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話水源音嘉應音(客家話和水源音)
2023-09-14 09:43:43 1
客家話概述
南方部分地區方言分布圖
客家話大同小異,在我們方言群中,大家公認的是南方六大漢語中互通率是最高的,說明一個問題,說明很早就形成了穩定的族群,說明有過一定的沉澱,然後分播到各地,分布這麼廣互通率竟然還這麼高!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王力教授認為,客家話源於周朝雅言。不管是否源自周朝雅言,本人認真仔細通過對各方各種信息的對比,我認為客家話源自關隴地區,因為現在關隴地區的西安,天水,安陽還保留不少與客家話一致性的語言,風俗,建築,衣冠等。
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三二「風俗形勝」引南宋慶元間任汀州教授的陳一新的《跋贍學田碑》有云:「閩有八郡,汀鄰五嶺,然風聲氣習頗類中州。」福建八個二級行政區,其中汀州鄰近五嶺,居民風俗語音與閩地其他七郡不同,卻與中原地區類似,又載:「方漸知梅州,嘗渭:『梅人無植產,恃以為生者讀書一事耳』,可見州士之讀書,自宋已然。」這種情況與中原古風如出一轍!
明代《永樂大典》引宋代某氏《漫遊集》《過汀州》詩一首:「地勢西連廣、方音北異閩」。說明宋代汀州地區的語言方音接近當時的北方古漢語而異於閩語。
章炳麟《新方言·嶺外三州語》:「廣東惠嘉應二州,東得潮之大阜、豐順,其民自晉末踰嶺,宅於海濱,言語敦古,與土著不相能,廣州人謂之客家。」
章炳麟《新方言·嶺外三州語》:「因刺取二家言,凡六十餘事,頗有發正,別為一篇,察其(客家)語柢,出於冠帶,不雜陸梁鄙倍之辭。」
客家話敦古,吃飯為「食」;炒鍋喚作「鑊」;筷子喚作「箸」;洗溫泉喚「洗湯」
父母喚:爺娘
上午為上晝
中午為當晝/中晝
下午為下晝
女婿喚:婿郎
姐妹喚:姊妹
姐夫喚:姐丈
《通用語.標準音》
客家話與《唐韻》
水源音是客家進入嶺南的老客音
客家話水源音源於東江水系,自贛南尋烏縣而入,是最早進入嶺南地區的老客音,河源龍川是客家古邑,是嶺南最早成立的縣治,其中佗城鎮有179姓,這裡見證了先秦在南方的滾滾血脈!
龍川陀城(建於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
為什麼水源音客家話會有白話特徵,主要是鄰近土白話區,鄰近省城,有土白話借詞!所以音才有了這些水貨專家講的東江水源音有白話特徵,所謂客家話與水源音的區別!
就比如普寧潮州話中給我摻夾少量白話,那麼這種潮州話口音就有了水貨專家強調的白話語音特點,水貨專家就拿普寧潮州話這點摻夾入的白話不斷當證據強調與潮州話不同,因為普寧潮州話有白話特徵,所以與潮州話不一樣,他是屬於白話![捂臉]
土白網黑,也是採用不斷強調楊雄烈與劉叔新這兩人強調小我忽略大我的論文,不斷放水宣傳故意誤導人,故意忽略大量專家學者對惠城話河源話的深入研究結果!故意強調摻夾的這小部分,而完全忽略大部分客家元素結構!
事實就是這種情況!這些水貨專家特別忽略普寧潮州話中摻夾入的白話只佔普寧潮州話結構的一小部分,故意忽略絕大部分語音與構詞與潮州話一致!這水貨專家採用的是一種流氓式的宣傳手法,不是他們不清楚,而是故意攪渾水誤導大眾,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水源音雖然帶有少數白話借詞,但是與惠陽人交流也是沒問題的,我五華的同學適應後,也可以與惠城同學交流,包括我講海陸豐客家話,我適應惠城話幾日後,了解他們的口音特徵,也可以交流,但我茂名佛山江門的同學則只能聽懂一點點惠城話!
一個不能交流的方言,廣府人好意思整日誤導式宣傳是他們粵語!!!
客家話有各種口音,白話也有各種口音,我們社有廣州佛山江門陽江的同學,他們之間所謂講白話卻不能溝通,就算廣州鄉下白話與東莞鄉下白話空間離得這麼近,都還是不能直接溝通,與江門陽江更多雞同鴨講!
但主是這樣,他們各片不能溝通,都能歸入屬於粵語體系,但我們與水源音實際上適應下可以溝通,在水貨專家與「網絡精英」這裡卻不屬於客家話,這是雙標的打法!目的很明顯,就是在有意大力強調小我,有意忽略大我,有意誤導大眾!土白網黑,也是採用不斷強調楊雄烈與劉叔新這兩人的論文,故意忽略大量專家學者對惠城話河源話的深入研究結果!
惠城人有部分人強調他們是本地人,講本地話,主要是因為與惠陽的口音差異,加上惠城人的確比惠陽人早來,故以本地人自居,將惠城話又稱為本地話;誠然試問梅州人河源人潮州人廣州人又何嘗不是各地的本地話?有些土白網黑又來故意放水以「本地話」「客家話」來區分不同!我就問他們,廣州人稱他們當地話是本地話有沒問題?梅州人稱當地話是本地話有沒問題?潮州人也稱他們是當地本地話有沒問題?顯然也沒問題,但是學術界對廣州當地的本地白話歸屬粵語廣州片,對潮州當地話歸屬閩南語潮汕片,大多數學者對惠城話的定義是客家語惠州片,也是基於方言的共性特徵!
河源水源音是客家人進入嶺南的老派客家話,稱為老客音,而惠城話口音是東江河源水源音沿東江而下進入惠城的延伸!
按這群「網絡精英」的神羅輯,如果水源音不是客家話,那土白話不是粵語羅輯上也成立。
每種漢語方言都存在口音的差異,如果惠城話河源話不是客家話,那麼按照這夥「網絡精英」的羅輯,兩廣土白話差異更大,是不是就不能算是粵語?按這夥人的羅輯,東莞,廣州,佛山,江門,陽江,肇慶,梧州的所謂土白話可以講都是獨立土話,因為這些方言都不能互通,甚至雞同鴨講,按這群人的神羅輯,這些都不算廣府人,都不該屬於粵語,只有廣州話才能算是粵語,廣州人才是廣府人!
再延伸,粵東各個縣的潮州話口音上存在差異,按粵東那夥「網絡精英」的神羅輯,那普寧潮陽惠來口音都不是潮州話,因為也存在不小的差異!大家說是不是這道理?
如果按照這夥「網絡精英」的神羅輯,凡是口音帶點白話的就是白話能夠成立的話;那香港白話和廣州白話的人,說話時經常帶上英語諧音,是不是廣州話應該是英語?那四邑話也含有大量的客贛語層,是不是也不能屬於粵語?儋州話差異就更大,是不是也不能算粵語?而土白話還含有壯語層和侗傣語成份,是不是應該是壯語或者是侗傣語支,而不應該是漢語?甚至各地的土白話之間雞同鴨講,需要依靠切換標準白話才能溝通,是不是不能算同一種方言?既然白話有各種各樣的口音,甚至不能互通,都可以算是粵語,那麼惠陽惠城河源梅州之間也是口音差異,而且差異相比土白話之間的雞同鴨講,明顯差異小很多,因為只需要雙方認真去適應下,客家話雖然存在口音差異,但是可以溝通的!這夥人雙標的做法是不對的。
有些別有用心的網黑到處造謠是無用功,稍微有點音韻學知識的,都能分辨得出來,這些造謠根本就不堪細論!
更有這些「網絡精英」一計不成,就又生一計稱惠城河源水源音屬於古縛縷國古語[捂臉]拜託,縛縷國古語可是南島語!
我們客家話源頭可是正正的北方話體系:
陝西省關中老派西安話VS客家話
尤其是與陝西,甘肅,山西,河南關係密切,客家話能在我國西北諸省現留存的土話中還能找到不少共性,這點粵語也是做不到!尤其是與陝西省甘肅省,在語言,風俗,建築上有更多的關隴秦川遺風,這些廣府人也沒有的特徵,但客家卻實實在在的有。
客家建築與陝甘晉非遺
客家與東晉帷帽
客家與陝西習俗的一致性
陝西省包頭巾
陝西省包頭巾
陝西博物館(秦公1號大墓「二次葬俗」)
陝西博物館(東晉帷帽)
客家習俗
客家習俗
客家先民遷徙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