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本
2023-10-05 17:26:39 1
讀書過後寫相關的讀書筆記,有利於促進人們的思考以及對書本的吸收。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本,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本【1】
這個寒假,我讀了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集《目送》。它,是一本適合三代人共讀的人生之書。
《目送》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整個寒假,我雖然只讀了其中二十六篇,卻已經深深感動。
同名主打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為母親,龍應臺敘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小學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臺作為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裡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由此,我想到自己。當我第一次踏進小學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或者媽媽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們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離開父母遠赴甘肅黃羊川,參加南京電視臺的那次拍攝活動時;當我邁入南外大門,參加人生第一次入學考試時,我也都能感到背後目送我的那兩雙熱切的眼神……
對於13歲的我來說,人生才剛剛起步,還不能完全體會龍應臺「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但是我想,那些路我一定會走,那些目送背影的瞬間我一定也都會經歷。只是我希望以後,自己也能有龍應臺的那顆感動的心,那支感恩的筆。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猛地一震,繼而湧出一股莫名的傷感——華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媽媽的心,可是,他沒有再像小時候那樣不斷的回頭,而是選擇了將背影送給他的媽媽。因為,他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個依賴母親的小華安了,他不再是那個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圍的那個小孩子了,是這樣嗎?還是他忘記了?他沒有看到,媽媽的眼神一直都隨著他的行進而移動;他沒有注意到,媽媽的眼神一點點的燃起希望然後又一點點的暗淡下來。
這難道就是作者所說的那個「父女母-子一潮的定義嗎?那個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嗎?不,不止這些,還有父女,還有那個張望父親背影的女兒……
記得在作者回臺灣那天,父親騎了很破的車子送她,將她送到離學校很遠的地方,原因就是車子太破,怕影響女兒的形象。而當時的作者呢?她是這樣寫的」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裡,一口皮箱旁「,雖然她知道父親出於好心,不想讓她蒙受陰影,但她是多麼希望父親能把她送進校園啊,懂事的作者知道父親的苦衷,沒有央求,而是默默的理解了父親,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沒有追。這應該就是親人之間的理解吧,這樣的背影,悽涼且難忘。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潮,這句話是那樣的簡單明了,但卻是給我了深深的思考:作者為了照顧父親,甚至自己的裙子上都沾上了汙跡;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親,寧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奔向機場,趕最晚的飛機……這一切,是不是應該讓我們學習呢?
我們總說自己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
不要讓我們的親人也因我們而傷心和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成傷感……
想要珍惜這些關愛,就要從點滴之事做起,從理解做起。
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本【2】
打開第一頁,你便會被歐·亨利,這樣一位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的細膩的文字所吸引,又會被他那辛辣諷刺的描寫所折服。
歐·亨利將社會上那些巧取豪奪,坑蒙拐騙,利慾薰心,爾虞我詐的「上流人物」,「得意之徒」們的醜惡行徑揭露無遺。通過他們的種種表現,形象逼真,不拘一格地向讀者展現了「文明社會」的黑暗與滑稽本質,弱肉強食與天良喪盡的現實,並喻示在金錢萬能,唯利是圖的生存環境中,人性的異化和畸變。
然而在眾多對醜惡人性的描寫之中,也不乏許多使人肅然起敬的「小人物」,讓人對荒誕,滑稽的故事漠然一笑之後,感慨萬千。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兩位感恩節的紳士》這篇文章,它讓我真正領略到了人性的魅力。
故事講了兩位美國紳士——其中一人根本不能稱之為紳士,他只能說是一個常年受飢餓折磨的窮人。在他們之間有個奇怪的約定——每年感恩節,窮人便會坐在聯邦廣場噴水池對面人行道旁邊東入口右面的第三條長凳上,等待著老紳士的到來。老紳士來了之後,會帶這位飢腸轆轆的窮人飽餐一頓。這就是他們之間神聖的約定。對老紳士而言,一頓飯錢簡直微不足道,但是,他卻從其中找到了助人的樂趣。而窮人的目的也並不完全是在於那頓豐盛的飯菜,更重要的是能使一位老人如自己所願。
這個傳統延續了九年之久,第十年的感恩節,窮人照慣例走在去約會地點的路上。可出乎意料的事發生了。半路上,窮人被一幢住宅的管家請進了門,並可以享受一頓豐盛的大餐。原來住宅的主人——兩位老太太,也有一個奇怪的傳統——在正午把第一個飢餓的路人請進門,讓他大吃大喝,飽餐一頓。但正因為窮人正在飽餐之時,他忘了和老紳士的約定。但窮人仍然去負約了,還裝出很餓的樣子狼吞虎咽起來。儘管窮人那時只剩下挪動身子和呼吸的力氣。窮人吃飯後,老紳士付了帳,兩人便到了別。
故事的結局是——兩人在回家的路上都暈了過去,被送進了醫院。窮人是因為吃得太撐,幾乎撐破了胃,而老紳士,一位在前些日子還家財萬貫的富翁則是因為三天三夜沒有吃東西,身體脫虛,而在路上倒了下來。
讀這篇文章就好像是在嚼一隻橄欖,甜味中帶了一絲酸澀,讓人在漠然一笑之後,思索良久。
文中的主人公,充其量不過是兩個「小人物」,然而反映初等推己及人,相濡以沫的人性魅力卻是那些「大人物」,「權貴們」所無法匹敵的。
那位紳士身上散發著誠信的光芒,而那個窮人,儘管吃不飽穿不暖,沒有受什麼教育,但是他比任何受過良好教育的「權貴」都充滿魅力——那是人性的魅力,也許這很可笑,可是卻是不是多麼偉大,多麼令人欽佩。不求活得轟轟烈烈,但求真真實實,充滿意義,有所追求!
歐·亨利的作品就是這樣一個人性的舞臺,各種人性的善惡美醜都會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但歐·亨利的作品更多的是教會了我懂得了我們要去關愛別人,這樣別人才會愛我們,正是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才會相互理解,人與人之間才有溫情。人與動物之間也是因為有了愛,動物才會信任人類,不傷害人類,與人類和平相處。愛的力量真的是很偉大的,有一首歌裡面就唱到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本【3】
《我的精神家園》一書話題大多涉及文化狀態與知識分子命運。有人曾這樣說過:「《我的精神家園》是一個充滿睿智的詩意的世界,一個自由思想家的精神家園,是使人憂傷的幽默。」讀完全書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知識分子的不幸」這一部分內容。我從中得到了這樣一個感悟:不斷地學習和追求,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
書中寫道:「什麼是知識分子最害怕的事?」答案就是「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是的,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成才是十分重要的。毋庸置疑,好的社會環境更有利於一個人實現理想和目標。同時,我認為雖然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成才是十分重要,但並不起絕對作用。我堅信個人的努力是一個人走向成功之路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個人只有不斷地學習和追求,才能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活得更有價值。不斷地學習和追求,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
王小波說,人應該記住自己做過的聰明事,更該記得自己做的那些傻事。這是提醒人們應該具備時時反醒的精神吧,我這樣理解。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知識分子,在不斷地學習和追求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多多少少的失誤。這就需要我們要有反醒的精神,努力做到時時刻刻自省,不斷改正錯誤。
古語有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一個知識分子,在不斷地學習和追求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王小波還說,雖然人生在世會有種種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與不幸中做選擇。選擇幸福,實現理想,我們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意志。
一個知識分子,不斷地學習和追求的過程中,有宏大的志向後,還有博大的胸懷。這就需要我們要學會多向他人學習了。毛澤東曾經豪邁地寫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正滄桑。」其中抒發的正是一代偉人豁達的胸襟和壯志豪情啊!他對這一事物的認識也正是與他的宏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懷聯繫在一起。
在現實社會中,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往往會摔跟鬥。但是,命運就在我們的手中。作為知識分子的我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要不斷地學習和追求,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從而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其實,不斷地學習和追求,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
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本【4】
大衛·科波菲爾尚未出世時,父親就去世了,他在母親及女僕的照管下長大。不久,母親改嫁,後父摩德斯通兇狠貪婪,他把大衛看作累贅,婚前就把大衛送到了他乳母的哥哥佩葛蒂學生家裡。佩葛蒂是個正直善良的漁民,住在雅茅斯海邊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裡,與收養的一對孤兒艾米麗和海姆相依為命,大衛和他們一起過著清苦和睦的生活。
出於對母親的思念,大衛又回到了後父家。然而後父不但常常責打他,甚至剝奪了母親對他關懷和愛撫的權利。母親去世後,後父立即把不足10歲的大衛送去當洗刷酒瓶的童工,大衛從此過起了不能溫飽的生活。他歷盡艱辛,最後找到了姨婆貝西小姐。
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衛,讓他上學深造。大衛求學期間,寄宿在姨婆的律師威克菲爾家裡,與他的女兒艾妮斯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但大衛對威克菲爾僱用的一個名叫希普的書記極為反感,討厭他那種陽奉陰違、曲意逢迎的醜態。
大衛中學畢業後外出旅行,邂逅了童年時代的同學斯蒂爾福斯。兩人一起來到雅茅斯,拜訪佩葛蒂一家。已經和海姆訂婚的艾米麗經受不住闊少爺斯蒂爾福斯的引誘,竟在結婚前夕與他私奔國外。佩葛蒂先生痛苦萬分,發誓要找回艾米麗。
大衛回到倫敦,在斯本羅律師事務所任見習生。他從艾妮斯口中獲悉,威克菲爾律師落入詭計多端的希普所設計的陷阱,正處在走投無路的境地,這使大衛非常憤慨。此時的大衛愛上了斯本羅律師的女兒朵拉,但兩人婚後的生活並不理想。朵拉是個容貌美麗,但頭腦簡單的「洋娃娃」。貝西姨婆也瀕臨破產。這時,大衛再次遇見他當童工時的房東米考伯,米考伯現在是希普的秘書,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最終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爾並導致貝西小姐破產的種種陰謀。在事實面前,希普只好伏罪。
與此同時,佩葛蒂和海姆經過多方奔波,終於找到了被斯蒂爾福斯拋棄後,淪落在倫敦的艾米麗,並決定將她帶回澳大利亞,開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啟程前夕,海上突然風狂雨驟,一艘來自西班牙的客輪在雅茅斯遇險沉沒,只剩下一個瀕死的旅客緊緊地抓著桅杆。海姆見狀不顧自身危險,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沒。當人們撈起他的屍體時,船上那名旅客的屍體也漂到了岸邊,原來竟是誘拐艾米麗的斯蒂爾福斯。艾米麗為海姆的行動深深地打動了,回到澳大利亞後,她終日在勞動中尋找安寧,並且終身未嫁。
大衛終於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卻患上了重病,在佩葛蒂前往澳大利亞前夕便離開了人世。大衛滿懷悲痛地出國旅行散心,其間,艾妮斯始終與他保持聯繫。當他三年後返回英國時,才發覺艾妮斯一直愛著他。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與姨婆貝西、佩葛蒂愉快地生活著。
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本【5】
《格列佛遊記》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偉大的諷刺小說,據說伏爾泰、拜倫、高爾基和魯迅先生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著魯迅先生,他用枯黃卻瘦勁的手指著青年前進的方向,於是我便朝著那個方向,看上了《格列佛遊記》--愛屋及烏。但是看過之後,大呼「上當」也於事無補,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問問別人對斯威夫特怎麼看,來顯示自己是「文學青年」,更實際地是寫一篇不倫不類的讀後感交上去湊數。
每當回想起當年看這本名著的時候,歷史的滄桑感便湧上了心頭,那些日子真是沒有成就感受,很失敗。一天僅僅十幾頁,舉「目」維艱,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發自於肺腑啊!
打個比方,讀《圍城》是一種愉悅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戰地雷戰打鬼子,越打越過癮,正打在關頭上,錢鍾書先生將大筆一擱,鬼子投降了;讀《駱駝祥子》也挺爽,應該屬於三大戰役的那種,共軍三下五除二地把蔣趕到了臺灣,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幹掉了老金;但讀《格列佛遊記》就大不一樣了,是一種受罪,就像血戰臺兒莊一樣,拉鋸戰,特艱苦卓絕,不但要跟斯威特作鬥爭,還要與瞌睡蟲作鬥爭,不過「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我還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損失慘重,至今想起來還餘悸不已。
因此,此後,看到魯迅先生拿著菸斗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總會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錯,是你騙了我,還讓我不知不覺滿足被騙的虛榮」……
但是,儘管受了騙,並未影響魯迅先生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執地認為:斯威夫特是不能與魯迅先生同日而語的。
魯迅先生,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許人也?英國十八世紀罪惡腐朽的資產階級中的一員。他們的階級屬性有著本質區別(如果趕上「文革」就好了,分清敵我很重要啊)。其二,魯迅先生是國產的,斯威夫特是洋貨(這好像是廢話)。至於第三點,我認為是最最重要的,魯迅先生的文章雖艱深生澀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譯本雖然都是大白話,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幹。
經過一番換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測:大不列顛的可愛青年們也必然不知道魯迅先生在說些什麼,要表達些什麼,以及「可能吧--那簡直就是一定的」那種魯迅先生特色的矛盾句式。
他們正如我一樣。
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國度,承著不同的文化,對於過去,對於歷史,自己的從小就了解,別人的很少去觸及。而沒有一定的知識墊底,去讀這種在特定時期特定環境下的指桑罵槐的作品,看不懂是不足為奇的。
我不知道十八世紀美國的輝格、託利兩黨纏綿悱惻、曖昧的關係,當然也就無從體會斯威夫特筆下的爭論吃雞蛋應先敲哪頭、鞋跟之高低等「原則」問題的「高跟黨」與「低跟黨」的妙處。
我錯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而後來的斯威夫特也漸漸變得可以理解了,給我的感覺是他很正義。
他諷刺地道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髒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yahoo,不是「雅虎」)。他大談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願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看完《格列佛遊記》之後,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話,我認為評論得很經典:以誇張渲染時代的生氣,藉荒唐痛斥時代的弊端;在厭恨和悲觀背後,應是一種苦澀的憂世情懷。
沒有想到在那些樸實得如同流水帳的大白話遊記中竟蘊含著這麼深邃的內涵。
我知道,《格列佛遊記》還需要再讀上一遍,抑或是更多遍。這應該是以後的事了。
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本【6】
我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對魯迅先生先生的寫作手法感到十分佩服。《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為魯迅先生先生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收錄了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
「三一八」慘案後,魯迅先生先生憤怒聲政府的無恥行徑,遭到政府的迫害,過起顛沛流離的生活。同年9月魯迅先生先生接受了廈門大學的聘請,南下教書四個多月,發現了這裡知識分子的醜惡嘴臉,毫不留情地進行抨擊。在此期間,他完成了朝花夕拾幾篇文章的創作。《朝花夕拾》中我影象很深的是《無常》和《二十四孝圖》這兩個故事。《無常》中的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通過無常和閻羅王這兩個人物的鮮明對比,諷刺了現實一些所謂的正人君子。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先生在這篇文章中,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尤其是「郭巨埋兒」這個故事,自己明明有些錢,卻全給了自己的兄弟,後來家裡窮得吃不起飯了,卻想到家裡的兒子會「搶」老母的食物而決定犧牲自己的兒子,十分的迂腐,且多多少少有點欺世盜名之意,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先生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有趣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先生希望能讓國人思想解放的願望手捧魯迅先生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著從字裡行間透露出年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曾經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朝花夕拾》,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巨作,是魯迅先生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裡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魯迅先生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裡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裡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仿佛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先生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裡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從書卷裡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先生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裡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先生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著讀著,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著陽光般的氣息。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世紀。喜歡坐在河岸邊看著鴨子從身前遊過,頒著手指頭細數「一隻,兩隻……」;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秘的地方,看著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為自己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裡,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先生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本【7】
不看白不看,一看不得了,這本書裡面的主人公賈裡在作者活靈活現的描寫下,居然體現出了男生的心聲,你看了這本書,你無聊的時候看一夥,你的心就已經被吸進去了,你看了一點,看到好看的你就不會再想玩,只會想繼續看下去。
在男生賈裡的書裡,裡面有很多的人物,都很有趣。有賈裡、賈梅、魯智勝、林曉梅等等。林曉梅是非常非常的愛打扮,林曉梅的頭髮、衣服變來變去。王曉明喜歡來流眼淚,都只寫幾十個字,老師給她打低分,她就哭;賈裡很愛面子,尤其是在妹妹賈梅面前更要顯得威風。
在男生賈裡這本書中有很多好玩的故事,現在我就來講其中的兩個。
賈裡的妹妹喜歡一個歌星。恰巧這個歌星要開演唱會。賈梅為了得到買門票的錢又是去打工又是幫父親抄稿子。使得父親終於親自給賈梅買了一張門票。賈裡非常希望父親也送給自己一份禮物。可是父親卻給了賈裡一張鋼筆字培訓班的報名表。對她說你明天開始要去練習鋼筆字。你難道希望自己寫的字不如妹妹嗎?賈裡非常嫉妒。心想父母憑什麼這麼偏心。就和自己的好朋友魯志勝在演唱會哪天悄悄溜進劇場。結果因為沒有買票被人發現而被罰刷廁所。而弄的得狼狽不堪。
生日派對的前一天,傳來個可怕的消息:三月六日上午學校要統一進行數學測驗——這測驗就像是在跟蹤他們的生日派對!賈裡有些緊張,肯定部分客人將把自己關在家裡猛做習題,那陳應達鐵桿是那拔「複習大軍」的。
這就像是給賈裡放了一個手榴彈一樣,簡直把他要弄得熱熱鬧鬧的生日派對給炸成稀巴爛。誰都來不了。可是,你知道怎樣了嗎?簡直沒有一個人不來!就連賈裡認為他是「複習大軍」的陳應達也來了!而且,賈裡、魯智勝、陳應達他們終於把那失落的兩劍客變成了三劍客!在生日派對上,大家熱鬧極了,而且洪裳的打扮都讓賈裡認不出她是洪裳了!給你看看賈裡的驚訝:
天哪!洪裳,她如今哪像什麼「肥兒靈」、「卡門」呢!她如果非有外號不可,應該擁有一個「白雪公主」之類的。賈裡想起她是他邀請的兩個女孩中的一個。
這兩個故事好看嗎?好看的話就去買這本書吧,我希望大家喜歡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