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樹林和鳥》的讀書筆記
2023-10-07 01:23:04 1
《父親,樹林和鳥》表達了父親對樹林和鳥的喜愛,呼籲我們要熱愛大自然!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父親,樹林和鳥》的讀書筆記,希望您喜歡!
《父親,樹林和鳥》的讀書筆記篇一
今天我看了《父親,樹林和鳥》這個故事。一開始看到這個題目時,我覺得很奇怪,「父親」是人,怎麼會和動物植物放在一起呢?難道他們之間會產生感情?我帶著一個個的問題開始默讀起來。
讀完了文章後,我才知道了。原來,「父親」很喜歡樹林和鳥,他們就好像朋友一樣,「父親」對「鳥兒」十分熟悉,他知道「鳥兒」什麼時候唱歌、什麼時候最容易被獵人打中。當「父親」坐在樹林旁聽鳥兒唱歌時,他知道此時「鳥兒」是最快活的,當然此時的他也是最快活的。父親就像是「鳥兒」的知己。「鳥兒」做的一切都能被他知道、發現。「鳥兒」撲著翅膀;「鳥兒」深深呼吸;「鳥兒」要準備唱歌了,這些事像是提前和「父親」說好了似的發生。
在文章中,「父親」是十分喜歡樹林和鳥的,他和大自然交朋友,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父親也很愛護、珍貴大自然,就像老師愛學生那樣。
比如說陳老師吧!陳老師對我們十分了解,她知道我們的習慣、優點和缺點,她就是我們的知己,我們想什麼她都知道,像上一次,我生病了,陳老師就常常打電話給我媽媽,問問我的情況,十分地關心我,陳老師也很喜歡跟我們在一起,雖然有時會帶給陳來是傷心和負擔,但是和我們在一起還是快樂的,因為陳老師喜歡我們,就像「父親」喜歡「樹林和鳥」一樣。
是呀,在生活中像「父親,樹林和鳥」的「故事」很多,因為自己喜歡所以去了解他、愛護她,和他成為朋友,成為知己,我也是一樣的。
《父親,樹林和鳥》的讀書筆記篇二
本課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通過父子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了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教學時,我採用了以讀悟情,在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以讀促思,以讀悟情,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的心願,激發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聽讀、自讀、品讀、分角色演讀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用聲音觸摸文本,用心靈揣摩文本。在朗讀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出情,對小鳥、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讀出神,悟出語言文字的言外之音。如從「我知道這也是父親最快活的時刻。」「父親喃喃地說」「他生怕驚動了鳥」等語句和父親的語言中領悟「父親」的愛鳥,從「我也由衷地感到高興,因為父親不是獵人。」這一句中領會「我」的愛鳥、護鳥之情。這樣,以讀代講,學生感受深刻,效果良好。
《父親,樹林和鳥》的讀書筆記篇三
本篇課文充滿了童真童趣。閱讀它,仿佛自己也會回歸到一個孩子。更喜歡的是和孩子們一起走進課文,享受童思的飛揚,童言的奇妙。今天,教學《父親、樹林和鳥》,隨著文本,我們來到了一個霧蒙蒙的樹林。很安靜。有「我」,有「父親」。
「我」看不見一隻鳥飛也聽不到一聲鳥叫,父親卻說有不少鳥。「神」的是父親剛說鳥要唱歌了,果真就聽到了鳥的歌唱。父親還說鳥有鳥味,父親還知道鳥最快活的時候和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時候。在「我」的眼裡父親真是鳥的專家,鳥的知音,鳥的愛好者。
閱讀這樣的文本,猶如溫習著一個古老而真切的童話。每一個字符中流淌的是人與自然本應和諧相融的片片情愫。
之前聽過別的老師說這是一片難上的課文,有些高年級課文的味道,作為三年級的孩子來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於是,我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引領大家反覆誦讀,用心體味。我並不在於挖掘的意蘊有多深,而在於情感的流露有多真。
在聽完課文錄音後,我板書了「父親鳥」,要求中間加一個詞語。
孩子們說出了「父親愛鳥。」「父親喜歡鳥」。「父親關心鳥。」點著頭,表示著我的滿意。這時,駱思佳舉起了小手,「我覺得可以加了解,父親了解鳥。」
「了解!真是一個好詞!」。於是,我們牽著「愛」的情脈,踏上「喜歡」的林蔭,去尋找一份「關心」,一份「了解」。
孩子們的世界就是多姿多彩,一經打開心窗,清新的小花便會探出頭來,惹你喜愛不已。如下面一段文字的品讀:父親指著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裡,沒有風,葉子為什麼在動?嗯,還有鳥味。」父親的話音很輕,生怕驚動了鳥。「父親在觀察葉子的動靜中就知道林中有鳥兒,說明他很關心鳥。」「我從話音很輕,看出父親非常非常愛鳥。如果大聲會吵著了鳥兒。」「我從生怕驚動了鳥兒,看出父親很了解鳥。因為現在是霧蒙蒙的清晨,也許小鳥還在睡覺呢。」
「父親那麼的愛鳥,又是那麼的了解鳥,父親一定知道此刻的鳥兒正在做什麼。你們能猜想一下嗎?」「也許鳥媽媽鳥爸爸剛剛醒過來,正伸著懶腰呢。」「也許鳥寶寶還在甜甜的睡夢中,與花蝴蝶嬉戲,呵呵……」「也許剛起床的鳥兒正在梳理著蓬鬆的羽毛。」「也許……」
「哦,為了不打攪鳥兒的夢,為了不驚擾鳥兒的安閒,所以父親的話音這麼的輕輕。來,誰會讀好父親的話?」無需多講,朗讀的時候,孩子們的聲音很輕柔很投入很動情。在品聞「鳥味」時,有孩子說:「鳥味是樹上飄下的一根羽毛,還帶著淡淡的體溫。」「鳥味是晨霧中飄來的一股暖流,只有父親一樣的鳥的知音才會聞得到。」在感悟「快活」時,有孩子說:「鳥兒唱歌是父親最快活的時候,那麼父親是鳥的朋友。朋友才會快樂著朋友的快樂。」在研究「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時,有孩子說:「如果父親是獵人的話,那麼他一天就會打中許許多多的鳥兒。」「我真高興是因為父親那麼的愛著鳥了解鳥。」「我真高興,傳達的是這個小男孩也是那麼的愛鳥。」……
「是呀,我們相信『我』不僅僅是一個愛鳥者,還將在父親的影響下成為一位鳥的知音,鳥的朋友。」
課快結束了,孩子們紛紛表達著心中的想法。「星期天,我要和小夥伴們到樹林裡聽小鳥唱歌。」「我要買一些鳥的書來看,來了解鳥的習性。」「樹林沒有了鳥兒,天空沒有了鳥兒,這個世界不再美麗了。」「我們可以成立紅領巾護衛隊,解救受傷的小鳥……」
孩子們的話語是稚氣的純真的,祝願他們能把課堂中升騰出的一份份美麗情愫積澱起來,然後飽蘸心靈的筆墨,將生命裡的「愛」字書寫得越來越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