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小學生聊天記錄(00後聊天記錄曝光)
2023-09-11 22:16:44 1
最近,80、90後發現自己是真的老了,因為他們看不懂00後在說啥了。
00後的網絡用語,一大特點是惜字如金。
能用縮寫表達的意思,絕對不打出漢字。
簡單一點的,有xswl、dbq這種,結合語境還能看出是笑死我了和對不起;
再上一個臺階,zqsg這種的,只能藉助破譯神器——輸入法,敲出字母看看會彈出來什麼,以此來提示自己。
再往上一個難度,輸入法是救不了你的。
00後:nbcs。
90後:拿不出手……你別猝死……你爸沉思?
答案是「nobody cares(沒人在乎)」。
想不到吧,除了拼音,其他語種也能縮寫。
類似的,還有發源自日本彈幕中的kksk,代指ここすき(kokosuki),意為「我喜歡這裡」,通常被用來對視頻的某一片段表達讚賞。
最難懂的一個難度,哪怕你精通外語也不一定能參透,因為它簡直隨性得可怕。舉個例子:
「bbl」,全稱「ball ball le」,即「球球了(求求了)」。
這簡直是頂級難度的詞彙了,英文、拼音雙重縮寫,音譯、形似的雙重難度,組合在一起就體現了強烈的需求。
「bbl了把原圖私發我一下可以嗎」,顯得卑微中透露著一絲可愛,迫切中包含著一絲誠懇,實乃00後縮寫文化集大成之作。
「myss」=?長江後浪推前浪,80、90後也免不了被拍在沙灘上。
十年前我們帶著火星文網上衝浪,十年後,網還是那個網,只是衝浪的人變了。
以前,好歹火星文還能勉強辨認,如今想領悟00後的「黑話」,難度堪比學習一門外語。
這麼燒腦的講話方式,是誰發明出來的,又是怎麼風靡全網的?
這與如今的飯圈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最初被縮寫的,是明星愛豆們的名字。
也許是為避免直呼其名被粉絲群起而攻之,人們在發表對某位明星的負面評價時,會選擇使用縮寫,避免引戰。
一開始,大家還客客氣氣,只用「某位L姓小鮮肉」含糊其辭,後來乾脆放出全名縮寫,是誰自己猜去吧。
一來二去,縮寫就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暗號。
可是,飯圈女孩們也立刻參透了縮寫的掩護:
作為哥哥的粉,可以不知道KPI是什麼意思,甚至可以不知道GDP是什麼意思,但是,每一個飯圈縮寫所代表的含義,她們必須知道!
否則,在人家diss你愛豆的時候,說不定你還在傻乎乎地鼓掌。
人名縮寫自不必說,當時和縮寫一起火起來的《偶像練習生》裡,就有這樣一張姓名縮寫對照表。
後來,乾脆一切飯圈用語皆可縮寫:lxs是練習生,zzr是製作人,djll是頂級流量……
再後來,連「zqsg(真情實感)」、「nsdd(你說得對)」、「yxh(營銷號)」、「plmm(漂亮妹妹)」等一些日常詞彙,也逃不過被縮寫的命運。
來做一套真題。請聽題:
bhys,粉絲行為偶像買單!此處的 「bhys」是指?_______
這位早就涼透了吧,就算花錢炒作也nbcs。此處的「nbcs」是指?_______
這節目是不是在故意引戰?我有預感,今晚各家粉又會上演一場xfxy。此處的「xfxy」是指?_______
我們哥哥myss,真想在他的睫毛上蕩鞦韆。此處的「myss」是指?_______
這家粉絲怕不是blx,一點批評都看不得。此處的「blx」是指?_______
她口口聲聲說喜歡,可是從來沒買過碟和周邊,全靠bp。此處的「bp」是指?_______
答案見文末。
如果全答對,恭喜你已經飯圈用語十級了。
其實,全世界的年輕文化全都一個樣。
在外語中,流行縮寫的情況也十分普遍。
比如說,我們可能都聽過「ky」這個詞,卻不怎麼清楚它的出處。
其實,ky一詞擷取自日語「空気が読めない(Kuuki ga Yomenai)」,直譯為不會讀空氣,代指沒眼色、不會根據當時的氣氛和場合做出合適的事。
由於ky一詞的應用面之廣,這種縮寫方式在日本衍生出了一個名字:「KY式日本語」,或者「KY語」。
其中,比較有名的就包括「JK」,是日語「女高中生(じょしこうせい,Jyo shi Kou sei )」一詞的縮寫;相對應的,還有代表男子高中生(Dan shi Kou sei)的「DK」。
SKN=筋疲力盡了,是日語」すべての気力がなくなった「的羅馬音首字母縮寫。
ggrks=自己去google一下啊,**(粗口)!相當於國內的「你就不會百度一下嗎?!」
同樣地,在英語中也有各種縮寫詞彙。
如果你經常在網上和老外互動,你會發現他們經常說的一個詞:lol。
LOL,英雄聯盟?難道老外人均電競選手麼?當然不是這樣。
lol是「laugh out loud」的縮寫,指代大笑、笑得很開心的樣子,和中文裡的「233333」、日文裡的「wwwww」差不多都是同樣的意思。
除此之外,還有bbs=be back soon=很快回來,asap=as soon as possible=儘快,cya=see ya,也就是「see you later」,一會兒見。
在做英語閱讀時,btw=by the way=順帶一提、etc.=et cetera=等等,也是時常出現的高頻詞彙。
比較有趣的是,英文中縮寫並不單單是摘取拼寫的首字母,還有「w8=wait」,「l8er=later」這類,將單詞中與「eight」同音的一部分簡化為數字8的花式縮寫。
在知乎「有哪些聽起來很牛,全稱卻很樸實的英文縮寫?」的問題下面,有500多條回答。
其中,一位同學表示,聽老師講課時注意到了一個陌生的高頻詞:「如何用OPM來融資、如何用OPM給自己的公司加槓桿」,本以為OPM是什麼高端的學術詞彙,沒想到是「other people's money」。
還有網友表示,一直好奇VIP的全稱是什麼,沒想到只是「Very Important Person」……
最好笑的還屬HSK。在國外,HSK語言考試一直令無數外國人腦殼疼,因此留學生們也對這三個字母肅然起敬,以為是什麼上檔次的詞彙。
結果沒想到,它的全稱居然是:Hanyu Shuiping Kaoshi。
語言是一門藝術,那縮寫想必就是其中最為高深莫測的那個流派了。
縮寫是否禍害了漢語?早些時候,一位00後學生將縮寫寫入作文、試卷,引得各界開始了口誅筆伐。
縮寫是否禍害了漢語?
詞典醬倒覺得未必。
引用《中國青年報》的一句話,語言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
語言系統本身就包含優勝劣汰的進化機制,它會自行區分流行和經典,最終作出歷史的選擇。
回看當年90後發明出來的眾多縮寫,比如「不明覺厲」、「人艱不拆」、「喜大普奔」等,非但沒有給語言系統帶來災難,反而活躍了網絡社交的氛圍,為漢語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熱詞也只是曇花一現,逐漸退出社交平臺,成了語言歷史長河中的匆匆過客。
再看向更早以前,我們漢語中的精華——成語,不也是當年流行的「縮寫」麼?
濫竽充數、刻舟求劍、完璧歸趙等,也都是人們為了方便交流,將其背後的故事縮寫成寥寥幾字,反而將一段經典傳承了下來。
而今天,00後發明了字母縮寫「黑話」,我們也大可不必大驚小怪,視之為洪水猛獸,反而應當淡定、包容。
畢竟,這種「你丟出梗,我看得懂」的默契,也是不可多得的驚喜呀。
- End -
答案:
bhys=不好意思
nbcs=nobody cares(沒人在意)
xfxy=腥風血雨
myss=美顏盛世,用來誇愛豆好看。
blx=玻璃心,心理承受能力差,多指粉絲接受不了別人對愛豆的批評。
bp=白嫖,對不花錢的粉絲的諷刺稱呼,意思是嘴上說喜歡而不花錢買官方CD/周邊等支持愛豆的粉絲。
今天你跟詞典醬長知識了麼?⁄(⁄ ⁄•⁄ω⁄•⁄ ⁄)⁄
微信搜索有道詞典(dictyoudao),關注我們獲得有趣有料有用的文章!
在公眾號對話框裡輸入單詞,還可實現實時翻譯。
歡迎你的投稿、轉載、分享和互動!每晚20點,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