但得中,所以停止在顎的關節,說話中肯條理分明,使耽心的後悔消除。亦即,言語謹慎,即可避免後悔。
這一爻,說明言語,也應當適可而止。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上九」是重迭艮卦的最上方的陽爻,亦即止的終極,一切都到此為止,更加要謹慎敦厚。人的操守,到了晚年容易墮落,學業在進修接近終了時,也容易荒廢;所以,最後的堅持,最重要,也最吉祥,這樣才能止於至善。
這一爻,說明應止於至善,最後的堅持最重要。
艮卦,闡釋適可而止的道理。有行動,就有停止,有前進中,如何自我節制,適時、適地、適切的停止,就需要有高深的修養。停止應當停止於行動未開始之前,才不會失當,才不會身不由己。不能適可而止,勉強追隨他人,必然不會愉快。如果剛強過度,不知節制,應止不止,或止而不當,以致眾叛親離,必將憂心如焚。惟有達到不為外物所動,不為貪慾所蔽的人我兩忘的境界,言語行動,才能自我節制,動靜得宜適可而止。但止於至善,才是止的最高境界,最後的堅持,更加重要。
(艮為山卦)
內外皆艮,中存震坎,雷動於險,艮又止之,發聲動威,不能行其令,內外皆阻,中存險陷,君子則為艮止之象。
艮者止也,乃艮宮之首卦,名曰八純卦,卦中財官父兄子俱全,為本宮下七卦之伏神也。
講議篇 第五十二卦 艮為山
問前程:唔好急於進行一件事,唔要成某個目的,一定要經過一個過程,千祈唔好希望立刻有收成,用盡人事以聽天命的心理準備就會開心D
問婚姻:呢段婚姻就真系好穩陣,但系絕對唔系羅曼帝克的婚姻,問離婚就唔符合卦義,所以唔主張離婚。
問事業:就好難有人幫,呢個卦象系兩山重疊,含有聚沙成塔的意思,所以要自己多下苦功,一定有成就的,打工的就系唔使指意,可以轉工,亦都無得升職。
初六:
問前程:自己處在下風的時候,一定要低調D,恐防會有更大的損失,來問卦的人運未到要休養生息,
問婚姻:問結婚就好多波折,唔贊成離婚,因為爻義,雖位不當,但系主張一開始就堅持到底,所以唔會離婚。
問事業:應該專心做一樣野,唔好多心,打工就一定要有專業,亦唔主張在轉右轉的。
六二:
問前程:一定要接受多D意見,最緊要就系接受自己人的意見,唔好將自己當得咁叻,佔到呢一爻的人錯在唔知自己的能力去到邊度,
問婚姻:結婚就好,離婚就唔主張,呢一爻系承擔得好辛苦,但系無得揀,所以唔主張離婚,
問事業:就主張搵人合作,亦主張創業,打工就一定好辛苦,但系唔主張轉工。
九三:
問前程:呢個來問卦的人一定唔系好有志氣的,所以要鼓勵下佢,搵食唔系一定託大腳的,一定要腰骨挺直,唔好俾D野蒙敝,
問婚姻:就要有所求,唔怕低聲下氣,總要得,問結婚就好,唔主張離婚,因為呢一爻主張放低個自尊去得到一樣野,唔系放棄一樣野的,所以離婚就唔符合呢一爻的爻義,
問事業:做生意就好,因為做生意講究搓得圓,禁得偏,創業就好,打工唔主張轉工。
六四:
問前程: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實力,因為唔會有人幫你的,要做任何事都要靠自己,
問婚姻:千祈唔好嫌棄,我咁靚嫁個咁醜的覺得好唔抵,呢一爻唔贊成離婚,因為要知道自己有幾多料,唔好太高估自己。
問事業:唔好將全副身家去做一樣野,一定要有兩手準的能至好做,如果唔得呢就不如乖乖地打份工好過,打工仔就要萬事留一線,可以跳糟,但系都要保留個良好關係。
六五:
問前程: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先至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同時在一班人之中,好將自己的計劃講出來,或者唔好將自己的「橋」發表。
問婚姻:好容易因甜言密語而有損失,唔好聽咁多好的說話,問結婚就好,因為呢一爻系話究實在的,一就一,二就二,唔系誇誇其談,問離婚就唔符合個爻義,呢一爻系講用的,離婚就系唔守信用,所以問離婚就唔主張。
問事業:可以合作,打工就唔主張跳糟的。
上九:
問前程:表示自己有番咁上下實力,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野,初初有阻滯,但系漸漸就順利,所以可以放膽去做,
問婚姻:如果未結婚就有排追,如果結左婚就好穩陣,打風都打唔甩,所以問離婚系唔成功的,原則上成個艮卦都唔贊成離婚的,因為艮的本義系唔主張變動的。
問事業:可以創業,但系要擴展就好難,向上爬就系人都想,但系過完一個山又一個山可想而知幾吃力。
「否極泰來,物極必反。」的由來?
1、否極泰來:否、泰:《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否:卦不順利;泰:卦順利;極:盡頭。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出自中國典籍《周易·否》和《周易·泰》。2、"物極則反"這個成語出於《鶡冠子·環流篇》。意思是事物發展到極點,一定要轉到它的反面。後代有人把它改為"物極必反",就覺得更為肯定有力。南北朝時,北周有名的文學家瘐信作《哀江南賦》就把這的成語改為"物極不反",表達他那無可奈何的憤慨情緒。
否極泰來,節外生支。坐隱待坒意思?
否極泰來 就是說壞事情(運氣)結束了,好運或者好事情開始了
節外生枝 就是說樹幹上的結外又生出新的枝幹 說出現了本不應該出現的意外情況
坐以待斃 就是坐著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