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新教理論與資本主義的讀書筆記

2023-10-09 11:37:04 2

  這本書告訴我們:追逐金錢利益——這並不是資本主義的產物,這種物慾只會存在於人類本身,一切時代,一切國家成員,無論有無實現欲望的可能,這種欲望都存在。對物質的欲望並不是資本主義,更勿論資本主義精神。

  新教理論與資本主義讀書筆記一:

  這本書探討了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之間的關係,新教的各個教派對宗教倫理的發展和探討,在無形之中推動了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一提到資本主義,很多的人的第一印象,資本主義是如何地惡毒和可惡,不顧一切地追逐金錢利益,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也往往是資本主義必不可少的標籤。

  然而這本書卻告訴我們:追逐金錢利益——這並不是資本主義的產物,這種物慾只會存在於人類本身,一切時代,一切國家成員,無論有無實現欲望的可能,這種欲望都存在。對物質的欲望並不是資本主義,更勿論資本主義精神。

  但是資本主義確實是通過連續、合理的商業活動來產生利潤並使利潤再產生——這是資本主義存在的基礎。總而言之,他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攫取金錢的投機活動,不會放過任何一次盈利的機會。

  當然這一切並都不是其利益薰心,其背後有著深刻的宗教背景和原因。倘若沒有合理的資本主義形式,這所有的一切特點都不能有重大的意義,特別是不會有與之結合而產生的現代西方社會結構。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從始至終都受到科技發展可能的影響,這與清教徒們對科學採取了青睞的態度是分不開的。毫無疑問,法律和行政機關的建構也是促進資本主義發展中其重要作用的兩點。

  儘管經濟理性主義的發展並不是完全依託於理性的技術和法律,但是要實施一些實際的理性行為卻要藉助人為的力量。倘若這些理性行為受到了精神因素的阻礙,那麼理性經濟行動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嚴重的來自於內部的阻礙。

  在印度和中國,資本主義的利益為何沒有起到相同的作用?為何兩國的科學、技術、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發展都沒有朝向近代西方所特有的合理化方向發展?

  這裡面,西方宗教力量所形成的資本主義精神往往是印度和中國所不具備的,往往這看起來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卻對資本主義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因為正是這些宗教教義的規定,比如勞動、節儉,人們出於對上帝的一種虔誠,把這種宗教的虔誠當作自己的行為,在增加上帝榮耀的同時,促進了財富的增長。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資本主義精神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並不意味著教會失去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控制了,與此相反,另一種新型的控制力取代以前的方法。樹立一種從私人空間到公共領域的全方位的行之有效的控制管理。來世觀念、禁欲主義、宗教虔誠與講求實際利益的資本主義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衝突,兩者之間反而存在一種及其密切的關係。因此宗教信仰的內在特質正是回答我們心中疑惑的關鍵所在。

  在談論英國人時,孟德斯鳩表示:英國人「在三件大事上走在了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即虔誠、商業、自由。」這種非凡的資本主義商業意識為何以各種形式滲透入一個群體或集團中與支配他們全部生活的強烈信仰共存,這是作者下面要回答的問題。

  資本主義精神

  「一定要記住,時間就是金錢……信用就是金錢……金錢具有孳生繁衍性,金錢可以再造金錢,而孳息可以再造孳息,如此這樣生生不息。」毫無疑問,這些話出自於傑明·富蘭克林,體現了典型的資本主義精神,但是這並不意味它包含著所有資本主義精神。

  富蘭克林宣言的並不只是如何發跡,更是一種獨特的倫理。它不僅反映了普遍不過的從商精明,更是一種精神氣質。在現代經濟制度下,只要合法賺錢就是某種能力和職業道德的體現。

  事實上,職業道德在近日也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理所當然。職責在資產階級社會理論中佔有重要位置,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也是資本主義文化的根基。

  資本主義的貪婪一直為人們所詬病的,但是貪婪和對金錢的欲望並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而是在資本主義之前就存在的。中國封建時期的官員、古羅馬的貴族,以及現代的農民的貪慾,毫不遜色於任何人。在任何歷史時期,只要是有可能的地方,就一定存在著不受任何倫理道德約束殘酷謀取金錢的現象。

  事實上,所謂的資本主義精神是一種合乎道德的明確的生活準則,它必須面對的最強大對手就是我們對待新情況、新環境的態度,稱為傳統主義。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金錢不是驅動一切發展的動力,有時它也會失靈。

  不論是工人還是企業家正是由於這種精神對經濟活動起著推動作用。以合理、系統的方式去追求利潤的態度,這種態度最適合資本主義企業的表達。而另外,資本主義精神又給企業注入最適合它的動力。

  路德的「職業概念」和世俗的禁欲主義

  馬丁·路德

  「職業」一詞,是宗教改革的結果。這種職業思想便形成了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所允許的唯一生存方式,並不是要人們經過苦修禁欲主義來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們完成自己在現世中所處地位所賦予的責任和義務。這可以算是天職。

  這種宗教的成果,不僅體現於此,甚至可以說,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經濟制度的理論,完全是宗教改革的產物。

  四種禁欲主義的新教形式,加爾文宗、虔信派、循道派、浸禮宗諸派這些派系在實際行為中存在巨大差異,但是仍然有相似之處。對禁欲主義的不同理解和看法,為了保持教會的純潔性,不同的教派進一步分化,當他們對禁欲主義的理解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

  禁欲主義和資本主義精神

  在西方社會,勞動歷來就是備受推崇的禁慾方法,並且一直發揮著這樣的作用。清教徒認為,唯有辛勤勞作而非閒適享樂才能成為上帝真正的信徒。

  巴斯特曾經反覆強調並常常慷慨陳言:人生必須堅持不懈地實踐艱苦的體力和腦力勞動,這也是他人生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工作。勞動尤其能抵禦清教徒們歸結到不潔生活名下的一切誘惑,它的作用不可小覷。

  清教徒對禁欲主義的稱頌以及他們自身所形成的職業觀,對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生活步調劃一的強烈傾向,極大程度上助長了今天資本主義對生產標準化的關注。強調禁慾在固定職業中的重要作用,為近代的專業化分工提供了到的依據,而且以神的旨意來作為追逐利潤的動機也使商人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了正當的理由。

  毫無節制地享受人生及它所提供的一切——這會使清教禁欲主義所竭力反對的人生態度。對於財產的合理或者出於功利目的的使用,他們都是贊同的,並認為是上帝的旨意,也是個人與公共利益的需要。

  當這種獲利的自由與消費的限制結合在一起時,禁欲主義的節儉必然會產生資本積累的結果,而強加在消費上的種種限制則促成資本被用於生產性質的投資,進而增加財富總量,這種影響之大,竟無以用精確的統計數字來證實。

  那些偉大的宗教運動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對其禁欲主義的教育的影響。宗教禁欲主義的力量為這些資產階級商人提供了有節制、態度認真、工作異常勤奮的大量勞動者,這些勞動者會用對待上帝賜予的畢生目標一樣對待自己的工作。

  在構成近現代資本主義精神以及整個近現代文化精神的諸多要素中,有一種以職業概念為基礎的理性行為,就誕生於基督教的禁欲主義之中——這也是這本書試圖論證的觀點。

  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精神的形成,資本主義開始喪失了其宗教的基礎,因為依賴於機器基礎取得徹底勝利的資本主義,再也不需要這種精神的支持了。

  對此,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財富的追求所體現的宗教和倫理含義已經被剝除了,而與純粹的世俗情慾相連。那麼未來,是會產生一種全新的觀念還是一種機械的麻木呢?作者也無從得知……

  新教理論與資本主義讀書筆記二:

  1,資本主義精神在韋伯的書中我覺得可以近似的認為是一種理性主義精神,這種理性主義精神不是「有意識的從個人的世俗利益方面來認識和評判世界」,若理性注意指的是這樣的一種世界觀,則最具有理性主義精神的就是一些「自由自在的民族」,比如法國,義大利,事實上,這樣的民族是最不具備理性主義精神的,所以,韋伯的理性主義精神可以概括為是一種在嚴格的簿記和核算的基礎上的對金錢的追求,「以富有遠見和小心謹慎,來追求他所欲達的經濟成功」

  由此可見,理性主義精神並不是像我想像的那樣,僅僅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這僅僅是目標,可是過程是不可被忽略的,也就是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必須是嚴格的簿記和核算,只有通過這種達到的經濟利益最大化才是所謂的理性主義精神,而且這裡的利益是經濟利益,因為個人利益我覺得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名譽,聲望等等,對於這些利益的追求,不應該看作是一個人的理性主義精神,因為如果這樣的話,任何國家任何地區的人都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他們追求的東西也許在不同文化的人看來是不重要的,但只要追求者自己認為這算作自己的利益,那麼即可以說他們具有理性主義精神,這樣就難以解釋是什麼促使了大量的財富積累,為什麼只有在特定的國家產生了我們所謂的資本主義。而且,對於其他西方學術書中提到的理性主義,基本可以套用韋伯的定義,只是其他書中沒有明確說明究竟什麼算作理性主義,例如經濟學中的最為重要的假定就是假設人都是具有理性的人,這裡的理性就指的是韋伯所說的理性主義。以前看書,總是姑且認為自己大致明白理性主義的含義,這樣的大致明白是很無力的,對於很多書的理解也就淺了,其實,一個詞語或是一個概念的定義,就是一本書的鑰匙

  存疑:這樣定義下的理性主義精神與通常所說的功利主義有什麼區別呢?

  2,「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允許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們以苦修的禁欲主義超越世道德,而是要完成個人在現世所處地位賦予他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他的天職」。路德認為,修道士不僅是毫無價值的,而且是在逃避世俗的責任。但是路德並不具有一點點資本主義精神,因為他有強烈的經院主義思想

  這樣的教義,其實是在鼓勵一種入世的態度,但是並沒有提及鼓勵對財富的追逐,對財富,《舊約》說,「人人都應當安守自己的生活現狀,讓不信神的人去追逐物質利益」,路德並沒有從這個觀點脫出,他不過是用另一種說法解釋了這個觀點,就是說一般人,上帝讓你擁有了職業,就應該去做好,安守本職。

  舊宗教的一種觀點認為,短暫的人生只是朝聖的旅途,職業形式並不重要,而且物質利益的獲得往往需要犧牲他人,因此是一件值得受譴責的事情。由此,當時許多人死後,將大量的財富捐給教會,可以證明這個思想。

  路德的宗教觀,雖然和漠視世俗的保羅有所不同,可是確實和理性主義,資本主義精神也有本質的不同。

  記得以前學的歷史書上說,資本主義在大規模的發展之後,新興貴族,資本家,對於天主教會強烈不滿,一來不滿於天主教會的苛捐雜稅,二來不滿於天主教會的繁文縟節,所以,出現出現了路德的宗教改革,也就是馬克思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具體化,由韋伯的書中看來,他的觀點與此截然不同,他首先認為,是宗教的變化,影響了人們心理習慣和行事方式,從而出現了大規模的資本主義發展。

  存疑:什麼是經院主義?

  3,加爾文主義,最重要的特點是預定論,即耶穌的死亡並不是救贖人類,而是上帝預定他要死亡。上帝以不可思議的神喻規定了每個人的命運,與世俗無關。這樣的思想導致了人們內心空前的孤獨和無助,沒有人能夠幫他,而且對上帝神喻的猜測也是不恭敬的。這便使魔法魔力的東西被嚴格排除在外,因為不可能因此得到救贖,這樣便排除了迷信的存在,引發了科學精神的產生。

  這個推導過程大致是從書上總結下來的,但是,我仍然很驚訝,從預定論能推導出科學精神,從文章來看一步一步是很嚴格有邏輯的,不過總感覺預定論和科學精神搭不上,真神奇

  進一步,加爾文主義認為,胞愛只能為增加上帝的榮耀而存在,而不為肉體服務,而且財富為自己而不為上帝,花錢享樂是危險的。韋伯由此推出了這樣便產生了客觀的,非人格化的工作。我覺得,這樣的思想,其實是很有利於財富的大量積累的,財富只為積累而不是為生活享受,其實是資本主義精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存疑:加爾文主義與新教,清教的關係

  4,預定論導致人們缺乏自信是否得到上帝的恩寵,因此世俗工作看成是最適合於抵制宗教性慮感的東西,也也促使了人們奮力工作。

  5,另一禁慾的教派認為,人們應該永不停息的為上帝工作,因此推出,浪費時間是可恥的

  6,還有一個禁慾教派的巴克斯特認為,人們應該熱愛勞動,勞動本身就是目的,富人也需要勞動,這些勞動本身就是增加上帝榮光的事。人們應該為上帝勞動致富,上帝給你一條路,你就應該沿著他獲取更多的利益,韋伯由此推出這促使了固定職業,因此也就促使了近代以來的勞動分工。

  7,當然財富的增加,使得禁慾式的宗教觀減弱。

  我想,畢竟人是需要享樂的,因此,仍然存在消費者,這時的禁慾式的宗教觀還在較為貧困的人中流行,這樣資本主義社會既不缺乏消費者,也不缺乏奮鬥者,資本主義社會就在螺旋中上升了

  8,清教,新教的一支,想要清除國教內的天主教舊制,以及提倡「勤儉清潔」的生活,這是一條注釋,大致解釋了清教,不過我仍然不很明白他與新教,天主教的關係,存疑

  9,宗教關心的事情最核心來說,是靈魂的救贖,它與世俗生活,與資本主義精神是很有區別的,但是,宗教的文化影響力巨大,它可以影響人們的心理和行事方式已經價值觀,可以對人們的行動和心理產生巨大的約束力

  總結,這本書不可外借,是我在圖書館看完的,所以比較潦草,而且其中宗教的門派教義特別是門派間的關係傳承非常煩雜,所以很多地方沒有看懂,不過收穫還是很大的,這本書的思想方法和以前看的都不一樣,很多地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不過基本上我還沒有摸清韋伯的路數,很多地方還看不透。

  大致的意思,就是新教倫理使得對於上帝的義務完全世俗化了,只要奮力的賺錢,只要努力的積累財富,就可以增加上帝的榮光,勞動本身就是目的。正是這樣的想法,生了資本主義精神。使得資本主義大規模發展。

  但是我在想,宗教的教義太多,我猜測,這其中含有太多不屬於資本主義精神或者說理性主義精神的東西,那麼人們是怎麼樣選取教義中的一部分成為自己的生活指南的呢?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