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閱讀過程中運用了什麼閱讀策略(我在閱讀這件事上用的)
2023-09-19 13:16:20 3
作者 / 靜靜教主
排版 / 靜靜教主
文章字數 / 3238
閱讀時長 / 4分鐘
大家好,我是教主。(靜靜也行)
上周沒更新文章,因為一直在外面飄著~ 周二早上4點就陪大豬蹄子去福州出差,周五晚上9點才到家。
他出差的3天,我都在酒店憋屈著,一邊和甲方對接打架,一邊拍視頻、剪視頻。
原本打算周末回來就投入寫作,立馬更新的。但緩了兩天硬是沒緩過來…腦瓜子裡一直嗡嗡響…
我又一次確定了,我不適合上班,任何形式的上班都不行,我只能安安靜靜在自己家呆著。哈哈哈哈哈
因為還沒完全找回工作狀態,所以今天的文章就容我寫得簡單一點吧!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常用的「3個閱讀類軟體」,以及,這些閱讀軟體會適用於什麼樣的場景,什麼樣的人,我會用它們來做什麼,等等。
軟體名稱:閱讀記錄
適用系統:安卓、ios
適用場景:經常會有胖友問我,你讀書的時候,讀的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
統一回答一次哈:
我大部分情況下讀的都是電子書,如果讀完電子書,覺得這本書很棒的話,那就會買紙質的回來。
以及,對於一些最近新出的書籍,如果我很想讀但是找不到電子版的話,那也會直接買紙質的回來閱讀。
而基於,不是我想讀的所有電子書,都可以在同一個網站上找到同一格式的資源,所以對應的,我用來閱讀的app也會有所不同。
mobi格式的電子書,用kindle app讀;
epub格式的電子書,用ibook讀;
pdf格式的電子書,用wps讀;
另外,除了以上的閱讀習慣之外,我還有一個很「個人」的小習慣是:
我並不是讀完一本書,才會開始讀下一本,而是好幾本交叉著一起讀。
比如,如果是白天老老實實坐在書桌前閱讀,那我一般會選擇致用類的書籍,邊讀邊在電腦上寫筆記。
而如果是在午休,或者晚上睡覺前閱讀,那我大多數時候會選擇小說類的書。像我每個月讀的推理類小說,就都是在睡覺前完成的。
基於以上三種情況:「在好幾個app上讀書」 「有時候讀電子版有時候讀紙質版」 「會同一時間段讀n本書」
所以我在閱讀方面一直想解決的一個「小眾問題」就是:
怎麼才能不費力氣,不費時間地把自己一個月以來,甚至是一年以來閱讀的所有書籍,都匯總記錄在一起。能讓我自己清晰看到:每本書是什麼時候閱讀的,讀了幾天,用了多長時間。(不想手動記錄,太累了…)
於是這個時候,我發現了「閱讀記錄」app,它剛好能完美解決我上述的需求。
使用方法:
打個例子哈,比如我現在手裡正在閱讀2本書,一本是在手機上閱讀的電子版書籍,一本是買回來閱讀的紙質版小說。
那我就可以在「閱讀記錄」這個app的主頁,直接搜索添加這兩本書籍。(輸入書名,它會直接匹配到對應的封面和書籍信息)
當我要閱讀A書籍的時候,直接點擊開始計時就可。不想讀了,就點擊結束,輸入已閱讀的頁數。要閱讀B書籍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操作。
(很久之前的閱讀記錄)
然後,不管自己同時想讀多少本書,每本書的進度、預估讀完的時間、開始閱讀的日期等信息,都會在app的主頁上一覽無餘。
適用人群:
對於閱讀量大,閱讀來源繁雜,但又想把自己讀過的書都有個統一記錄的胖友們來說,這個app真的一絕。
不過有個小缺點是:書籍添加多了,這個app就需要付費了。所以大家慎重體驗,不要心血來潮哈!
軟體名稱:Recheck 我的清單
適用系統:ios
適用場景:對於閱讀這件事,胖友們曾經問過我的一個問題還有:
你的書單是從哪裡找到?怎麼確定自己每個月該讀哪些書?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答案,只能總結一下自己收集書單的幾個方式:
第一,是直接找我的「閱讀軍師」要。
講真,我有一個很神奇的朋友,幾乎所有類型的書他讀過,甚至對於同一個領域的書,他都可以很精確地說出:你如果想解決xxx這個問題,那應該讀這一本,而不是讀那一本。
所以在我剛開始閱讀的前幾年裡,基本都是找他要書單。把我面臨的問題告訴他,然後他就會給我精準推薦2-3本。
第二,定時翻書單類公眾號。
我關注的書單類公眾號有:書單來了、warfalcon、精選資源庫、以及和我同領域的成長類博主。
只要這些公眾號更新文章了,我就進去翻一番,然後把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收藏下來。
第三,空閒時逛小紅書。
自從開始做小紅書之後,我基本每天都會逛一逛,但大多數情況下,我逛小紅書的並不是為了調研竟品,而是深愛著小紅書裡的書單、書籍推薦類筆記。
只要遇到封面好看,標題吸引人的書籍,我都會心動。
於是,有了這3個渠道,且為了不讓任何一本我曾經心動過的好書「流失」,我曾經特意準備了一個用來記錄書籍的小本本。
把任何渠道裡獲得的、自己想讀的所有書都記在上面。
但記著記著也就出了問題:
今天沒帶本子,暫時先收藏在微信裡吧,於是過了幾天,不僅連收藏在哪兒都忘了,而且也不記得自己到底是從哪天開始沒整理過。
於是這個時候,「Recheck」的出現「救」了我一命。
使用方法:
還是直接打例子哈!
我在「Recheck」添加了一個2021年閱讀清單,並且以月份做了區分。只要任何時候我在任何地方發現了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就立馬手機打開豆瓣,搜到這本書,然後複製連結。直接粘貼進「Recheck」裡。它會自動識別出書名、書籍封面。
只要點擊後面的連結,就又可以直接跳轉回豆瓣,顯示對應書籍是哪一本。
或者,如果是習慣買紙質書來讀的朋友,那也可以直接複製噹噹的書籍連結,等有時間了(主要是噹噹打折的時候),就可以統一把這些書拿下。
因為我每個月的書籍閱讀量基本在10本左右,所以當我收集書單的時候,5月如果滿了10本,那就繼續往6月裡面收。
這樣的話,以前閱讀是在月初的時候,才陸陸續續確定自己這個月要讀什麼書,有時候沒書讀了,還會著急。
而現在基本上是:在5月份還沒結束的時候,我就把6月份要讀的書提前安排好了。會有一種很強的確定感和規劃感。
適用人群:
已經養成閱讀習慣,喜歡收集書單但是嫌自己整理麻煩,以及在讀書方面有很強的規劃需求的胖友。
軟體名稱:圖書/kindle app
適用系統:ios/安卓、ios
適用場景:之前陸陸續續給大家安利過兩個找電子書的網站。
再匯總一遍哈!
一個是:obook。它的前身是小蜜蜂,但由於各種原因,經常會更換域名。只要不是近一年出的新書,在上面基本都能找到電子版。
網址:http://www.obook.vip/books/
一個是:zlibrary。雖然是英文網站,但不需要「科學上網」哈。裡面除了可以下載到中文書之外,各種英文原版的書也有。(可以說非常強大了~)
網址:https://2lib.org/
在以上兩個網站裡,我會儘量下載epub格式的電子書,然後用蘋果自帶的圖書軟體來閱讀。
之所以用它,是因為裡面有我很喜歡的3個功能:
可以設置每日閱讀目標,時間到了會自動彈出提醒;
可以手機,電腦,ipad 3個設備同步;
用ipad做筆記的時候,可以直接用筆寫字,然後自動識別。
沒有圖書軟體也不要緊,可以直接下載kindle app。安卓的應用市場裡可以找到,而且也有電腦版。如果用了kindle app,那以後閱讀就要儘量下載mobi版本的電子書~
PS:kindle app沒有設置每日閱讀的功能~
適用人群:
愛讀書,但捨不得花錢/或者沒有足夠的閱讀基金,只能讀電子書的胖友。ios用圖書,安卓用kindle。
——
好了,基本上這一篇就把我在閱讀這件事上使用過的「軟體」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對於我自己來說,現在的使用搭配是:用「Recheck」收集記錄,用「圖書」閱讀。
最後,今天分享這些閱讀軟體,並不是說,沒有這些閱讀軟體就沒法讀書。畢竟讀不讀書只和「人」有關係,和「軟體」無關。
只是在自己有一些特殊需求的時候,軟體可以更好地輔助自己達到目的。
僅此而已。
希望不要有人「習慣性懟人」哈!
就像昨天晚上我在朋友圈徵集,想問問大家:寫電子版讀書筆記都用什麼軟體。結果幾十個回復裡面,還真有一個讓我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咋回復的。
人家甩來兩個字:用腦。
可能是我老了吧,不懂現在的人為啥非得這麼交流。
放點最近的PLOG換換心情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