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明白的十個問題(需要明白的3個問題)
2023-10-07 18:53:46
我們的身邊總是不缺乏熱心的人,總想在你遇到事情時來幫助你。
但有時候,好心不一定能做成好事,幫助別人也並不一定是在樂於助人。
幫助別人,一方面是為了別人真正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自己情感上的需要。
其實,對雙方而言,都需要有一個好的結果。
既然選擇幫助別人,也需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否則,你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朋友,還有可能迷失自己,甚至還會毀了別人的人生。
一個人在幫助別人之前,需要明白這3個問題,再決定幫與不幫。
01 別人是否真的需要你的幫助?
你對別人的幫助是出於善意,但並不是每一份善意都是合理的。所以,在幫助別人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別人的需求,才能真正地幫到別人。
有時候,自己一廂情願地幫助別人,反而會影響到別人的生活,也會造成自己的困擾。
就比如辦公室裡的「老好人「,時不時地幫別人列印個文件,承擔別人應該做的工作。這對別人,對自己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真正的幫助是在別人有需要的情況下施以援手,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他人。這樣,你的幫助只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理所應當,還會失去自己的重心。
一個人最大的愚蠢,就是認為自己什麼都懂,總是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甚至自以為是地認為這是在幫助別人。
這樣的人往往過不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觀念是你自己的,並不一定適合別人。
其實,每個人在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犯過一些錯誤。有時候,靜靜地聆聽就是對別人最好的幫助。而不是對著別人說教,這樣只會讓別人更加心煩,甚至會心生厭惡。
這樣的幫助失去的不僅僅是朋友,自己的生活也會一塌糊塗。
02 幫助別人是否利他?
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我們不能剝奪另一個人從痛苦中受益的權利。」
每個人都會從自己遭受的挫折中得到成長。
就比如,自己在小時候有過養蠶的經歷。在看到蠶蛻皮的時候,自己忍不住想要人為地去幫助蠶蛻皮,最後就會造成蠶的死亡。
如果你一味地幫助別人,替他化解了他本身應該承受的磨難,那麼只會造成這個人的成長停滯。在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他依然不懂得怎樣處理。
這樣的問題在親子關係中最為常見。
比如,小時候如果自己被別的小孩欺負,大人就會用成年人的氣場去逼退那些厲害的小孩。這就讓孩子失去了和同齡人在一起的感受和體驗,導致這個孩子在成年後,也學不會怎樣去處理「被人欺負」這樣的問題。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剝奪他人遭受挫折的機會,讓他喪失成長的能力,最後變成一個一無是處的廢人。
就如同那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所以,在幫助別人之前,要考慮自己的幫助是否真的利他。不利他的幫助,很可能會毀了別人,對自己也沒有任何的益處。
03 用什麼方法幫助別人會更有效?
做任何事都需要量力而行,幫助別人也是如此。所以,在幫助別人之前,評估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比如,自己沒有很強的抗幹擾能力,就很容易被對方的負面情緒所影響。
面對別人不同的問題,我們提供的幫助方式也是需要隨機應變的。以下三種方法可以給別人提供更好的幫助。
第一,學會傾聽,接納對方的情緒。
很多時候,壓垮一個人的不是事情,而是情緒。這時候,別人往往需要的是一個有同情心的聽眾。
很可能,別人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對你表達一下自己的情緒。所以,這個時候,自己不需要做什麼,只要靜靜地聆聽,感受對方的情緒就好。
第二,給對方足夠的尊重和肯定。
人都需要別人來關注自己,特別是在自己脆弱的時候。這時候,個人需要的是別人對自己的肯定,以及尊重自己的選擇。
這時候,給予對方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提供可選擇的方案,並分析利弊。無論別人的最終決定是什麼,都要尊重別人的選擇。
第三,幫助別人看到問題所在,並充分地理解問題。
其實,人生中的很多問題都是要靠自己解決的。人之所以感到困惑,是還沒有激發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幫助別人理解問題,用他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是最好的方式,而不是強行用自己的方法去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
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
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