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我們的千年傳統美德(一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好戲)
2023-10-11 21:34:09 1
晉劇《蘆花》劇照
《蘆花》是晉劇傳統劇目中的精典之作,久演不衰。該劇精彩動人的故事、膾炙人口的唱段給人心靈以強烈的震撼,留下極深的印象,極富教育意義。
晉劇《蘆花》劇
該劇說的是春秋時期,名士閔德仁隱居鄉間。前妻早逝,李氏續弦。閔德仁仁義持家,忠孝教子。那真是「立身處事行仁義,妻賢子孝家道昌。」
晉劇《蘆花》劇照
哪知後妻李氏偏愛己生之子英哥,虐待前房所生之子閔損。閔損,字子騫,乃孔子孔聖人七十二門徒之一,雖年幼喪母,缺少母愛,但極為孝順雙親,關愛弟弟。即使受些委屈,也隱忍不發。忽一日,臘月隆冬,北風呼嘯,大雪紛飛。鄰村東莊公冶長老先生有帖到來,請經商遠歸的閔德仁吃酒賞雪。閔德仁心想,正好帶了一雙冤家前去,也好叫他們習學禮儀。子騫為父親御車拜客。行至半路,閔德仁發子騫棉衣厚實卻寒冷難奈,而兄弟英哥衣著單薄,並無寒意。閔德仁氣怒,責怪子騫耍滑偷懶,憤而揮鞭笞打子騫,鞭到衣破,棉衣中蘆花飄揚;檢查英哥棉衣,發現內絮蠶棉。閔德仁見狀大悟,後悔不迭,抱子痛哭。回家後,怒而質問李氏,哪知平素「項帶一盤珠,一百單八顆;每日常吃齋,舉手念彌陀」的李氏竟以心疼親生兒子為由強詞奪理,不肯認錯。閔德仁一氣之下命英哥請來嶽丈嶽母與李氏對質,李氏仍胡攪蠻纏,歪理迭出,不肯低頭認錯,閔德仁大怒,揮筆寫就休妻文約,責令李氏跟父母回去。李氏央告丈夫收回成命,閔德仁不為所動。李氏羞愧難當,欲尋短見。子騫安慰繼母並告訴外公外婆,自己會辦法求父親回心轉意留住繼母。子騫跪在父親身前大慟,哭訴「寧叫母在一子單,莫叫娘走三子寒」,為後母求情。閔德仁為情所動,決意成全閔損孝行,遂撕毀休書,留住李氏。閔損大孝,感動了全家老小。李氏遂翻然悔悟,立誓待子騫為親生。闔家欣然和睦相處,和好如初。
晉劇《蘆花》劇照
這齣戲臺上臺下、快手直播、電視播放,看了不知多少次,每次欣賞都讓人感動不已。太原市實驗晉劇團閆慧貞、謝濤版本,晉中晉劇團張鳴琴、楊紅麗版本,省晉劇院演出團榮愛梅、王紅娟、董淑華版本,她們各有千秋,都很精彩。但我最欣賞的還是山西省晉劇院一團的孫紅麗版本,她扮演劇中主要人物閔德仁。
晉劇《蘆花》劇照
在《蘆花》一劇中,最動聽、最感人的是閔德仁在悲憤之下決意休掉李氏、閔損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父親留下繼母、李氏被閔損的大義感動、閔德仁在悲憤中指責痛斥李氏時的幾個唱段。
晉劇《蘆花》劇照
首先是閔德仁寫休書要趕李氏出門,閔損跪地為繼母求情的一段,我認為長城晉劇院的小生演員張曉琳表演得最好。張曉琳是我省著名晉劇小生表演藝術家王寶釵的入室弟子,她聲情並茂,唱得悽婉哀傷、聲淚俱下,唱出了閔損在忍辱受屈時為了全家和睦、父母幸福的忍辱負重和深明大義:
母親她一念之差將兒怠慢,
怎能忘恩養兒一十三年!
手兒裡拉上親兄弟,
我弟兄雙雙跪地:
爹爹呀……
爹爹呀……
爹、爹……!
晉劇《蘆花》劇照
在這幾句飽含深情、舍己為家、以德報怨的動人唱詞後面緊接著是更加讓人淚目的幾句:
我叫一聲爹爹、爹爹……!
母親萬萬不能走,
怎能讓母親老來受煎熬,
寧叫母在一子苦,
不教娘走三子寒!
晉劇《蘆花》劇照
閔子騫感天動地的哀告不僅深深地感化了李氏,更打動了疼愛他的父親,直擊閔德仁和李氏靈魂深處。隨著閔損的一聲「爹爹」的呼喊,直叫愛子心切的閔德仁聽得痛徹心扉:
我兒他年紀輕輕忍氣受屈吐衷言,
縱然是鐵石的心腸也悲酸。
頓時想起早死的張氏妻…
早死的賢、賢、賢妻呀……!
你若還在人世,我兒那會受此悽寒!
早死的賢妻呀……!
晉劇《蘆花》劇照
這幾句悲痛欲絕的哭訴,既是閔德仁對前妻的思念,也是對後妻李氏的不滿!極度悲憤之下,聽了兒子的訴說哀求,為三個兒子生活計,為全家和睦相處計,為成全子騫的孝道計,閔德仁滿含悲憤,痛斥李氏,劇情進入高潮,也引出了晉劇劇目中的經典唱段。不少藝術大師們都以各自的風採演繹了這一唱段。丁派鬚生孫紅麗以充沛的激情、亢奮的聲腔把這一滿腔悲憤、滿腔怒火的唱段表演得惟妙惟肖:
兒跪倒苦哀求善人莫惱,
李氏善人哪!
兒為你苦求情兩淚漣漣。
兒不孝你應該好好教管,
兒孝道你怎能虐待生嫌?
晉劇《蘆花》劇照
這是閔德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規勸李氏,是對李氏待子不公行為的譴責,是對人類美好人性的呼喚!
晉劇《蘆花》劇照
緊接著,閔德仁強壓怒火,對李氏虐待前房之子、給閔損棉衣裡絮蘆花之行為進行責問與控訴,表現出閔德仁心疼兒子的悲酸和對後妻偏心的憤懣:
李氏你心太偏,
你二老坐庭前。
臘月裡數九天,
雪花兒空中懸。
為什麼兄絮蘆花弟絮蠶棉?
不孝道的閔子騫!
晉劇《蘆花》劇照
閔德仁怒不可遏,聲淚俱下,進一步揭露李氏的不賢行徑:
臘月裡數九天風雪漫漫,
為娘的絮棉衣情隨線牽。
與英哥絮蠶棉是你愛憐,
與閔損絮蘆花叫人心寒。
英哥兒他是你親生兒子,
你打他罵他無有誹言,
閔損兒前房子你不能怠慢,
為繼母施二心更為不賢!
這八句是閔徳仁對李氏對待兩個兒子不同態度的責怪和批評。孫紅麗以舒緩抒情的板式來表現閔德仁對李氏循循善誘式的批評與規勸,既含有閔徳仁對李氏為三子終日辛勞付出的肯定,也含有對李氏「一樣兒女兩樣看待」的偏心與不公的斥責。
晉劇《蘆花》劇照
在歷數李氏虐待閔損的惡行後,閔德仁悲憤萬分,義憤難平,一針見血地指出李氏錯誤行為的嚴重後果,並提出嚴正警告,殷切希望李氏能改過自新,做一個賢妻良母,美名遠揚:
絮蘆花你失去母子情份,
絮蘆花你失去做娘的尊嚴。
我的兒明大義令人心憾,
為的是母子和弟兄樂家道平安,
但願你再莫要厚薄相見,
但願你心端正左右逢源。
但願你主中饋噓寒問暖,
但願你與三子骨肉相連,
但願你牢記住前車之鑑,
但願你名垂千古美名傳!
晉劇《蘆花》劇照
宣洩過一腔怒火,閔德仁見李氏已知錯認錯,懊悔不迭,有羞於前事、改惡從善的態度,便回心轉意,為使三個孩兒不受無母之苦,不使家庭支離破碎,於是,逐漸平息了心中的怒氣,安慰明事理的閔損,饒恕虐待無娘兒的李氏:
若不是無娘兒將心哭軟,
父的兒呀……
兒呀…兒呀……
一紙休書將你趕出家園!
晉劇《蘆花》劇照
孫紅麗善於表達激昂的情感和悲憤的情緒,她把閔德仁疼兒惜兒的痛斷肝腸之情宣洩得淋漓盡致。演員進入了劇情,進入了角色,觀眾也被劇情所感動,隨著藝術家的逼真表演而落淚,而沉浸其中。孫紅麗的唱腔更是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幾聲「兒呀…,兒呀…,父的兒呀……」的痛徹心扉的呼喊,喝醒了李氏,也感染了觀眾。感人的劇情和藝術家的精彩表演與現場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臺下經常爆發出如雷般的掌聲,演出產生了強烈的育人效果。最後是閔德仁痛定思痛後做出決定的四句:
李氏低頭羞容見,
德仁才把心放寬。
休書扯個粉粉碎,
蘆花之事化雲煙!
這是閔德仁疼子愛子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抉擇,也是看到李氏痛悔不已後改變初衷做出的決定。
晉劇《蘆花》劇照
在這裡,閔徳仁告訴李氏,經歷了這件事後,相信你能改正錯誤,相信你今後能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對待子騫,相信一家人會和好如初。
孫紅麗的唱腔運用了晉劇的幾個精典的傳統板式,把閔徳仁心疼兒子,寫休書欲休掉李氏時的悲憤心情抒發得酣暢淋漓。
此時此刻,臺下觀眾無不動容。
晉劇《蘆花》劇照
再看劇中人物李氏面帶羞愧,悔不當初。她知錯認錯,發誓痛改前非,改惡行善:
千悔萬悔我好悔,
自己做錯埋怨誰?
雙膝跪在塵埃地,
蒼天厚土聽明非,
假如還存害兒意,
五雷轟頂化成灰。
晉劇《蘆花》劇照
最後,劇情在眾人物一人一句的道白中拉上帷幕:
閔德仁:兄絮蘆花弟絮棉,
李 父:養女落下醜不賢;
李 母:一父兩母親哥弟,
李 氏:從今以後一樣看!
全劇以美滿的大團圓結局結束。
晉劇《蘆花》劇照
總之,《蘆花》一劇,堪稱晉劇傳統戲之精品。該劇情節雖簡單明了,劇中人物也不多,人物關係也不複雜,但劇情動人。戲劇矛盾衝突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來,到最後圓滿解決,貫穿始終的主線是一個「情」字,閔德仁愛子疼子之情、李氏疼愛親子、虐待前房之子的偏袒之情、李氏父母責怪女兒待子不公卻又心疼女兒的矛盾心情、閔德仁對李氏不賢行徑的憤怒之情、對子騫深明事理的寬慰之情、子騫孝順父母、忍辱負屈、以德報怨、舍己為家的拳拳之情、李氏受感化知錯認錯的愧疚之情……全劇以「情」化解了矛盾,劇情發展脈絡清晰,結構合理,演員功底紮實,唱腔酣暢淋漓,塑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特別是閔子騫忍辱負重、以德報怨的孝子形象深入人心。該劇的上演,對於新時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傳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