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篇賞析(周末讀史老三篇)
2023-10-13 12:59:13
提到「老三篇」,略微上了點年紀的人都知道,這是對毛澤東《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的合稱。這三篇文章確實對中國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品格產生過極大影響。那麼,這三篇文章為什麼被合到一塊兒稱之為「老三篇」?它出版前後的情況如何?
人們愛讀的三篇文章
提到毛澤東上述文章為什麼被合稱為「老三篇」,應該承認的是,這確實是人們愛讀的三篇文章。
《為人民服務》一文,是1944年9月,毛澤東在中央警備團追悼一個普通戰士張思德的會上的講演,新中國成立後收入《毛澤東選集》第3卷。毛澤東在這篇講演中讚揚了張思德身上體現的為人民服務精神,提出了「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著名論斷,並且把為人民服務上升到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高度,提出了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的價值觀。毛澤東還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共產黨人自身修養的根本出發點,提出了「對人民有好處」是我們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從而加強自我修養的立足點。非常明顯,毛澤東這篇文章,是適應時代要求而產生的一種新的道德思想。中國經過幾千年封建統治後轉變為殖民地半殖民地,陳腐的觀念長期佔統治地位,影響著國人的思想,中國人在忍受深重災難的同時,也受著落後觀念的浸染,包括一部分共產黨員在內的許多中國人,在世界觀、道德觀、修養觀方面,還處於迷離狀態。而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一文,恰恰在此時樹立了一種全新的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不僅和共產黨的綱領相合,而且為中國人提升思想境界,改造精神面貌,指明了總方向。因此,毛澤東這篇文章一發表,立即受到共產黨員和追求進步的中國人的喜愛。一直到新中國成立,為人民服務,不僅是共產黨員的宗旨和口號,而且成為一種全民擁護並努力踐行的準則。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進一步發展了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思想,明確地指出,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贊成不贊成,應當成為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標準。今天,更加強調共產黨人必須確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並將其上升到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核心的地位。正是因為毛澤東《為人民服務》一文具有這樣的重大歷史價值,因此,它受到包括共產黨人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在國人中流傳,就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
◆《紀念白求恩》。
《紀念白求恩》一文,是毛澤東於1939年12月為八路軍政治部、衛生部於1940年出版的《諾爾曼·白求恩紀念冊》所撰寫,原題為《學習白求恩》。新中國成立後將此文編入《毛澤東選集》第2卷時,題目改為《紀念白求恩》。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除了高度讚揚了白求恩的共產主義、國際主義精神外,更重要的是提倡一種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品德,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他強調:「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把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品格加以高度概括,發表後即成為共產黨人和積極上進者進行自我修養時可供對照也可供自勵的簡明扼要又道理深邃的讀本。
《愚公移山》是1945年6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致的閉幕詞。愚公移山這篇中國古代寓言成為展開全文的故事基礎,並且直接作為文章標題。文章中倡導的愚公精神,實際上就是共產黨人的鋼鐵意志,毛澤東用「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概括了這種意志,同時毛澤東也說明了共產黨的上帝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我們一定要依靠人民的道理。可以說,《愚公移山》這篇文章,既簡明扼要地闡明了共產黨人的精神意志,又說明了共產黨力量的源泉。
毛澤東上述三篇文章發表的時間有先後,但都無一例外受到了共產黨員、人民軍隊指戰員的喜愛。國統區追求進步的人們也很喜愛這些文章,當年國統區各大中學校的學生中暗自傳閱著這些文章的油印本。進步的人們為什麼喜愛毛澤東這三篇文章?其實,從大的歷史視角看,這與當年中國人民經歷上百年黑暗和戰亂,精神上陷入迷茫,迫切需要有一種健康的精神追求,有極大關係。也與共產黨正在走向輝煌,它的理念正在播向全國人民有極大關係。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精神境界、奉獻精神、堅強意志,正適應時代和人民的進步需求,中國人中的先進分子,對於上述精神層面的追求,有普遍的認同感,並且達到了入心入腦的程度。
毛澤東上述三篇文章受到人們喜愛,還在於寫得短小精悍,文字生動。毛澤東在寫這三篇文章之前,寫過很多文章,大都是文字雄健有力,邏輯推理嚴謹,道理闡述深刻之作。但這三篇文章為什麼受到更廣泛的歡迎?這與它們的特點有關:三篇文章中都有人物,有故事;三篇文章中都用簡明語言闡述深刻道理;道理講述入情入理,又十分深刻;三篇文章都通俗易懂;文化程度高的人為文章的邏輯和哲理所折服,文化程度不算高的人也讀得懂,記得住。
當年,延安的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馬列學院、魯藝、婦女學院,乃至延安日本工農學校,都先後把毛澤東這三篇文章作為學員必讀的教材。由於這三篇文章都很短,講的道理通俗又包含深刻道理,所以,學員們自覺地反覆閱讀,以至許多學員都能夠將這三篇文章背誦下來。當年的這種背誦,沒有任何校方或者老師提出過要求,完全是學員的自覺行為。延安精神研究會中很多當年的老同志至今仍然對於在延安學習時讀這三篇文章記憶深刻,認為這三篇文章實際上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正是這三篇文章,深深啟迪了自己,引領自己成為馬克思主義者,成為堅定的共產黨人,使自己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此自己的人生有了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標。
「老三篇」稱呼的由來
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的不斷擴大,抗日戰爭勝利後新解放區的不斷開闢,使幹部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各地培訓幹部的學校也迅速建立起來。這些幹部學校,為了適應形勢發展對幹部的需求,一般學制都比較短。有的學習一年,有的學習半年,短的只學習三四個月,學員結業後即被分配到各個工作崗位。到這種學習時間不長的幹部學校學習的人,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和思想覺悟都不同,因此,辦這類幹部學校,最根本的問題,是解決學員的立場、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問題。
這些學校除了將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列寧的《國家與革命》、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作為教材外,也把毛澤東的上述三篇文章作為基本教材。與《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不同的是,這三篇文章,幾乎用不著教員深入講解,學員們一讀就懂,一讀就喜愛,一讀就記憶牢固,一讀就解決思想問題,一讀就提高思想境界。共產黨在各地辦的幹部學校之間經過交流經驗,很快就都認識到毛澤東這三篇文章,確實是最容易在短期內解決學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有效提高學員思想境界,使學員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的好教材,也是使學員由此開始信仰馬克思主義,形成並提高共產黨人的黨性的簡明教材,是速成幹部學校迅速培養合格幹部的捷徑。於是,毛澤東的上述三篇文章就在抗日戰爭後期,在解放戰爭時期,以至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共產黨辦的幹部學校中全面普及開來。應該提到的是,當年解放軍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適應部隊發展的需要,適應改造起義或者投誠的國民黨部隊的需要,創辦了大量短期學校。幾乎師一級單位都有這類學校。這類部隊學校,既要培養新的軍隊幹部,又要訓練那些長期忙於打仗而沒有機會學習的幹部,還要把起義的國民黨軍隊幹部集中起來學習。這些軍隊辦的學校裡,幾乎無一例外,也將毛澤東的上述三篇文章作為基礎教材之一。這些過去長期打仗的學員,文化水平普遍較地方辦的幹部學校中的學員低一些,教員們講解《共產黨宣言》,可能要反覆深入講解,他們才能懂,而教員只要讀一遍毛澤東的上述三篇文章,他們馬上就能聽懂,而且記憶深刻。不僅如此,學員們還能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列出許多能夠說明毛澤東文章中道理的新故事,談出許多新體會。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思想境界提升得非常快。因此,解放軍辦的學校中,便將毛澤東的三篇文章列為長期辦學必列教材的一部分。
◆《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合訂版。
既然學員們喜愛讀這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又能夠在短期內使學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和信念,共產黨各地各級組織辦的短期幹部學校也就很自然地在培養每期學員時,將毛澤東這三篇文章列為必讀教材。學員一期一期地結業,學校一期接一期地辦下去,毛澤東這三篇文章作為必讀教材這一點始終沒變。共產黨辦培養幹部的短期學校的這個經驗,很快就被新中國成立初期恢復招生和辦學的各地正規學校所吸取。這些正規學校,包括各地的中學、中等專業學校、各類高校,也把毛澤東的上述三篇文章選作學生入學後進行思想教育的教材之一。這些正規學校的學員們入學後,也非常愛讀毛澤東這三篇文章,對於年輕的學生們來說,這三篇文章也確實在他們確立人生觀、價值觀時期起到了重要影響。20世紀50年代、60年代上大學的人回憶起他們當年大學時代情形時,總不忘記他們閱讀過的毛澤東這三篇文章對自己的正面影響。
由於各學校在培養、教育各屆學員、學生中都將毛澤東的上述三篇文章列為必讀教材,時間一長,便成了各地各級學校教學計劃中的一種慣例。各地各級學校在招收新生後制定教學計劃,列出教材名稱時,為了簡要表述,就形成一種現象:不再一一列出《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的文章名,而直接稱毛澤東的三篇文章為「老三篇」。
直接將毛澤東的三篇文章簡稱為「老三篇」是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一種普遍現象。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特殊叫法,並不是哪個人的刻意發明。
「老三篇」的叫法,傳到共產黨和解放軍的高層後,也被大家接受,也跟著這樣叫了起來。出現這種情況,無非是大家覺得這種叫法十分簡捷,能把毛澤東的三篇文章都包括進來,不用一篇一篇地念。新中國成立初期,以至經過50年代到60年代,毛澤東許多重要著作都公開出版發行了,但從共產黨高層到基層辦校的同志,以及普通學員、學生,上下都這樣把毛澤東的三篇文章單獨列出來,稱呼為「老三篇」,說明毛澤東上述三篇文章確實通俗易懂、譬理深刻、生動活潑,並且在確立人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起著獨特的、其他文章難以替代的作用。
雖然「老三篇」早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稱呼,但當時還沒有重要領導人在重要講話中公開這樣說、這樣寫,更沒有寫到文件上。
林彪的教條化催生《毛主席語錄》而非「老三篇」
戰爭年代,林彪曾倡導學毛澤東軍事思想,對毛澤東其它著作,他也曾認真讀過。1959年9月林彪在全軍高級幹部會議上提出了學毛著是學馬列的捷徑的觀點。1960年2月,林彪又在廣州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提出學毛著要背警句的方法,他說:「我主張要背一點東西,首先是把毛澤東同志的著作中最精闢最重要的話背下來。腦子裡就是要記住那麼幾條。辯證法就是那麼幾條,可是它的變化是無窮的,你不懂得怎麼能夠用它?一定要把最重要的話背下來。」1961年4月,林彪視察部隊時提出,《解放軍報》要經常選登與當時形勢、任務有關的毛澤東語錄。此後,按照林彪的這個指示,《解放軍報》每期都在頭版右上角顯著位置,刊登一條毛澤東的經典語錄。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部隊和地方幹部對毛澤東著作的學習。很多受到林彪的話以及《解放軍報》每期刊登毛主席語錄方式影響的人,都把背誦毛澤東語錄當作學習和掌握毛澤東著作的捷徑。當年,軍隊不少幹部、戰士,包括地方不少幹部,把《解放軍報》上每期右上角發表的毛澤東語錄認真地剪下來,自己裝訂成冊,每日閱讀甚至背誦。後來,軍隊和地方的一些幹部直接上書中央和中央軍委,提出要中央直接印刷出版《毛主席語錄》。1964年1月5日,由解放軍政治部編印的16開本《毛主席語錄200條》在軍隊內部發行。1964年1月10日52開本的《毛主席語錄》正式出版。1965年8月1日,《毛主席語錄》修訂後再版發行,為64開本,紅塑料封皮。再版的《毛主席語錄》剛剛發行幾個月,「文革」爆發。1966年12月17日,《前言》由林彪署名的《毛主席語錄》正式發行,很快成為「文革」中盛行的「紅寶書」。林彪把學習毛澤東著作教條化、庸俗化,最終催生了《毛主席語錄》。
但「老三篇」的出版發行,卻並不是林彪把學習毛澤東著作教條化、庸俗化的結果。它與毛澤東著作的出版,特別是單行本的出版有直接關係,而根基在於讀者對這三篇文章的真心喜愛。
早在戰爭年代,一些根據地就出過《毛澤東選集》,其中收入了毛澤東的許多文章。各根據地出版的《毛澤東選集》,有多種版本,收入的文章也各不相同。各根據地又都出版過毛澤東著作的單行本。值得指出的是,各根據地出版的毛澤東著作單行本,儘管也都有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出版過《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的油印本,並且文字上沒有多少差別。新中國成立前後,共產黨、解放軍中辦的各級各類幹部學校,也印刷上述三篇文章,作為教材使用。筆者父母1946年進共產黨幹部學校學習時,就發到《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的油印單行本,他們曾經反覆閱讀,直到年老,仍然保存。
1949年毛澤東訪問蘇聯,史達林向毛澤東提出建議:中國應該出版《毛澤東選集》。毛澤東回國後將史達林這個建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講了,中央政治局一致贊成。不久,中共中央成立了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負責毛澤東著作收集、編輯、整理、出版工作。在收集、編輯、整理毛澤東著作過程中,在成套出版《毛澤東選集》條件尚未成熟之前,陸續通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些毛澤東著作單行本。
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林彪把讀毛澤東著作教條化、庸俗化之前,毛澤東寫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都已經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過單行本,出版後很受歡迎,發行量也很高。但那時還沒有將毛澤東這三篇文章合起來出版成一本書的情況。雖然沒有這種情況,但在各地各級組織中,在幹部學校中,在部隊中,人們還是習慣性地把這三篇文章簡捷地稱為「老三篇」,已經是一種常態化現象了。
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國掀起一個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特別是解放軍中推出了不少學習毛澤東著作的典型,如廖初江、豐麗生、黃祖示等。60年代初期解放軍中湧現的模範人物如雷鋒、王傑、歐陽海等的事跡中,學習毛澤東著作佔有很大分量。解放軍中學習毛澤東著作只是全國學毛著的一部分,當時,全國黨內外幹部群眾學習毛澤東著作確實相當踴躍。
◆學習老三篇。
為了適應人們學毛著的需要,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除了陸續出版《毛澤東選集》外,繼續重視出版毛澤東著作單行本。1963年,人民出版社將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和《紀念白求恩》合起來出了兩篇文章的本子。此書64開,平裝,這就不算單行本了。1966年,外文出版社還將《為人民服務》和《紀念白求恩》合出本譯成英文,正式出版了英文版。中國外交官在與已經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國家的歐洲國家外交官交往時,往往將《為人民服務》和《紀念白求恩》合出的英文版作為禮物奉送。
1964年7月初,在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指導下,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澤東著作選讀》甲、乙種本,其中的乙種本中收入了《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1965年6月,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毛澤東著作選讀》甲、乙種本第2版。第2版中,對第一版中的個別文字進行了修改,加上了一些新注釋。其中乙種本上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文字基本沒有修改,但增加了一些注釋。1966年3月,人民出版社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合起來出一本書,並且在出版說明中寫道:「本書是根據《毛澤東著作選讀(乙種本)》1965年6月第2版所載原文重排的。」
就在人民出版社將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合起來出版前,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和人民出版社擬請林彪寫一段話放在這三篇文章合出本前邊,林彪欣然答應了。過了幾天,林彪寫的話拿來了,大家一看,都很吃驚,林彪寫的話實在太短了,不算標點符號,總共只有59個字,全文如下:「『老三篇』,不但戰士要學,幹部也要學。『老三篇』,最容易讀,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要把『老三篇』作為座右銘來學,哪一級都要學,學了就要用,搞好思想革命化。」
林彪這段話,寫得雖然短,但有四個標誌性的東西:一是首次由林彪這樣的中央高層領導用通俗的話稱毛澤東的三篇文章為「老三篇」,並且公開發表。二是指出「老三篇」雖然容易讀,做到卻不容易。三是提出把「老三篇」作為座右銘來學。四是強調學習「老三篇」目的是搞好思想革命化。林彪的話很快被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和人民出版社通過,並且決定用林彪的手書字體印在書前。
「老三篇」出版後,受到了全國讀者的廣泛歡迎。全國各地新華書店前排起了長長的買書隊伍。從1966年3月「老三篇」出版,到12月,就重印了13次,每次印刷的數量,不是以萬計,而是以幾十萬計。「老三篇」的英文版不久也正式出版了,接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中國一些少數民族文字的「老三篇」版本,有維吾爾文、朝鮮文、蒙古文等,甚至還於1967年1月出版了中國人數非常少的錫伯族文字的「老三篇」。之後,黨內外、軍內外,全國各地,掀起了學習「老三篇」的新熱潮。
當年的人們學習「老三篇」確實起到了涵養人們的精神,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人們的思想境界的作用。直到今天,仍然有許多人肯定這一點。
來源|《黨史博採》霞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