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身體的保護傘(免疫力是最好的保護)
2023-09-11 13:04:45 2
免疫力是身體的保護傘?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免疫力是身體的保護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免疫力是身體的保護傘
12月15日是
世界強化免疫日
雖然這個是國際日
主要是為了消滅
脊髓灰質炎而設立的
但是「免疫力」的重要性
也是不言而喻
平時,「免疫力」三個字經常被大家提起,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壓力過大、運動不夠等這些情況都容易讓人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一旦下降,各種不適就會紛紛襲來。
免疫力到底是個什麼「力」?怎麼做才能增強免疫力?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免疫力吧!
一
什麼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指的機體抵抗外來侵襲,維護體內環境的穩定,抵抗外界病毒、細菌、微生物等抗原異物的侵襲。
人體的免疫力有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另一部分需要經過後天不斷的完善、成熟,比如注射疫苗等。
1
免疫力有哪些作用?
免疫防禦
對於外界環境,免疫系統能夠保護機體不受外來病菌的侵害,抵抗外來病毒的入侵,並且消滅已經入侵人體的有害物質。
免疫穩定
對於內部環境,免疫系統能夠不斷的識別和清楚人體內衰老死亡的細胞,保持人體內的淨化更新。
免疫監視
識別體內不斷發生突變或畸變的惡性細胞,防止腫瘤的發生,並通過免疫系統對已經癌變的腫瘤細胞及時清除。
正常情況下,免疫力能保證人體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當這種防禦功能降低後,各種病原微生物就很容易侵入體內,進而引發感冒、哮喘、感染等疾病。
2
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經常感冒
感冒成了你的家常便飯,會比周圍的朋友或同事感冒次數多,尤其在天冷,受涼的時候感冒會很頻繁,而且感冒後需要治療很長時間。
疲乏疲勞無力
經常感到疲勞,工作提不起勁,做事不能長久,感覺一天幹不了多少工作,休息好了後感覺精力又恢復了,但是持續不了很久又會感覺疲勞。
傷口更容易感染
被碰上或者擦傷之後,傷口很容易紅腫,正常人的恢復能力很強,傷口很快就會恢復好,而免疫力低的人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容易患腹瀉等腸胃病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正常人胡吃海喝油膩辛辣影響不大,而免疫低的人換一種不常吃的食物可能就會上吐下瀉。
3
免疫力真的越高越好嗎?
飲酒會嚴重地減弱各種免疫細胞的正常功能,同時也會影響肝臟以及胰臟的機能。吸菸時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給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會隨之下降。
如果把我們的免疫系統看成司令部,當細菌、病毒這些「敵人」入侵人體時,免疫系統就會調動軍隊對其進行抵抗,但如果免疫力過強,即我們身體裡的「軍隊」過多過亂,就形成了「軍閥混戰」,不僅不能抵禦外來入侵的敵人,還可能會發生內訌。
當免疫細胞對來自外界的非致病因素(比如花粉、毛髮等)發起攻擊時,就會導致過敏反應。嚴重時,免疫細胞甚至會攻擊人體正常組織和器官,引發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二
如何科學提升免疫力?
免疫力是指的機體抵抗外來侵襲,維護體內環境的穩定,抵抗外界病毒、細菌、微生物等抗原異物的侵襲。
人體的免疫力有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另一部分需要經過後天不斷的完善、成熟,比如注射疫苗等。
1
健康飲食
研究證實,營養、免疫、感染三者密切相關。營養不良,會使機體免疫力受損,對病原微生物抵抗力下降,病毒感染隨之而來。因此,保證充足且均衡的營養,適當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完善人體免疫力的基本要求。
遵守「6個1
每天1碗雜糧粥,補充膳食纖維
如:燕麥含有β葡聚糖,這種纖維素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吃燕麥可以增強免疫力,加速傷口癒合,還能幫助抗生素髮揮更佳效果。
1種紅肉,一周總量別超500克
如:牛肉。鋅可以促進白血球的生長,幫助人體抵抗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而牛肉是人體補充鋅的重要來源。冬季適當進補牛肉,既耐寒又預防流感。
1杯酸奶
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保護腸道,避免致病細菌的產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進血液中白血球的生長。
1種高維生素C果蔬
維生素C能幫助維護皮膚和黏膜的完整、促進吞噬細胞對病原體的吞噬作用,還能提高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減輕過敏、炎症等症狀。
很多果蔬中都富含維生素C。蔬菜平時的攝入量比較大,每天建議吃300~500克蔬菜,如果蒸煮炒等加熱過程長維生素C會有流失,一些蔬菜可以選擇快炒的方式。
1份菌類
如:蘑菇。有研究發現吃蘑菇可以促進白血球的產生和活動,讓它們更具防範性。
1份橙黃色果蔬
維生素A在結締皮膚組織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補充它就要多獲取β胡蘿蔔素,而吃紅薯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且熱量低。
2
充足睡眠
睡眠是恢復精力體力、維持人體正常機能所必需的。如果睡眠不足,會使體內負責對付腫瘤、病毒的T細胞數目減少,嚴重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增加生病概率。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發布的睡眠新國標提出,成年人每日平均睡眠應達到7~8小時。建議晚上11點前就入睡,睡前少刷手機,努力改掉拖延和晚睡的習慣。
3
適度運動
適當運動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使人體臟器的各項功能都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同時還能增多血液中的白介素,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一般來說,健康人群每周至少運動3~4次,每次30~60分鐘,推薦步行、慢跑、遊泳、瑜伽、羽毛球等。
4
戒菸限酒
飲酒會嚴重地減弱各種免疫細胞的正常功能,同時也會影響肝臟以及胰臟的機能。吸菸時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給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會隨之下降。
5
曬太陽
陽光不僅能讓人的心情變美妙,還有助於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建議每天曬太陽2~3次,每次15分鐘左右。
6
疫苗是好幫手
接種疫苗是增強某些疾病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對兒童、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
7
不同年齡人群的免疫短板是什麼?
人體免疫系統的戰鬥力,會隨著年齡變化而改變,免疫系統在青春期發育最快,25歲左右達到頂峰,30歲之後慢慢下降,不同年齡段人群面臨的「免疫危機」不一樣,應對方式也不同。
30歲以後,人體免疫功能開始降低,作息不規律、營養跟不上等因素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出問題,使癌症高發。
65歲以後,免疫功能又下了一個臺階。老年人一定要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適量運動;有糖尿病、氣管炎等基礎病,以及長期臥床、體質差的人,可考慮注射流感、肺炎等疫苗。如果出現易疲勞、易感冒、易過敏,或者經常失眠、食欲不振等情況,就要留意可能是身體免疫功能失調。
來源:健康中國頭條、央視一套、央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