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時節草木芳菲(夜讀立夏)
2023-10-05 20:18:10 3
△ 朗誦 / 敬一丹 配樂:洗映藍天 / 巫娜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曆的立夏。「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
立夏時節
節選自《四季小品》/朱偉
「楊花雪落覆白萍,青鳥飛去銜紅巾」,就立夏了。作為西王母的使者,青鳥立春時飛來,銜來綠色的種子;立夏時飛去,給西王母捎去林花織成的紅巾。紅巾飛走,帶來「胭脂淚,相留醉」,紅雨幾滴飄過,便櫻桃紅熟春歸去,杜鵑啼月小樓西了。
「楊花」其實是飄飛的柳絮。那柳絮是在黃白兩鳥的啼囀聲中,漠漠濛濛地輕揚起來的。它們無風自起,雪白輕盈,無拘無束縈繞在空巷裡,就粘連了每一個翹起的簷角;含嗔含笑地飄落到捲起的繡簾上,就更顯出日高深院裡風微影移之寂寞。
絮花無常,它們撲面不去,拂袖還來,趁暖風晴雪,就亂了滿城煙水。而按照古人變化的理論,楊花入水,就會變為滿湖飄飛的翠綠的浮萍。此時湖裡、塘裡,輕薄桃花隨水流過,已經變成了粉紅綻開的菱花,楊花片片潛水,變成翠萍如舟,擠開了菱花。
浮萍破處,清澄而見青青的魚脊,魚貫弄水紋,掉尾就漾出花影。而此時小荷才露尖尖角,尚無蜻蜓立上頭,那捲攏的葉尖漸漸鬆開,就有長腳的水蟲從卷葉裡爬出來,彈跳到萍葉上去。萍開就綠池滿了。
楊花撲帳春雲熱。此時,夏雲尚未崛起,春雲依然淡冶,但花事已到荼蘼了。按照北宋宋祁的說法,荼蘼賤白貴黃,花開在亂走長條的嫩綠之中,燁燁煌煌,嬌黃成堆,引來無數蜂蝶爭寵。荼蘼蝴蝶渾無辨,飛去方知不是花。香鬱慵暖,自是蜂蝶勞累的時節。
晚櫻謝成了紅粉,籬牆上,薔薇淺深卻正爬出牆頭,醉紅成一片。晚花都是以密集之壯麗,前赴後繼地以濃香來別春的:薔薇花開如火如荼,無風香自遠;荼蘼花開如痴如醉,隨風香似霰。
清香度風的還有藤花與桐花,惆悵春歸留不得,紫藤花下漸黃昏。而桐花是趁著夜色開花的,微月照紫桐,月微花漠漠。天明之後,桐花為舞粉霓裳,滿城都是它的甜香,而桐花暗澹柳惺憁,就池帶輕波柳帶風了。
🍒 立夏詞
雨澀風慳(qiān),雙溪閟(bì)、幾曾洋溢。長長是、非霞散綺,岫雲凝碧。修禊歡遊今不講,流觴故事何從覓。待它時、水到卻尋盟,籌輸一。燕舞倦,鶯吟畢。春肯住,才明日。池塘波綠皺,小荷爭出。童子舞雩(yú)渾悵望,吾人提筆誰飄逸。記去年、修竹暮天寒,無蹤跡。
——洪邁
千峰雲起,驟雨一霎時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間,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閒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辛棄疾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餘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芳草自隨徵路遠,遊絲不及客愁長。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陸遊
🍒 立夏民俗
立夏日「見三新」
立夏日,要「見三新」。哪「三新」?櫻桃、青梅與新麥。櫻桃甜,青梅酸,新麥清香。
而此時麥尚未熟,如何嘗新?取青麥穗煮熟,去芒谷,磨成條,稱為「捻轉」,為一歲五穀新味之始。也有將青麥炒熟,糖拌,稱「涼炒麵」。嘗新的還有蠶豆,所謂「消梅鬆脆櫻桃熟,新麥甘香蠶豆鮮」。
秤人
古時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經過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減肥季節。
有意思的是,當時「懸以大秤」,民間形容是,「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閨秀都走出了深閨,懸秤看來像是鞦韆,燕是趙飛燕,環是楊貴妃了。
(以上節選自《微讀節氣》/朱偉)
立夏飯
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後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
立夏茶
我國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不飲立夏茶,一夏苦難熬」。
蝦麵
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麵。蝦與夏諧音,而海蝦熟後變紅,為吉祥之色。
烏米飯
烏米飯,由糯米浸入烏樹葉內數小時後燒煮而成。烏黑油亮,清香可口,江南人人愛。
🍒 立夏養生
我國自古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此時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而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
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必須及時補充,除了多喝水外,多吃富水蔬菜是不錯的選擇。富水蔬菜中,最值得推薦的是瓜類蔬菜,如冬瓜、黃瓜、佛手瓜、絲瓜和南瓜。
立夏後,人們易感到煩躁不安,因此立夏養生要做到「戒燥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靜、心志安閒,心情舒暢,笑口常開。
此外,在飲食調節上,應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之物,多食清淡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山藥、小麥、玉米、海產品、蛋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