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秋思讀後感
2023-09-14 10:51:50 3
篇一:天淨沙秋思讀後感
再次體會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已經沒有上學時那種糊裡糊塗的感覺!我始終沒有弄明白,這短短的28個字,怎麼就能清晰的描摹出秋意的荒涼!
那些賴以生存的溫暖存在,曾經覺得是那麼的無足輕重。
從沒有像現在一樣,對悠閒恬靜的田園生活有無盡的嚮往與渴望。
步履蹣跚的碟行在古道上,遙看日影銜山。
落日也知道回家,那麼人呢?
為什麼總要等失落了,才拾起尋常的好?
古道,西風,瘦馬,那是一種多好的美景……
篇二:天淨沙秋思讀後感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昨天在家收拾東西,無意間看到了還是在大學期間買的《唐詩 宋詞 元曲三百首》,好久都沒摸它了,可能現在工作壓力、生活節奏都太快了吧!也很少能保持這份難得的清閒去看書,拿到手隨便翻了下,無意間看到了這首被稱為曲狀元馬致遠寫的(越調)天淨沙,這位老兄之前在浙江做過官,晚年隱居杭州,而浙江也已越劇文明,可以說他為越劇的發展做了不少貢獻。這首曲子我們在中學就學過,短短28個字,字字精悍!堪稱千古絕唱。卻表達了作者「天涯淪落人」『的悽寂、苦悶和無法解脫的「斷腸」之情。
想想自己何嘗又不是呢!在外工作四年了,在家待的時間加起來可能還不到一個月,由於工作的關係,和女友又不在同一城市工作,自己難免感慨頗多!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我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老馬簡直寫的太好了。
篇三:天淨沙秋思讀後感
每當我讀起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時,眼前總是浮現一幅這樣的圖畫,一簇破敗的枯藤纏繞在簡易的藤架上,幾棵光禿禿的老樹向空中伸著乾癟的枝條,孤零零的站在杳無人煙的小路上。
一隻啞著嗓子悲鳴的烏鴉孤獨的站在枯枝上。不遠處,通過一架窄窄的破舊小木橋,在清澈見底的潺潺的小溪邊,幾間破敗的草房冷冷的立在空曠的山坡上。一條蜿蜒曲折的小道趴在光禿禿的土地上,遠方,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拖沓而行。連盤旋的西風都顯得那麼悲涼。在天的盡頭,昏昏沉沉的餘暉正收起最後一縷陽光,空曠的天地間,一抹模糊的背影孤零零的站著,一股悲傷正徐徐升起。我淹沒在這種情感中。
在學習第八課《小橋流水人家》時,我朗讀了這首詩,我沒有期望孩子們聽懂這種情感,只是覺得想把這首詞介紹給孩子們,卻不料孩子們一下子喜歡上了這首詞,一遍遍讀著,欲罷不能。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懂得,但我知道,真正打動人的情感是會引起人的共鳴的。這也許就是那些流傳千古的作品的原因。
篇四:天淨沙秋思讀後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這首詞,雖然那時我不全懂它的意思,也不知道是誰的作品,只是偶然在別人的摘抄本上看到的,覺得很好,就背下來了,連什麼都不懂的小孩都能喜歡它……這也許就是她能成為千古絕句的原因吧!
隨著時間、知識和社會經歷的積累,我也開始琢磨一些詩詞,逐漸發現我喜歡一些詩詞歌句,並不是因為華麗的辭藻,而是因為它的意境,意境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意境能使人引起共鳴,讓人感觸萬千,也讓人凝思苦想、又讓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一吐為快……「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裡寫景,為的是襯託作者蒼涼的心情。這些景給讀者勾勒出一幅優美的鄉村圖,給讀者藝術的享受,「斷腸人在天涯」襯託出來的蒼涼心情,能給讀者感觸萬千,心潮澎湃,這也許就是這首詞能成為經典之作的重要原因。作者通過寫景,襯託心情,表達情感,整篇自然流暢、一氣呵成、有韻味而無絲毫做作之態……
什麼性格的人特別鍾愛什麼樣的作品,什麼時段的心情讀作品時的感觸卻可能不盡相同。我喜歡這首詞,喜歡詞中的平淡的景致,理解作者蒼涼的情感,更喜歡詞中悽美的意境,從中也不難看出我性情中的冰山一角:懷舊、追憶、善感……這應該是我最原始的性情,然而後天的環境和經歷卻使我的性格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篇五:天淨沙秋思讀後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短短的28個字,卻描繪出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
如果當從上一部份六個名字所表達的含意來看,我們會覺得這是兩幅相當優美的鄉村剪影,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幅遊子當前所處的形影,
老樹,枯藤,昏鴨,這些景物沐浴在夕陽的餘輝下,
顯得是如此的靜謐和諧,使作者不免眼前仿佛出現仿佛家鄉的小橋 ,流水,人家,充滿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閒致的田園生活,
讀來會讓人感覺到作者由景生境,或者說是觸景生情,更讓我們體會不到的是這種思鄉的愁緒竟如此的濃烈,
接下來的三個名詞:古道 西風 瘦馬 ,
不免讓你又體會到淪落它鄉的遊子彷徨無助的孤苦心情,也許我們沒有在這樣的寂寞古道踽踽而行,
因而就無法感受到那種心境 ,那種悽楚悲愴的心情,思歸心切而又無奈的悲意。
如果我們真的不身臨其境,又怎能體會斷腸人在天涯的那種心酸,那種悲淒,
何嘗會讓我們產生起心在泣,淚在滴的情景呢?!
斷腸人在天涯,天涯人在斷腸!
篇六:天淨沙秋思讀後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夕陽的餘暉,灑滿了整條小河,最後的金色光芒,也斜照在乾枯的老樹上,枯裂的樹皮仿佛在告訴人們秋天的來臨。早已枯黃的藤蔓仍頑強地纏繞著快要死亡的老樹,仿佛這一棵棵的老樹是他們的救命稻草。
他背著一個破爛的包袱,牽著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馬,慢騰騰的在這鋪滿青磚石的路上走著。他很冷,也很累,他多想找個溫暖的地方,但是放眼望去,一棟棟小屋中,哪裡有認識的人?哪裡有他的家?他繼續的走著,這條路似乎永遠也沒有盡頭……
慢慢走過小橋,踏著譁啦啦的流水聲,他似乎聽到了孩童的歡笑,銀鈴般的笑聲,又讓他想起家鄉鄰居家的孩子。他那天真可愛的笑臉,和嬉戲打鬧的一蹦一跳。那孩子不是最喜歡來找他的嗎?轉眼間時間匆匆流逝,鄰人的孩子現在已經長成什麼樣了呢?他又是否還記得自己呢?撫了撫自己凌亂的頭髒發,自嘲的一笑,現在自己還有什麼好奢望的呢?
「啪!」他一驚,循聲望去,一名男孩摔倒在地,另一名男孩手足無措的站在周圍。他匆匆走過去,輕輕扶起男孩:「小朋友,沒事吧!」男孩輕輕搖搖頭,看著男孩馬上要溢出的淚水,他輕輕一笑,「男孩子要堅強!」男孩看著他的笑臉,堅定地點點頭,把眼角的淚光抹去,和同伴有開始了追逐。
天色漸漸晚了,人已經變得稀稀拉拉。還不等太陽最後一絲餘光消失,有些房屋便點上了燈,看到窗口昏黃而溫暖的光,和煙囪上冉冉升起的白煙,隱約聽到房內嘻嘻鬧鬧的說笑聲,他知道那是多麼遙不可及的事物。
窗下,一個衣衫襤褸的孩子,在牆角一堆雜草中抱膝而坐,他慢慢走去,從身上的口袋中,掏出一個乾巴巴的大餅,他掰了一半遞給睜著大眼的孩子,拍拍他的頭,與他一起吃了起來。孩子狼吞虎咽的吃完,意猶未盡的咂咂嘴,靠著牆角睡著了,他打開包裹,翻騰了一下,把裡面的一件棉衣拿出來披在孩子身上,接著牽著那匹老馬慢慢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