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自律嗎(要自律還是要)
2023-09-11 09:14:05
□ 圖為市場監管部門對華萊士炸雞門店進行突擊檢查。
炸雞掉地上繼續用,清洗劑滴進油鍋……7月17日,某微博視頻號發布了華萊士某家門店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引起大眾廣泛關注。
說實在話,大家最關心的,還不是那家門店是否被停業整頓,而是其他門店到底衛生狀況如何,食品安全有沒有切實保障。因為,在類似問題上,大家更願意相信「窺一斑知全豹」的道理,也更傾向於「逮住一個、揪出一批」,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市場監管部門的反應速度正是廣大群眾想看到的。事情發生後,北京、上海、廈門、長沙等地市場監管部門對當地的華萊士門店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多家門店存在垃圾桶未加蓋、晨檢記錄不全、從業人員未取得健康證、食品貯存不符合要求等問題。接下來,就是依法辦事了。
相比之下,華萊士的反應也不慢。這家連鎖快餐品牌及時發布聲明,稱「關注到網絡上關於個別員工操作不規範的報導」「涉事餐廳北京霍營店已停業整頓」,並表示「對該區域內所有員工再次強化培訓,重申並落實各項產品操作規範和作業流程」等。
世上沒有「月光寶盒」,時光不能倒流。出了問題,積極整改是對的,但真改並落實到位是不容易的。「個別員工」的說法,是事實,但必須痛定思痛舉一反三,全面自查自糾;「對該區域內所有員工再次強化培訓」,那其他區域就可以萬事大吉了?
華萊士在官網的顯著位置標註「全國門店一萬家」,但據報導,這家連鎖快餐品牌目前在全國的門店遠不止一萬家。在涉及食品安全、消費者利益和品牌發展這件事上,一家門店「有病」,全部門店「體檢」,是有必要的。
無論從消費者利益出發,還是從企業長遠利益考慮,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在約談華萊士總部負責人時提出的「三個必須」,都非常正確且必要:必須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全面開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糾,必須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這「三個必須」,也可以歸結為一點——加強自律。做餐飲,食品安全是第一位的,即便有一萬個理由,這個責任也逃不掉。一個人、一家企業,最好的管理是自律。如果管不了自己,就只能讓別人來管。對不能自律的企業來說,就只能依靠社會監督和執法部門強有力的監管「鐵拳」。
綜觀一些大型企業,不僅設有食品安全委員會、食品安全部、品質管理部等,還有一套成熟的自律機制,「食品安全與質量是頭等重要的大事」,早已不僅是落在字面上的表態性表述。「華萊士們」,是否該向人家學點兒什麼呢?
自律,是一場與自己的鬥爭,剛開始肯定會有些許不適,一旦成為習慣,就會「越自律,越美好」。對企業來說,不自律,只能迎來社會監督、市場和監管的「鐵拳」。
□大 山
來源: 中國市場監管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