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戶口上車牌(重慶牌激活貴州縣)
2023-09-19 14:02:46
桐梓縣的工業園內,從重慶遷過來的汽配企業生產繁忙。新華社記者段羨菊攝
新華社貴陽10月13日電(記者段羨菊、李驚亞、劉智強)同處中國的西部地區,重慶是中國的直轄市、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中心、超大城市,而桐梓縣,則是隸屬於貴州省遵義市、地處大婁山區的普通一縣。
如果你初來乍到桐梓縣的楚米鎮,可能會誤以為來到了重慶。因為小鎮的度假區洋溢著濃厚的「重慶味」:跳廣場舞大媽用重慶話聊天,售樓部熙熙攘攘的看房人很多來自重慶,街頭路邊時常可見「重慶後花園」的大幅標牌。
前來桐梓購買旅遊度假居住型房子的顧客,很多自重慶來。新華社記者段羨菊攝
常務副縣長張俊等向前來探訪的記者介紹,天氣開始轉涼,很多「重慶客」已經像「候鳥」一樣飛走了。在酷暑季節,來自重慶的人摩肩接踵,為此鐵路部門加開重慶到桐梓的列車。
珠三角、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大力開展區域經濟合作,以地區間的優勢互補促進增長,成為中國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西部同樣也在謀求區域經濟合作,比如成都和重慶就在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桐梓縣毫不諱言「傍著重慶求發展」,「重慶就是向心力,重慶就是聚寶盆」。突破行政區劃的藩籬,樂當「配角」發展理念的實施,激活了全縣的縣域經濟,帶動了脫貧致富。
桐梓縣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匯聚重慶、桐梓兩地特產。新華社記者段羨菊攝
桐梓縣與重慶市山同脈、水同源、人同俗。重慶人「鍾情」桐梓縣的肇始,源於清涼。炎熱夏季,重慶素有「火爐」之稱,而緊靠重慶南部的桐梓地處雲貴高原北部,很多地方海拔超過千米,森林茂密,夏天氣候尤其清涼。
據考證,第一批「重慶客」飛來桐梓棲息避暑,始自2006年,住的是山區農家的房子。此後,以接納重慶人避暑為主導的全縣鄉村旅遊不斷升級,如今建成鄉村民宿1917家,打造了11個旅遊度假區,正在做靚10個「康養小鎮」。
從重慶市到桐梓縣的高鐵只要1個小時。來自縣政府的消息稱,每年夏季,約20萬重慶人藉助鐵路、自駕,湧入桐梓避暑。記者走訪九壩鎮山堡社區,社區人口只有3000多人,暑季最多時人口超過4萬。全社區714戶村民當中,近500戶經營著鄉村民宿,床位超過3萬張。
在「重慶客」人數眾多的小鎮,桐梓縣正在開辦老年大學,還準備利用不少人是來自重慶大醫院的退休醫護人員優勢,籌建一所醫院。
早在2011年,桐梓就創辦「重慶工業園」。記者走訪了其中一家生產汽車連接線的企業,寬大的車間內,400名工人正在流水線上忙碌工作。工廠主管介紹,企業原在重慶九龍坡區,如今服務、設計部分留在重慶,生產基地則南遷而來。吸引企業來桐梓的原因包括:優質的營商環境,較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與重慶毗鄰交通方便。
桐梓縣規劃建設與重慶經濟發展配套的「三個基地」:一是產業配套基地。依託標準廠房,重點瞄準汽摩配套、電子信息、大數據云計算儲存運用等領域。二是建材供應基地。三是能源補給基地。桐梓煤炭資源探明儲量47億噸,約佔貴州的十分之一。
桐梓是「中國方竹筍之鄉」。新華社記者段羨菊攝
做重慶人的「菜籃子」,為重慶火鍋配菜,這是桐梓發展農業的宣言。重慶火鍋麻辣味中的「麻」味主要源自花椒,為此桐梓建成萬畝花椒基地。桐梓有「中國方竹筍之鄉」稱號,方竹筍不發於春而產於秋,營養豐富。全縣大力發展方竹、清涼蔬菜、生態畜牧等產業,把桐梓的鮮肉、鮮禽、鮮筍、鮮菜煮進重慶火鍋。
「黔北渝南農產品展銷中心」是桐梓農業對接重慶市場的一個縮影。記者看到,這裡既展出桐梓產的天麻、黃燜雞、松花皮蛋,也擺出重慶的江津米花糖、合川桃片、東溪黑鴨。
桐梓的康養小鎮,消費者主要群體是「重慶客」。新華社記者段羨菊攝
目前,桐梓縣60%以上地產項目由重慶企業承建,40%以上煤礦產業由重慶企業投資,80%的工業產品都圍繞重慶配套。桐梓縣已與重慶的綦江區等地開通「點對點」政務服務窗口,在辦理不動產登記、養老保險關係轉入、代開個人發票等方面實現了「跨省聯辦」。
「農業圍繞重慶火鍋轉,工業圍繞重慶配套幹,旅遊圍繞重慶需求建,政策圍著重慶企業變。」在新近於重慶舉行的一場中小企業服務節會場上,桐梓縣縣長龍斌言辭懇切,接連拋出一個個招商引資「繡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