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的國漫崛起(有它之於整個國漫行業的意義)
2023-09-17 18:13:36 2
隨著《侏羅紀世界3》《人生大事》等影片的上映,電影市場逐漸回暖。據燈塔專業版顯示,2022年暑期檔總票房已經突破40億,總場次1600萬餘場 ,觀影總人次超1億。
大盤火熱的情況下,動漫電影《衝出地球》宣布定檔於7月16日登陸院線。
自去年7月宣布撤檔之後,《衝出地球》時隔一年終於在暑期與廣大動漫迷們見面了。但截至目前的票房成績與今年暑期檔大盤的強勢相比,相差甚遠。
不少影迷將其與改編原作《星遊記》做對比,認為《衝出地球》在劇情敘事上並不完整,也有影迷們表示,但這些並不妨礙《衝出地球》在我心中,是一部用心的國漫電影。
沿著父親的軌跡,衝出地球
2019年暑期檔,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曾掀起了一股國漫潮,顛覆以往形象的哪吒圈粉無數,該片也獲得了超過50億票房,目前位居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四名。
作為彩條屋影業繼「中國神話系列」之後的最新國漫作品,電影《衝出地球》從立項,到 最終成片上映歷時六年之久。
《衝出地球》改編自豆瓣評分9.6的動畫劇集《星遊記》,影片設定在宇宙高度文明、星際間可以自由通航的未來世界。
一場巨型隕石雨,使大半個地球淪為「廢土區」,人類自救迫在眉睫;此時,宇宙勢力「銀河眼」借保衛地球的名義密謀「天牆計劃」、禁止飛行。而天牆一旦升起,便再也無法打開。而這卻僅僅是冰山一角,更大的災難還在醞釀。
影片中,三個小朋友放風箏,剛一放上天風箏就斷了線,只見風箏越飛越高。突然三顆飛彈飛了過來,風箏被炸得粉碎,三個孩子嚎啕大哭,而這一切都是一場關於地球的陰謀。
「沿著父親的軌跡,衝出地球,和他相遇」是《衝出地球》這部電影的主線命題。
在多年後的未來,地球一度無比繁榮,還成了宇宙的飛船製造中心,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隕石雨,把地球變成了一片焦土,只有很少的一部人得以倖存。
這時候,一個叫做「銀河眼」的外星智慧生物來到了地球,他提出了一個方案,叫做天牆計劃,可以把地球整個給包起來,擋住隕石雨的攻擊,但是這樣做的代價就是人類將再也無法進行宇宙的飛行。
在生存面前,人類選擇接受了天牆,「地球再也接受不了隕石的襲擊了,我們必須放棄飛行。」
唯獨一個小男孩的父親是少數堅定的飛行派,因為他發現在宇宙的深處,有一種叫做彩虹海的物質,可以重塑地球的生態,所以只有飛出太陽系才能拯救地球。他堅信:
人類不能放棄飛行,更不能留給孩子們一個殘破的家園。
父親帶著大家的希望出發了,但一去不復返。幾年過後,他的兒子麥當漸漸長大,他天生熱愛飛行,可在地球上,銀河眼的統治卻越來越殘酷,禁飛令也越來越嚴苛,甚至是低空飛行的風箏都會被追蹤飛彈打下來。
麥當坐不住了,他決定自己出發去尋找奇蹟,誰也不知道父親臨走前給他秘密留下了一艘飛船,名字就叫做「彩虹號」,現在就差幾個零部件,而銀河眼的基地就有現成零件。
小時候當麥當第一次跟著父親飛向太空,小麥當被嚇得哇哇大哭,父親溫柔安慰,鼓勵他睜開雙眼,當看到那顆藍色的星球時,麥當瞬間被地球的美麗深深震撼了。而如今麥當有機會再一次駕駛飛船擁抱宇宙,卻不知身後數十枚飛彈已經瞄準了他。銀河眼不允許有人逃出地球,他們啟動殲滅程序,擊落了這個不聽話的地球人,麥當被炮彈炸了下來,在空中直直墜落,恍惚中他睜開雙眼,看到夢想中的宇宙離自己越來越遠,
但就在此時,飛船突然發出耀眼的紅色光芒,銀河眼首領立即下令停止射擊,但此時麥當的飛船已經身重數彈墜落回地球。
一時間,一條鋼鐵巨龍破土而出,它撕裂了大地,發射出無數天牆的碎片,很快就遮住了天空。這時,銀河眼終於露出了真面目。人類這才如夢初醒,可現在,地球上只剩下最後一架飛船了,那就是麥當的飛船,可是他該如何衝破這飛彈的天羅地網呢?
這時,天空中升起了無數的風箏,曾經因為銀河眼的禁飛令,連風箏也被飛彈打落,但人類飛行的夢想卻從未被真正泯滅。
在漫天的風箏和火花中,麥當再一次飛向了天空他心中吶喊到
「即使再可怕的困境,只有衝上去,才有希望。」
確有不足,但也有之於國漫行業的意義
自上映以來,《衝出地球》引起最大爭議的就是對《星遊記》的改編了,甚至有影迷將全片最大的槽點歸因於改編劇情。
比如,有人質疑《衝出地球》描述的故事在整個《星遊記》裡佔到的篇幅並不長,但是所描述的故事只是設定一個大框架,每個人都在趕場子似的描繪。
需要承認的是,《衝出地球》在故事緊湊度以及劇情完整性上有改進的地方,但這些並不妨礙我認為《衝出地球》是一部用心的國漫電影。
其實,自《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爆款後,國漫愈發經典依賴神話IP。帶來的後果就是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以來,以神話題材為主題的國漫電影立項超過30項,西遊記、美猴王等經典ip更是被反覆創作拍攝。
而《衝出地球》的製作團隊並未套路式地去挖掘已有的神話故事,而是經過六年精雕細琢,在國風和科幻兩種元素融合之下,多次前往北京老胡同、鞍山舊工廠等地進行採風,場景設計不斷推翻重來,構建出了一個真實可信、親切熟悉的未來地球動漫世界。
此外,整部《衝出地球》都突破性挑戰了「二維(手繪)動畫大片」。
相較於由電腦軟體製作的三維動畫,二維動畫產能低、難度高,一直以來就面臨著製作人們越來越少的困境。
對於《衝出地球》這樣一部100分鐘的大銀幕級別長片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的冒險。據了解,一場出現2秒的災難畫面,原畫數量高達600張,是普通鏡頭的10倍工作量。
整部電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一個大框架的熱血故事之外,就是在劇情中對每個動漫人物的刻畫。
首先是主角麥當,他那種屢敗屢戰,不拋棄不放棄的熱血精神。在「離開」和「留下」間選擇留下,他總是選擇相信,選擇更難的那一邊。
在回憶中,童年麥當和爸爸的一段動情對話解釋了他一次次如此抉擇的根本原因:
愛和守護,就是支撐一個人活下去,戰鬥到底的根本動力。
反派人物的刻畫上,《衝出地球》也沒有一昧貼上不良標籤,甚至給一些小配角也安排上了讓人印象深刻的戲份。
例如在前期阻撓麥當的「壞孩子」查木坤,在劇情結尾時,他如願以償地穿上了銀河眼的制服,毫不手軟地解決掉幾個反抗者,但最後面對弒父時,他開始了反抗。
再比如另一位反派蓮霧博士,他並不想老套地徵服地球,而是打算讓地球成為一個巨大的能源池,用來給宇宙提供源源不絕的能量。他的確是反派,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給地球以更好的未來。
或許是由於篇幅的原因,動畫版裡一些熟知的角色都沒有出場,這的確是個遺憾。不過,動漫電影與動畫的表達肯定是不一樣的,影片面對的受眾也不僅僅是原作的受眾。
並且,《衝出地球》敢於在競爭激烈的暑期檔登陸院線,本身就是勇氣可嘉。畢竟,現在敢於登上大銀幕的2D原創熱血題材國漫,可謂少之又少,現在堅持做2D原創國漫電影的公司也已經不多了,站在整個國漫行業的角度,《衝出地球》有它存在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