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校訓曬家風徵文1000字
2023-12-03 15:40:21 2
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小編整理了展校訓曬家風徵文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展校訓曬家風徵文1000字一:
時間正在悄悄的流逝,而我們也正如小草一樣地飛長。成長的旅途中,我們都曾經歷過風風雨雨,但在我們的身後,總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撐著我們。這,便是家風。
——題記
家風,是個端莊而又和諧的詞語,它博大,卻又那麼平凡。在我們的不經意間,它已經浸透了我們的心靈。
在幾年前的時候,家裡窮得很,父親沒個正經工作,生活倒是拮据。那時候,家裡還有個特帶勁兒的口號:「省!省!省!」現在想起那段啃著幹饅頭生活的日子,心裡還是甜滋滋的。
現在呢,生活條件倒是好了,但往日那股勤儉節約的風氣卻時刻沒丟掉。在家裡,那整天提個雞毛撣子的奶奶當上了我家的「省」領導,早晚都叫和著勤儉節約,無論是我,還是父親,只要一「浪費」,就總會吃上她幾撣子的。
現在想起一件有趣的事兒。
那是一個夏天的晚上,熱得很。夜蟲都中了署,躲在草叢裡,嗚嗚地啼哭。在月光下,一個人影匆匆閃過:兩邊腋下各夾個西瓜,偷偷摸摸,躡手躡腳地往水龍頭跑去。——呦!是老爹回來了!
「譁——譁——」水龍頭開了,兩個西瓜正在舒服的洗著涼水澡。蹲在水龍頭旁的老爹,偷笑著,又瞥見了門後的我,匆匆的向我打了個手勢,示意讓我上他的「賊船」。
我也招手應和著,邊偷笑,邊跑出來會合。正當我們高興的時候,屋裡的燈突然亮了,隨後是一陣「啪——啪——」的拖鞋聲。我們都大吃了一驚。
大驚過後,老爹大喊著:「不好!你奶奶!」我也倒吸一口涼氣,拽起西瓜就往外跑。
「呔!哪裡逃!哇呀呀……」
奶奶大叫一聲,學著京劇的強調,那聲音可是異常的洪亮。我們轉頭一看,一位英姿颯爽的老太太,手裡提個雞毛撣子,腳踏兩隻拖鞋,在月光的映襯下,別提多威武了。
事情到了這步田地,我們父子倆只有繳械的份兒了。我無話可說,爸也只是隨口絮叨著:「媽,您老咋還沒睡下呢!」奶奶沒應話,吐出一個「哼」字,宣告著我們打感情牌的計劃徹底破產。
不由分說,奶奶掄起撣子,一頓亂打,邊打,邊操這一口濃重的鄉音絮叨著:「你這傢伙,又害水!又害水!三十好幾的人啦,還不聽話,啊?」
「哎呦,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我們叫喊著。一頓禱告過後,奶奶那邊自然是手軟了些,畢竟是她兒子和孫子呀!剛才一頓打也肯定不是真打,不過是比撓痒痒重些罷了!不過,作為懲罰,這瓜是沒收了,留著讓我們明兒吃。我們父子倆暗暗叫苦。
自那以後,我們就很少浪費水了。有也只是一半次,不過在一頓「棍棒教育」之後,還是乖乖地服從命令。
哎!不過奶奶走的早!與奶奶度過的日子,終究成了記憶。奶奶鑽進了那方矮矮的墳墓,葉落歸了根;她沒有給我留下什麼,留下的只有那沉甸甸的遺愛,還有那一直改變著我的家風。
現在的我,已經是初三衝刺中的一員了。繁重的體育課後,每個人的臉上都揮灑著皎潔的汗滴;那原本空空如也的垃圾桶裡,不一會兒就會攢上滿滿的一桶衛生紙。
當我將廢紙扔進垃圾桶的時候,我便想起了從前:一個手持雞毛撣子,腳踏兩隻拖鞋的老太太,正指著一個小男孩絮絮的說著……想到這兒,我的眼裡總是泛著淚。奶奶那平凡的生活,樸素的衣著,還有那散發著香氣的家風,深深地,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頭。
——又想起正月的時候,一家人圍到電視機前,看著央視裡的《家風是什麼》,真是其樂融融。看著電視裡一個個精彩的回答,動人的故事,我也問奶奶:「奶奶,咱家的家風是什麼哪?」
奶奶回過頭來,慈祥的一笑,接著又絮絮的說著:「乖孫子喲!咱家家風多著呢!勤儉節約很重要,家庭和諧排第一,還有就是與人為善……呦呦,你也教教你老爹,都三十好幾的人了,還沒我孫子懂事,整天惹我生氣!」聽著奶奶娓娓道來,我們一家人都笑了。
是啊!正如奶奶所說的,我家的家風正是如此。家庭和樂,勤儉節約,與人為善,便是我的家風,時刻浸染著我的家風……
展校訓曬家風徵文1000字二: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而它的形成也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薰陶與積澱,應該加強教育,反覆訓練,注重養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裡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薰陶與積澱,應該加強教育,反覆訓練,注重養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一則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老一輩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風接續下來、傳遞下去,是造福當代、惠及後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良好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二則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升華。要讓家裡多一分書香氣,茶餘飯後,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啟迪。當然,家庭的學習不同於組織,不需要有計劃的開展什麼活動,但培養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境裡暢遊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三則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耳濡目染影響著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你的穿戴、舉止、觀點、接人待物等,無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德應當人人都明白。
四則要創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居家裡外,乾淨、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門,有的家庭還很注意家風家教文化,懸掛著激勵感人的家訓格言,如「積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敦行致遠,吃虧是福」、「家和萬事興」等等,讓人置身其中,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一種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觸裡,諄諄誘導,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著家庭的每個成員,並且影響到鄰裡和社會。讓大家都來關注家庭文明建設,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