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群之馬舉例(害群之馬的由來和定義)
2023-10-22 23:34:24 1
黃帝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上古時代(約公元前二五五〇年)的一位聖明的君王。《莊子·雜篇·徐無鬼》卻寫了一個他向一位牧馬少年問路、問道的故事:
有一次,黃帝打算到具茨(ci)山(在今河南省密縣東)去拜見大隗,方明為黃帝駕車,昌寓坐在車子的右邊做陪乘,張若和諧明走在馬的前面做響導,昆閽(hun)和滑稽跟在車子後面走,做隨從。到裡河南襄城的原野,七個人都迷失了方向,沒有地方去問路。
當他們正在茫茫的曠野中徘徊心中感到惶惑的時候,恰巧碰上了一個牧馬的少年,他們便向這位少年問路,說:「你知道具茨山嗎?」少年回答說:「知道。」他們又問:「你知道大隗住在什麼地方嗎?」少年回答說:「知道。」
黃帝感到很驚訝,就說:「奇怪啊,這位少年!不但知道具茨山,還知道大隗住在什麼地方。那麼,請問怎麼治理天下?」
少年回答說:「治理天下,也就像這個樣子罷了,又何必去多事呢?我小的時候,自己在塵世之內遊玩,恰好我生了一種頭暈目眩的病症,有一位長者教導我說,你坐上太陽的車子到襄城的原野去遊玩。現在我的病好一些了,我又將到塵世之外去遊玩。治理天下也就像這個樣子罷了,我又何必去多事呢?」
黃帝見這位牧馬少年談吐不俗,不覺肅然起敬,於是懇切地問道:「治理天下,實在不是您的事情。雖然是這樣,我還是要向您請教如何治理天下。」
牧馬少年拒絕回答。黃帝再一次向少年請教。於是這位牧馬少年就說出了這樣的話來: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這句話的意思是:「治理天下的道理,和放牧馬群又有什麼不同呢!也不過是除去那些危害馬的傢伙罷了!」
黃帝聽了,一再行禮並跪下扣頭,稱讚牧馬少年是最好的老師,然後走開。
後人根據這個故事,把牧馬少年所說的「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這句話,概括為一句成語「害群之馬」,比喻危害人群的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