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來源(臘月初八是臘八節)
2023-10-17 14:55:37 2
明天就是臘月初八,在我國俗稱臘八節。老人常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可見在過去家境非常的貧窮,小孩子就盼著過年。因為過年能吃上一頓飽飯,能穿上花衣服,能夠吃上美美的一堆肉。
臘八節最大的一個風俗,也是流傳最久的一個風俗,那就是喝臘八粥。在我國喝臘八粥,已經流傳了一千年。臘八粥在各個地方製作方式不一樣,但是都是為了過好這個臘八節。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臘月初七、初八冷到了,烏鴉都被凍死了。這說明了一年當中最冷的就是臘月,也就是我們說的農曆12月。農曆十二月最冷的就是臘月初七和初八這兩天,因此才有了這句俗語。
在南方流傳著俗語:「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吃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其實這句俗語和北方的那句簡短的俗語意思是一樣的,就是所有的內容豐富了一些,更加形象了一下,說明過了臘八,老百姓開始準備年貨,忙忙活活的閒不著。
當然,現在過臘八節比較簡單了,因為現在生產力提高了,有一些現成的臘八面,可以隨意的製作臘八粥。而且現在的臘八粥各式各樣,這也使得人們準備過年的年貨也非常的簡單了,所以沒有過去那麼繁忙。
有哪些農村俗語描述臘八節的風俗呢?
1、臘八祭灶,新年快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媽子吃著桂花糕,老頭子戴著新氈帽。
這句農村俗語描述了南方人過臘八節的熱鬧場面。在南方不帶過臘八節,需要炒菜祭灶的,祭灶灶神一年的忙碌。尤其是一年豐收了,需要把好吃的東西給灶神分享一些,準備讓灶神上天復命,說明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又是一個豐收年。表明了人間對風調雨順的上神一種感謝,也表現出了人間的祥和。
南方人在過臘八節時,女孩子要要花戴,男孩子要要鞭炮放,這就有了過年的氣氛,因此才有了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老奶奶要吃桂花糕,老爺爺要買一個新帽子,這樣更增添了過新年的歡樂場景,好一幅天倫之樂的美圖。
2、喝豆粥,祛病魔。祭灶神,求平安。吃碎冰,防肚疼。糖瓜粘,掃房日。
這句俗語表明的是北方的過臘八節的習俗,可以說臘八節內容非常的豐富。
首先,在臘八節這一天喝綠豆湯。表明了喝綠豆湯來去病魔,增加身體的健康,排除體內的毒素。
其次,延續著祭灶神,祈求平安,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其實老百姓都知道感恩,一年獲得大豐收,祭灶神等活動。
第三,最神奇的那就是吃碎冰塊。在臘八節前天晚上,一般家庭會要一碗乾淨的水放在院子裡結冰,第2天就吃這些冰塊。據說這些冰塊吃了之後,一年不會肚子疼,也不會牙疼。因此在民間有「臘八冰,吃不壞人」的說法。
第四,臘八節要打掃房間的衛生,貼窗花,製作糖瓜。一般在北方打掃房間是從臘八節開始的,在這之前一般不打掃房屋上頂的。據說在臘八節之前,要打掃了陳舊的房屋是不吉利的,有可能碰到汙穢的東西會使得人得病,比如眼睛發紅等現象發生。
從上面的風俗來看,北方在臘八節這一天非常的忙活,這些事情都要去做一做。這種風俗過拉巴捷能夠增加過年的氣氛,也能使得人煥然一新的感覺,至少精神方面非常的豐富,心情非常的舒暢,就是為了迎接除夕團圓夜的歡樂氣氛。
臘八節的風俗如何形成的?
臘八節指的是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也就是農曆的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根據傳說這一天是佛教釋迦摩尼成道之日,後來漸漸的成為了民間風俗節日。
傳說釋迦摩尼本來是個王子深切的同情勞苦大眾的生活,於是就放下了不足的生活,到民間體驗老百姓的疾苦。有一天在荒漠裡沒有吃的也沒有喝的,最終撐不住了,暈倒在荒漠裡。這個時候被荒漠裡一個放羊的女孩遇到了這個女孩,就把隨身帶的飯和泉水熬成粥,勉強的救了釋迦摩尼。
釋迦摩尼憑著自己的堅強繼續前行,不辭辛苦的毅力,最終在6年之後得道成佛,修成正果。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臘月初八,釋迦摩尼為了紀念這個日子,開始讓信徒們製作其中供奉在佛像前。還製作了一些稀粥分散給窮人,讓他們度過寒冷的二月初八這一天。所以現在好多廟堂裡,在臘月初八這一天施捨臘八粥,供信徒或者善男信女們享用。
其實在我國用文字記載的臘八粥,是從南宋時期開始的,最近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在古代,朝廷都會命令各大寺廟、官府等等在臘月初八這一天要做臘八粥。這樣製作臘八粥就流傳到了民間,老百姓也開始做臘八粥了,這就成了民間的一道美食,也成了民間一種習俗。
我國還有哪些臘八節習俗?
其實臘八節的風俗主要來自於北方,所以北方的臘八節習俗比較多。也就是有了臘八節這一天,北方過年味特別的濃,製作年貨開始了。下面簡單的列舉北方臘八節低級重視習俗:
1、製作臘八豆腐
製作臘大豆腐流行原安徽境內。每到臘八節這一天,老百姓開始磨豆子,做豆腐。由於臘八節到過年比較早,所以老百姓就會把豆腐切開,切的薄薄的,放在太陽底下曬乾,這樣留到春節期間食用。畢竟北方人在過了除夕以後,直到元宵節期間基本上不幹活,所以在春節前夕必須做好這些食物。
2、製作臘八面
對於北方地區幾乎不生產大米,即便是生產大米也比較少的區域。因為水資源的原因,所以生產大米的區域比較少。
因此在北方製作臘八粥比較少的,他們主要以蔬菜或者是麵粉等為原材料製作臊子麵,被北方人稱作為臘八面。等到臘月初八這一天,全家人都吃臘八面。
3、製作臘八蒜
大蒜是北方的盛產的一種調味蔬菜,在北方地區是非常多的,在過去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都種植。即便是現在大蒜的種植主產區,依舊在北方,可以說佔到了大蒜生產總量的70%以上。
製作臘八蒜非常的簡單,那就是把大蒜的外皮剝淨,然後用醋泡在一起就可以了。製作臘八蒜對於後期食用非常的方便,至少能夠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甚至還能防止感冒。
臘八粥如何製作的呢?
其實各個地方臘八粥製作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代表的意義也是不一樣的。下面簡單的列舉幾個地方臘八粥的習俗:
1、陝西臘八粥
陝西臘八粥一般用大米、小米等熬成的粥。熬成臘八粥以後,需要先敬祖,然後再把臘八粥分給他人享用,剩下全家人享用。臘八粥不要一天吃了,在隨後的幾天可以接著吃,這代表著年年有餘。有的地方沒有臘八粥的原材料,就以臊子麵代替。
2、甘肅臘八粥
甘肅有臘八粥泡散子的說法,被稱為「素臘八」。甘肅不生產大米,所以他們用五穀和蔬菜熬成粥。熬成的臘八粥先分給鄰居吃,家人和家裡的家禽家畜都想用。這表示著五穀豐登,同時在臘月初八還要炸麻花,或者是散子,泡在臘八粥裡一起享用,非常的香,美味可口。
3、北京臘八粥
北京的臘八粥最講究,臘八粥的原材料不下20種。包括大米,桂圓,蓮子,花生米,葡萄,松仁,慄子,核桃,玫瑰等等。自稱的臘八粥非常的香甜,一般要在臘月初八凌晨開始熬製,直到吃早飯時才能熬成。
4、寧夏臘八粥
寧夏臘八粥主要是大米和土豆一起熬製。熬製完以後,裡面放一些麵粉或者是蕎麥麵粉製作的「雀兒頭」形狀,也就是麵疙瘩。在出國以後在澆上蔥花油鹽,非常的香。所以在寧夏流傳著臘月初八吃臘八飯,不吃菜的習俗。
明天就是臘八節了,你準備好製作臘八粥的原材料了嗎?你打算明天喝臘八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