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訓練要每天練嗎(徒手器械訓練有那麼大的差別)
2023-10-15 22:18:29
徒手訓練、器械訓練的差異
健身是個有趣的事兒,它不僅能改變我們的身材,還能夠提高我們的各方面能力(比如意志力,比如心肺能力等)。
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徒手」、「器械」成了大家爭議的訓練方法。
它們有那麼多區別嗎?
其他補劑文章,更多詳細的健身知識、健身計劃,請移步我們的sszzhh49。
一、先說說,訓練方法的差異化
1、健身無對錯。
健身作為常見的活動,關鍵的優勢:簡單、方便、多功能。
怎麼去理解?
健身的簡單在於,你只要適當學習,就可以掌握的動作、方案,並且付出實踐。
方便在於,健身其實並不只是指健身房舉鐵這個項目,但凡是我們生活中的體操類運動,多半都是健身的範疇,比如廣場舞、甚至HIIT,並不是完全需要健身房作為場地。
多功能呢,也容易理解,健身帶給我們的好處是多樣化的。
因此,健身沒有對錯。
2、健身方法的差異,只是表象。
「索隊,這個動作我得做幾下才好?」、「這個動作和那個動作哪個更好?」
這些問題層出不窮,然而對於健身來說,它們只是表面化的東西。
例如動作——是刺激機體的手段,至於你怎麼刺激、如何刺激,都是因人而異的。
但是背後的理論都是那一套——壓力迫使肌肉纖維產生伸縮做功。
健身方法我們可以隨便更換,遞增、遞減、衝擊大重量、快速訓練、間歇跑......方法之間沒有必然的優劣,只有根據實際情況、個體差異的調整。
說到底,這叫做理論指導下的因人而異。
所以,我常說,大重量、小重量,都是手段,不要被手段帶跑,你應該駕馭它們。
我知道,覺得「不要學沒用的理論」的人,還是不會理解我的話。
理論都沒用,你還練個毛啊。
二、淺析器械訓練、徒手訓練
索隊練過五年的器械訓練,也練過三年的徒手訓練,雖然自身天分不高,沒有什麼造詣,然而應該比一般人多一些見解。
1、這兩者都是很好的訓練手段。
無論是器械,還是徒手,都是不錯的訓練手段。
器械注重使用道具,儘可能多的刺激機體,而徒手側重於使用自身,儘可能多的創造刺激的條件。
但是這背後的理論都是相通的。
比如,你希望肌肉生長,那勢必需要超量恢復,超量恢復勢必需要肌纖維的做功,那麼器械訓練中我們可能採用槓鈴、啞鈴,而徒手訓練中我們可能採用伏地挺身、倒立。
目的都是刺激。
你用自己的肉體(比如粗壯的右手),還是用外在的道具(比如),尼瑪不都是為了高潮嘛。
嗯,這個舉例很清晰了。
2、為什麼兩者訓練會有比較大的差異?
有人問我,我以前伏地挺身可以做30個,後來開始練器械,臥推提升了接近30KG,但是伏地挺身還是只能做30個,所以徒手訓練難度更大?效果更好?
是不是你也會有這樣的問題?
其實這個道理也很簡單,無論是徒手訓練,還是器械訓練,都會有自己的發力習慣,就好像我們常說「練力量舉和練健美是不完全一樣的,健美訓練更需要孤立發力,以肌肉刺激為最主要的需求」。
放在這裡也通用。
不同訓練都會需要不同的發力習慣,也就會對應帶來不同的習慣。
你不信?
那你讓那些只練徒手訓練、不練器械訓練的人,去完成一套我們的器械訓練試試?
是不是也需要時間去適應?
所以,這僅僅是習慣,不必和「效果」扯上關係,當然了,如果你經常性的更換動作打破身體的適應,那還是很有價值的。
器械訓練對於肌肉的最大化生長,幫助較大,尤其是刺激一些小肌群。
畢竟器械的發明就是為了更好的訓練,但是健友們對於器械訓練的固化思維導致我們覺得「舉鐵=長肌肉」,所以限制了器械訓練的實際作用,使得其的功能沒有被充分利用,比如利用器械的循環訓練法對於綜合體能的提升等。
而徒手訓練,則因為自由度較大,所以玩法更多,但是要通過徒手訓練來健美,恐怕是比較難的,不過徒手訓練可以融合更多技巧,在訓練中同時帶動體能等綜合能力的發展。
3、徵服自己的身體?
索隊看過一些自吹自擂的健友,說什麼「自己的身體都不能徵服,所以應該好好進行徒手訓練」。
這個說法的話,未免荒謬了一些。
但凡是健身,都是徵服自己的身體,比如廣場舞大媽在對抗身體的衰老和不靈活,籃球運動員在對抗自己以前的記錄。
而你使用了,還是使用了右手,真的只是健身道路上的一個道具罷了。
因為我們都在徵服自己的身體。
4、兩者練出來的肌肉,不一樣?
無論你使用什麼手段,甚至是使用藥物,你長出來的肌肉都是一樣的。
它們不會因為你用了器械、吃了補劑,所以變得容易「掉肌肉」,更不會出現「死肌肉」這種荒謬、可笑的說法。
說到底,你的肌肉是器官,難道就是因為更換了訓練手段,所以它的組成也變了?
想想有點恐怖呢。
至於訓練的導向性,唯一的差別在於你的發力習慣,偏向健美的訓練更追求孤立刺激,協調性相對會差一些。
但你放心,還是分分鐘捏死普通人的節奏。
5、抬高或者貶低,都是因為你的自卑,或者營銷。
抬高自己貶低別人,唯一的價值就是——讓你寂寞空虛自卑的心理得到滿足。
比如,上海某自稱第一的教練,北京某自稱「健身圈最牛、走路走出腹肌」的教練,且不說專業性如何,至少索隊這個學藝不精的人也不認同這些自稱的「第一」。
任何運動都是有存在價值,對我們來說最有幫助的絕對不是去辯駁「誰好誰壞」,而是去堅持,我一直相信,好的環境如同好的身體一樣,當我們鼓足勇氣向前的時候,總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結局。
所以,找準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向,大膽的去做、去堅持
我們羅列一些訓練計劃,對於健友們來說,徒手也好,器械也好,最終目的就是自我改造,學會更多方法不是壞事。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你可以給我們(微信平臺:sszzhh49)留言,留言方式為:「我要提問 問題內容」!
健身知識、補劑測評、健友互動、玩轉健身
微博@上海索索健身領域
微信ID:sszzhh49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