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語錄的讀書筆記
2023-10-12 22:10:04 2
《毛主席語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編輯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間風靡全國乃至世界的毛澤東主席名言警句選編本。
毛澤東語錄的讀書筆記一
在中國,人人都知道毛澤東,名人名言之經典語錄:毛澤東語錄讀後感。它不僅是我國政治領袖、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還有一定的文學成就。
《毛澤東語錄》不僅收錄了毛澤東的文學成就,還體現了我國曲折的革命歷程。從武昌起義到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第一次反圍剿到紅軍長徵······這些雖然都以詩詞的方式記錄,但都詳細的寫出了革命軍人的艱苦、頑強不屈的精神,我們也能深刻的體會到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我們國家走向繁榮,走向昌盛。讓世界人民知道,中國人民自從有了共-產-黨的領導,就站起來了!
雖然我國現處於和平年代,沒有戰爭,也就不需要獻身,但是我們要學習偉大的毛澤東思想,不朽的革命者的精神。我們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屈不撓,面對困難要勇於戰勝它。我們就像是祖國的花朵,毛澤東思想是陽光,偉大的共-產-黨是我們的園丁,他辛勤的哺育著我們,讓我們茁壯成長,為國家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從中我們還可以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要積極進取,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有不懂的問題要積極思考,解決問題,不辜負黨、國家為我們提供的良好條件。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要吸收陽光、水分,茁壯成長。我們是新中國的希望,國家新一代的接-班人。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讓我的國家更加強盛。
在有陽光、園丁的呵護下,我們充滿希望、充滿信心,我們永遠相信將來的中國會是一個嶄新的中國。因為在毛澤東思想的錦旗下,我們一定會成功!!!
2.不管是對於網絡還是書面的文字,那些似優美非優美,似行雲流水非行雲流水,插科打諢似幽默非幽默,似犀利非犀利的文字,都讓我覺得膩了倦了。曾經帶給我一些思索、一些快樂、一些感喟的這些類文字,曾經喜.的報紙、雜誌(有份已堅持讀了10年),現在幾乎只能讓我直直地感受到三個字——劣根性。它們露出過或甜美或嚴肅或深邃或一切都不在乎的容顏,我看到了,直直的感覺則是其骨.裡的蒼弱無力和由衷的不自然。我想要逃遁,首選自然得是名家大師的經典之作,不管是文學史學哲學,還是經濟管理政治都得如此。
因為所學專業的緣故,因為好奇之心,我就去讀了《毛澤東選集》,經典語錄《毛澤東語錄讀後感》。前三卷讀完了,腦.裡有些想法不待啟開第四卷就冒出來。我從未想到過,讀毛選竟然能讀得意興盎然,覺得清新之氣如春風般撲面而來;從未想到過,毛選竟會如此平易可親,除了因一些舊事遠去的生疏感外,並不覺得煩難。以前學過毛澤東思想概論,真真是學得頭皮發麻,看教材也是覺得在嚼渣.,當然對毛選厭煩了。現在兩年過去捧讀這套書,深深覺得相見恨晚。這樣的好書,這樣有趣有味的書,這樣說理清清白白的書,怎會今日才去拜讀!這樣的文字實在是當下那一大堆一大堆文字垃圾所不能比的。
毛選諸多篇章之中我最喜.的是他1927年3月所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其次還有《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論持久戰》、《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等。就主要說說我對《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一些看法吧。此文是為了答覆當時黨內黨外對於農民革命鬥爭的責難而寫。當時國民黨的反動潮流聲勢浩大,以陳獨秀為首的右派不敢支持已經起來和正在起來的農民革命鬥爭。毛澤東的考察歷經一月,和有經驗的農民和農運同志開調查會,仔細聽他們的報告,得到了不少的材料。他先陳述農民-運動概況和批評了反對農民-運動的謬論後,過細檢查農民所有的行動便總結記述了十四件大事,娓娓道來,明明白白,鏗鏘有力。雖然時代相隔甚遠,仍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農民-運動如火如荼的氣勢。真真佩服毛澤東高妙的語言,沒有一個高深的字眼,樸樸素素的口語化文章,,深邃而有力。這是很多很多書籍文章所缺乏的,不管是文藝類,還是所謂學術類著作。也還因為我也是湖南人的緣故,此文還叫我覺得親切酣暢。不少家鄉熟悉的地名時時躍如眼帘,特別是許多口語化的表達,如寫中農對農會的態度是:莫性急啦!;湘潭、湘鄉、衡山這樣的縣,幾乎沒有哪一隻「角暗裡」的農民沒有起來搞農民-運動……當我用家鄉土話來讀這些字句時,覺得津津有味,非常愉快。我無意也無力從思想深度從歷史宏觀去架構和分析,同時也並不以為感性是淺的,理性是深的。
即使是《實踐論》和《論持久戰》這樣理論性強的著名篇章,也是能夠比較輕鬆讀下去的。因為它們思路簡明清晰,語言仍是一貫的平易嘛。比如說在《論持久戰》毛澤東的批評用語,大意是:什麼叫做了等於白做?難道說吃了飯拉了屎就等於沒吃,睡了覺醒來就等於沒睡嗎?《反對黨八股》中的犀利語言一直都可以發揮出耀眼光芒,要知道現在學術界論文的有氣無力難道還不夠嚴重嗎?而「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我深信在任何時候都是非常靠得住的話。
這三卷中,我不喜歡甚至反感的文章也有,那就是第2卷中的《史達林是中國人民的朋友》,這寫於史達林六十歲生日前夕。毛澤東說,「因為現在全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類都是受難者,只有史達林指示的方向,只有史達林的援助才能解脫人類的災難」。不管當時的歷史背景如何,或者這也不過是應景之作,這樣的文字並不好,讀來還是覺得內心不順。此外,還有一些不喜歡的地方則是許多文章中或末尾動輒出現的「萬歲」字眼。
對於毛選,我就說到這兒吧。總之,它們不會叫人乏味,不管是不是已經膩了一些文字。它的質樸清新,說理簡單明白會叫人覺得很舒服,這就是——如沐春風。
毛澤東語錄的讀書筆記二
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他老人家給我們留下的財富難以計數啊,單單就一部《毛主席語錄》就讓我們受益良多了,字字珠璣,還包括那些才情橫溢具有革命浪漫精神的詩詞,更是傳唱至今。這些語句既是中國人民對客觀事物的經驗總結,有凝聚著深刻的思辨精神,值得我們現在年輕人重溫啊。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給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林彪覆信,這封信收入《毛澤東選集》時,定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中對林彪以及共產黨和紅軍內部的右傾悲觀思想作了分析和批評,並結合紅軍和中國革命發展的實際,從中國社會的基本特點出發,闡明了中國革命必須堅持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必須用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發展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基本思想,指明了中國革命的前途。
明朝的張居正《答雲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究觀近年之事,皆起於不才武職、貪黷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激而構煽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點小小的火星也可以把整個原野燒起來。原來是比喻一點小的過錯,可以釀成大災。比喻新生事物最初雖然弱小,但卻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強。
最正氣凜然、最具警告的一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針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的一系列反共磨擦事件,1939年9月16日,毛澤東在《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的談話》中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這些事件的嚴正立場。他說:「任何方面的橫逆如果一定要來,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實行壓迫,那麼,共產黨就必須用嚴正的態度對待之。這態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我們是站在嚴格的自衛立場上的,任何共產黨員不許超過自衛原則。」對中國共產黨的嚴正立場,國民黨頑固派置若罔聞,繼續擴大事態,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但最終以失敗告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堅持正義,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敢於打擊和消滅一切來犯之敵的鬥爭口號。
學會必要的自我保護技能和自我保護心態,但這跟「以牙還牙」還是有所區別的,以牙還牙雖然當時痛快,但是對孩子的性格成長未必很有利,從長遠來看說不定更吃虧。凡事忍著一味退讓就更是錯誤,一樣不利於孩子社會性的發展,對人格成長更不利。
總之,要教孩子適度自我保護,但不等於只有以牙還牙和一味退讓這兩條路走。
我教孩子的原則是首先申明對方的錯誤行為,能用聲音鎮住最好,不能的話,就提出報告老師的警告,如果還再侵犯,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儘量用自己的力量來保護自己,力量不夠的情況下就不要吃眼前虧,可以暫避「鋒芒」,以伺尋找更強大的力量來保護自己(這個包括找老師也包括聯合幾個玩得來的孩子加強力量和信心)。但目的只有一個:恰當的保護自己,不要使自己處於孤立無援的地步,任人宰割就行。28
最像長輩的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1951年5月9日蘇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陳永康「革命小英雄」的光榮稱號。不久他的英雄事跡連中央領導也知道了,毛主席獲悉蘇州市小學生陳永康抓特務被打傷的事跡後,親筆題寫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題詞,並派人製成錦旗贈給陳永康小朋友,同時向全國的青少年發出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號召。鑑於當時全國剛解放,反革命分子時而製造恐怖事件,出於保護小英雄人身安全的目的,陳永康得到了特殊的保護,題詞一事處於高度保密狀態,由此也給世人留下了一個幾十年的謎。
毛主席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家喻戶曉,50年來一直激勵、鼓舞著一代一代中小學生刻苦學習奮發向上。
記得小學時代,每個教室的黑板上方都寫著這句話,那時候的我對這句話沒什麼感覺,只是覺得這就是常識啊,有什麼特別的。這次通過對《毛主席語錄》的學習,試圖去了解它的出處,才明白了它的意義,也不枉喊了這麼多年37
最「摳門」的一句話:貪汙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清正廉潔盛行之日,則國家昌盛;貪汙腐敗猖獗之時,則國勢衰微。歷來清官受人頌揚;汙吏遭人唾罵。
我們要大力弘揚我們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潔的傳統美德,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毛澤東語錄的讀書筆記三
讀了毛澤東傳這部書,對毛澤東有了深深的了解。
這部傳記將毛澤東放在一個普通農家子弟的歷史起點上來客觀的描述他的成長和成熟過程。毛澤東17歲才「出鄉關」。與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產黨人比較起來,他接觸外部世界和新知識。新思想也許要晚一些。但是,從書中我們看到,他隨和同時代許多人一樣經過一段曲折後才走上馬克思主義的道路。但他具有一種更執著、更實在。更不與理性的探索精神和在探索中勇敢地剖析和否定自我的精神。這就使得他能做成前人未你能夠做成的事業,達到前人未能達到的高度:這也就是的當許多和他同時代的,達到前人未能達到的高度:這也使得當許多和他同時代的。曾經也是出類拔萃的任務徘徊不前,甚至不如企圖的時候,而他卻一步步走向成熟,並帶領更所人取得成功。
毛澤東的一聲是積極投身社會實踐一生,也是不斷進行理論思考和理論創造的一生。他在年輕的時候,就注重探求事物的「大本大源」。在他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以後,這一特質和思想源頭得到了升華和充分的發展。他對問題從不滿足於就事論事的去解決。而是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質,從中找出帶普遍性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並從理論上作出新的概括。書中對理論問題的敘述和分析,由於進口住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和具體實踐,先的寄深刻又生動,清晰地展示了毛澤東重要思想理論觀點形成發展的脈絡,也從一個重要側面集中反應贏了作為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結晶的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形成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