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騎行者的特點(跑者和騎行者有什麼不同)
2023-09-18 02:37:16 2
我的「客串騎行,穿越海南」的活動結束了。以「4 2」的形式,騎行四天,從海南島的西海岸臨高由西向東穿越到東海岸萬寧,讓我這個跑者對騎行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認識。
除了對騎行的自身感受之外,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騎行者大腹便便者不少。這種現象在跑步圈是看不到的。挺簡單的道理,大腹便便者跑不了步。更別說跑一個馬拉鬆了。
原因何在?我以為在這裡:跑步時,不管你跑得有多慢,每一步邁出去,你的身體都有一個騰空的時間,身體落下時,你的腿都要承受住你的身體落地的衝擊力,不管你的體重是100斤,還是150斤。顯然,體重越大,衝擊力越大,你越難承受。而騎車則沒有這種情況,多大的體重都是由自行車來承受的。騎行者沒有承受自身體重的衝擊或壓迫。
150斤體重落地時的重量要大於150斤,腿部的力量得更強大才行。所以說,大體重是跑步的大敵。或者說,要跑步,得先瘦身。
在「4 2」騎行中,「老村長」是很強悍的騎手。當我們吃力爬坡時,他還能時前時後地照顧大家。一個下午要騎行160公裡,他眉頭都不皺,第一個報名。別人都懼怕阿陀嶺,他絲毫不懼怕,一心要騎上去。就這麼強悍的騎手,也有小肚腩。奇了怪了。
再看跑步圈,強悍的跑友腹肌一定是板兒巧克力形,是有馬甲線的。不瘦到這個程度,或精悍到這個程度,怎麼能跑得快?
專家告誡:「如果有人說,你看起來身體很結實,那說明你瘦得還不夠。」
跑者的身材一定是瘦。而跑者的瘦,在常人眼中是偏瘦或太瘦了。
以我跑步多年的經驗,看人的眼光已經很毒,一眼就能看出這人是不是跑步的。身體的肌肉形狀渾圓的,多半不是;肌肉有稜角的多半是。臉上肉乎乎的也多半不是,臉上的凸起凹陷似刀削的,多半是。但讓我看這人是不是騎車的,我可真看不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