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掙扎(混亂掙扎)
2023-09-12 00:17:06 3
2月28日,是中國足協規定的國內各級職業俱樂部提交新賽季準入材料的最後期限,這意味著逾期未按要求提交各類準入材料(包括「上賽季俱樂部一線運動員、教練員及工作人員工資與獎金全額支付確認表」在內)的俱樂部,將無法獲得新賽季職業聯賽註冊資格。
對於一直受欠薪困擾的球隊而言,這個「年關」並不好過。老牌中超球隊天津泰達宣布退出似乎只是時間問題;江蘇蘇寧正在尋求零轉讓,極有可能成為最悲催的冠軍球隊;淄博蹴鞠俱樂部與球員之間的嘴仗吵翻了天;北京國安的金字招牌也到了難以保全的境地……在經過了2020年初16家足球俱樂部「集體退群」後,去金元化的中國職業足球,現如今依舊是亂象叢生。
江蘇蘇寧
中超冠軍無人接手
上賽季,江蘇蘇寧一騎絕塵,最終捧起了中國職業足球的最高榮譽,他們也成為了中超歷史上第8個冠軍球隊。但沒想到的是,由於投資方蘇寧的資金方面出現了一定問題,他們已經開始以零轉讓形式掛牌出售球隊。
因為蘇寧母公司的困境,剛剛奪得中超冠軍後,江蘇蘇寧隨即陷入了危機之中。主帥奧拉羅尤辭職,而且放棄了部分薪水和獎金,多名主力球員合同到期,除了和隊長吳曦進行了續約之外,蘇寧沒有與其他球員進行續約談判。部分冠軍成員隨時可能離隊,而且門將顧超也透露,球隊沒有發放奪冠獎金。此前就有消息稱,蘇寧與其他企業進行接觸,希望出售俱樂部,但因為改名為「江蘇隊」,江蘇省內沒有企業願意接盤。蘇寧的轉讓條件非常優厚,接受低價拋售,但與蘇寧進行談判的南京、無錫和蘇州的企業仍然沒有接手的意思。
當初蘇寧接手江蘇舜天的時候(2015年),是花了5.23億的真金白銀,並且為之投入了數十億的資金。剛剛問鼎中超就陷入了「生與死」的抉擇,江蘇蘇寧完成了一個中國足球從未有過的 「從天堂到地獄」的轉身,的確讓人有些感到意外。
天津泰達
老牌勁旅即將解散
天津泰達,作為中國職業足壇的一支老牌勁旅,極有可能步天津權健的後塵,退出中超。如此一來,天津這座中國足球「重鎮」,也將丟掉屬於自己的最後一張足球牌。
上賽季,隨著投資方泰達控股進行了高層人士變更,使得球隊原本就不富裕的資金更加捉襟見肘。俱樂部申請的1億資金,絕大多數都用於支付外援華格納和主帥施蒂利克的違約金,使得球隊欠薪情況一直存在。好在聯賽最後時刻,泰達驚險保住了中超資格,但這並沒有換來投資方的認可。現如今,天津泰達隊雖然已經按照規定將中性名稱更改為天津津門虎足球隊,但球隊至今還未集結進行新賽季的備戰工作。據悉,就連主教練王寶山與俱樂部也只籤訂了一個 「0.5 2」的工作合同。其實,就在春節前泰達控股方面計劃對外宣布俱樂部正式解散,但經過慎重且再三考慮,最終放棄了這個「給全天津市人民添堵」的念頭。
年後有媒體報導稱,俱樂部如果解散,依然要面臨高達9億的損失,這其中除了拖欠的薪資外,還包括仍有合同在身球員的違約金。雖然各方都在努力試圖為天津保住這一支中超球隊,但現實情況並不樂觀。欠薪未解決、冬訓未進行、續約未籤字,球員們的商業保險也都全部過期,這些也是球隊獲得準入的必要條件之一,準入的大門,距離天津泰達來說已經越來越遠。這支始於1956年的球隊,是去是留很可能在本周末就有答案了。
淄博蹴鞠
深陷在欠薪泥潭中
2014年,山東淄博獲得了國際足聯的認可,被確定為足球發源地。但如今,一支紮根於足球發源地的蹴鞠足球隊,正在中國足壇上演著讓人有點瞠目結舌的鬧劇。
淄博蹴鞠存在資金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這家曾經長期活躍在業餘足壇的老牌球隊自徵戰職業足壇起便一直有力不從心的苦衷。2020年初,雖然獲得了遞補參加中甲聯賽的資格,但卻因為欠薪錯失良機,差點還未能通過中國足協的準入制考核。在被移交給淄博市體育局、臨淄區政府託管後,上賽季他們再次以中乙聯賽第二名的成績獲得了參加中甲聯賽的資格。但不幸的是,目前由於託管已經結束,球隊被退回給俱樂部投資方,使得球隊欠薪問題再一次被曝光。包括球隊的領隊、主教練都已經被俱樂部正式辭退,而新的投資方也明確表示,俱樂部符合中國足協準入制相關規定,獲得了中甲聯賽的資格。
但就在近日,包括球隊主教練、隊員、工作人員共66人聯合發表聲明,稱俱樂部從2018年開始就出現拖欠問題,「至今未收到一分錢還款,也沒收到任何還款方案。」所以,俱樂部根本無法通過中國足協的準入制考核。如今,這樣的鬧劇還未有任何定論,但相信隨著28日工資表截止日的到來,淄博蹴鞠究竟能否保住自己的中甲資格,將會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北京國安
國安金字招牌恐難保
除了北京國安還未正式宣布新名稱外,一場轟轟烈烈的足球俱樂部中性名稱改革已經進入尾聲。在中信明確表示將零轉讓股份情況下,國安想要保住自己的金字招牌,還是難度不小。
春節前後,幾家頗有爭議的俱樂部先後完成了更名工作。河南建業正式更名為河南嵩山龍門;上海申花確定保留申花;武漢卓爾正式更名為武漢;華夏幸福更名為河北;重慶當代更名為重慶兩江競技……至此,中超16家俱樂部已經有15家完成了名稱的變更。但從一開始就鬧得沸沸揚揚的北京國安,新名稱至今未能確定。
去年底,北京國安俱樂部第一大股東中赫集團希望通過收購中信集團所持有的36%股份來保住「北京國安」這個名稱。俱樂部的兩大股東中赫與中信集團為此可謂費盡心思,雙方均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1月29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36%股權轉讓公告。公告顯示,本次出售股權的是俱樂部第二大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持股36%,轉讓底價僅為1元。但這樣的股權轉讓,進行得並不順利。儘管中信集團願意1元轉讓自己所持有的俱樂部36%股權,但從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的公告可以看到,經過相關機構嚴格評估,俱樂部的負債達到了176460.8萬元。儘管外界曾提出過由第三方收購國安俱樂部中屬於中信的36%股權,但目前並沒有任何意向和進展。這似乎也預示著,俱樂部改名已經勢在必行,北京國安這個金字招牌將在中國職業足球賽場徹底消失。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許諾
作者:許諾
來源: 青島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