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姓為什麼改饒姓(百家姓密碼饒姓和堯姓)
2023-09-11 07:46:12 1
在中華民族的姓氏之中,有堯的後人創造的24個姓氏。
它們是:
01伊祁(伊耆)繁衍:02伊、03衡、04祁、05堯、06陶、07唐、08陶丘、
【唐姓圖案】
09房、10向、11薊、12黎、13劉、14御龍、15韋、16杜、
【劉姓圖案】
17士、18隨、19司空、20彘(zhì)、21範、22冀、23宗政、24狸姓
【範姓圖案】
不過,更準確的說,還有一個姓,應該也算是堯的後人創造的。
這個姓氏就是「饒」。
在中國現代歷史中,有一個名人,他的名字就叫「饒漱石」。
那麼,「饒」和「堯」,兩姓之間,有什麼聯繫沒有呢?
簡單的回答是一個字:有。
那麼,堯和饒具體有什麼聯繫呢?
簡單的答是一句話:它們原本是一個姓!
那麼,是在什麼朝代,發生了什麼事情,才成為2個姓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說一說當時的歷史背景。
首先,揭示一下上述的24個姓氏之中「堯」姓的具體來歷。
在上述24個姓中,排列05的是「堯」姓。
【堯姓的繁體書法】
這個堯姓,它產生於放勳的諡號。
換句話說,堯在生前是不叫堯的,他姓「伊祁」(伊耆),名字叫做「放勳」。
放勳去世之後,他的諡號為「堯」,史又稱「唐堯」。
所以說,堯他本人是不知道自己被後人稱作「堯」的。
堯成為諡號之後,放勳身後數代後人,並沒有用這個諡號作為姓。
一直到堯之後過了千年左右,「堯」才成為堯的後人的姓氏。
原來,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堯帝」家族,先生活在今河北省唐縣一帶,後遷徙於今山西太原一帶,堯擔任了部落首領,其活動區域主要是中國的中原一帶,因此,堯姓也就發祥並長期繁衍於這裡,後來,逐漸向周邊地域擴展,並以「河間郡」和「上黨郡」為旺族。再後來,堯氏家族為避戰禍,堯系子孫散徒於天下。其中一支遷徙於今山西省臨汾縣一帶,即稱"堯帝"。前些年考古學家在山西省臨汾縣"陶寺",發現"堯帝"古遺址,從此使"堯帝"變得有證可考,一改「傳說」中的"堯帝",讓他變成「歷史」中的「堯帝」了。
【祭祀堯的堯廟】
到了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在分封諸侯的時候,姬發追思古代的聖賢帝王……周武王追思到唐堯的時候,為了感恩,就將封地賜給了帝堯第23世的「京」(字子京)的這位後人。周武王賜的這塊封地在薊(今北京附近)。後來,子京的兒子「理」,舉家遷移到了山西平陽,其子孫後代從遷移到達山西之後,就以祖上諡號「堯」作為了姓,因而這一支堯的後人被史上稱之為「平陽堯氏」。
這個說法,大致是據《古今姓氏書辨證》所云:「帝堯之後,以諡號為氏。」不過,這個說法遭到過某些人的嚴重質疑。質疑者認為,按歷史研究,在周代以前並沒有諡法。更無「以諡為氏」之命氏原則,仍然堅持認為堯應為傳說中的上古人物,並非信史,於是認定此說為附會之辭錄。
這種說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也許不是諡號,而是別的原因才以堯為姓吧……?
接下來,又過千年,在某個朝代,這個堯姓突然改成了別的姓!
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當時的歷史中,到底出了什麼狀況,且此事到底發生在哪個朝代呢?
這個問題的回答,得費一些口舌了。
可以先將朝代點明,此事發生在——西漢!
是西漢的哪一個皇帝的統治時段呢?
還是回顧一下歷史背景吧。堯姓自周以來,出了不少名人。至秦滅六國,堯姓家族為逃戰禍,子孫從此散遷天下……多年之後,發展到了堯姓的第54世,此時的著名後人——堯萱。自平陽(山西)徙居江西鄱陽(古饒州,今仍屬江西),後遷臨川(今撫州);堯族人丁興旺,其分支又遷徙江西、浙江、福建等江南流域。堯族發展比較大,撫州臨川居有較大的「堯氏」家族的記載。
又傳兩代,到了第56世——堯濙。
其時,正值西漢的漢宣帝劉詢。此皇帝是漢宣帝劉詢,前91年―前49年,西漢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這個劉詢皇帝,本名叫做「劉病已」,在他繼位之後,覺得自己名字不雅,即刻就改名了,改為「劉詢」。皇帝改名,下詔全國,要求所有人員,必須要避帝名「詢」之諱。如此一來,社會上有牽涉的姓氏有擴大化被修改的,比如「荀」姓,其實不是「詢」,可同音呀,因而,有的亦改為「孫」姓了。
【漢宣帝劉詢】
在改姓的政治風潮之下,西漢朝廷有一御史大夫魏相,他向皇帝上奏章說,堯濙(當朝任職京兆尉)雖是上古唐堯的嫡系後代,但帝堯乃上古五帝之一,算是百聖至聖,因而堯濙也應該避諱改姓。正在維護皇帝尊嚴的漢宣帝覺得這話有道理,於是賜字,在「堯」(當時應為繁體字「堯」)的左邊加了一個「食」旁,也就變成了「饒」(當時應為繁體字「饒」)。實際上,這算是皇帝給堯濙改姓了「饒」(「饒」)。同時,皇帝擢升「饒濙」(改姓前為「堯濙」)為太傅,並下詔全國,要求天下凡姓「堯」(「堯」)的統統改姓「饒」(「饒」)。
這個就是「饒」姓的來歷。饒濙(堯濙)於是成為了「饒姓」始祖。
白駒過隙,時光飛逝。經過千年發展,估計饒姓將自己與堯姓的淵源普遍都忘記了吧。接下來,饒姓以堯濙為始祖,又傳了29世,到了饒次守的時候,朝代已經至宋朝高宗皇帝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又是宋朝的第十位皇帝),在公元1129年5月,高宗皇帝下詔文武群臣進獻宗譜備案,因「饒」系「帝堯」嫡系後代,高宗特命王鈞甫細查當時任翰林侍講的饒次守的祖譜。王鈞甫受命之後,仔細核對「饒」姓的源流昭穆,確認饒氏乃是「黃帝之苗,孔京之裔,嘗食採於薊,拜顯宦於漢朝……」,「饒」姓實為「帝堯」嫡系後代。帝勅:「爾之後裔世代其昌」。
【饒姓介紹】
估計是在這次追溯之後,更多的「饒姓」後人知道了自己的祖上,有人又改回了「堯姓」。
堯姓和饒姓之後沒什麼變故。可是,在推行簡化字的時候,又有些變化。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全面推行簡化字,「饒」簡化成了「饒(rao)」或「堯(rao)。兩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堯」簡化成了「堯(yao)」。實際上,堯有兩個讀音,代表了兩個源頭,但字是一個。這讓許多「饒」姓本家無所適從,有人將姓寫作「饒」,也有人寫成「堯」。讀音也rao,yao不分,弄得有些混亂。現在許多地方方言「饒」還是讀音為「yao」,比如,毛澤東就曾親切地稱饒漱石為「小姚(音同yao)」。
如果從源頭來看,堯姓從一個姓演變成了三個姓:堯(rao)、堯(yao)、饒(rao)。
但是,也可以將「饒」發音為「yao」,因為習慣成自然,有人將饒這樣念。
於是,兩個漢字就有了4個發音,那就是4個姓了。1個姓在使用中變成了4個性。
因而,唐堯為中華民族貢獻的姓氏,也就達到了26或者27個姓氏了!
【圖片:百家姓全國圖】
附:堯姓的歷史名人——
堯暄:(?-495),北朝北魏臣。字闢邪,本名鍾葵。上黨長子(今屬山西)人。文成帝時為中散。孝文帝始立三長,令暄為東道十三州使,更比戶籍。暄從徵及出使檢察三十餘次,皆有克己奉公之稱。封平陽伯,後位大司農卿。卒於平城。
堯傑:北朝北齊將領。字壽性,長子(今屬陝西)人,堯雄從兄。為人輕率好酒,但頗武幹。從神武徵戰有功,拜鎮東將軍,封樂城縣伯,出為滄州刺史。後從平鄴,進都督。元象中,拜車騎大將軍,進爵為公。後出為安州刺史卒。
堯雄:(499-542),北朝東魏將領。字休武。上黨長子(今屬山西)人。善騎射,重義輕財。莊帝時,為燕州刺史。爾朱兆敗,據定州附高歡,為瀛州刺史。東魏初,隨高昂擊敗賀拔勝,為豫州刺史。隨侯景擊敗梁軍、西魏軍,加驃騎大將軍。為政寬和守信。得兵民信賴。在邊十年,屢有戰績。興和三年,召還,率士卒十萬,巡行西南設防。次年卒於鄴城。諡武恭。
堯奮:北朝北齊將領。字彥舉,長子(今屬陝西)人,堯雄弟。從齊神武平鄴,破爾朱兆等。以功進爵為伯,出為南汾州刺史。後大破西魏將薛崇禮,轉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卒。
堯君素:隋臣。魏郡湯陰(今屬河南)人。煬帝為晉王時府屬。隋末,以軍功領河東通守。據城抗唐軍,數拒說降。妻至城下勸降,被其射死。民多欲降,君素御下嚴,無人敢言。及城內知煬帝死,又乏糧,乃殺君素出降。
堯允慕:宋詩人。
堯允恭:宋元間醫學家
堯世美:明朝官吏。
堯驛達:清代名醫,字雨田,四川永川人。幼習舉業,弱冠棄儒學醫,精於眼科。
堯茂強:曾任峨眉山市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副院長、院長等職務。
堯茂書:首漂長江成功者。
堯正文:高級老師。
堯輝相:一級美術師。
堯 燕:1974年出生,廣西南寧人,中國羽毛球女隊原來的絕對主力之一。
【堯燕】
當今堯姓居住點——
今主要聚居於山西、河南、江西、湖南、 四川 、重慶、江蘇、四川等省市。廣東堯姓居民多於上世紀初從省外遷來,揭陽堯姓居民則多於解放後從外地遷來。
除漢族外,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皆有堯姓。
附:饒姓歷史名人——
【饒姓圖案】
饒 威 漢代,山東人,官拜魯陰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饒 景 五代時期,山東淄水人,吳越錢鏐麾下大將,累有防禦之功。
饒 節 宋代,高僧,掛錫靈隱,晚年主持襄陽之天寧寺。
饒 魯 宋代,江西餘幹人,大學者,著名的「雙峰先生」
饒延年 宋代,陸九淵弟子,以經學著稱。
饒子儀 宋代,從胡瑗受經,潛心經學。
饒 介 元代,1341-1368 江西省臨川(今撫州)人,書法家,著錄《石渠寶笈三編》
饒 瑄 明代,學者。
饒 位 明代,江西省南昌縣人,工部右侍郎。
饒 伸 明代,江西省南昌縣人,刑部侍郎,著《學海君道部》。
饒 禮 明代,江西省饒州南城人,浙江道監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
饒 欽 明代,安徽省祁門人,剛介清謹、民俗為之丕變的好官。
饒之初 明代,湖北省廣濟人,出知孟縣。
饒敬承 明代,湖北省蒲圻人,出知賓州。
饒天民 明代,1502-?,湖北省崇陽人,中書舍人,官至河南道御史。
饒震元 明代,安徽省旌德人,綿州知州,書法家。
饒廷選 清代,福建侯官人,官至貴州安義鎮總兵。
饒 幹 清代,福建邵武人,出知長沙縣。
饒 松 清代,福建沙縣人,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
饒漱石 1903年9月生,1975年逝世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鍾嶺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傑出的政治家。
饒宗頤 1917年生,祖籍廣東潮州,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鬥和書畫大師。
【國學大師饒宗頤】
饒雪漫 1972年-?,四川自貢,作家。
饒婧蘭 1990年-?,湖北省鹹寧市,華語女歌手。
饒天亮 湖北省赤壁市,內地男歌手。
饒 威 1990年-?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內地男歌手。
饒姓是中國眾多姓氏之一,《百家姓》有收錄此姓。除北方外,饒氏亦見於湖北、湖南、安徽、廣東、福建,四川,雲貴以及臺灣等省份,其中江西,湖北兩省約佔饒姓人口總數44%,由2008年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饒氏人口全國排名172位,約72萬。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懸疑大師/文(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