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上的梗(經典國罵王八蛋)
2023-10-16 09:55:25 1
世界歷史上的梗?#頭條創作挑戰賽#經典國罵王八蛋,你知道它的由來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世界歷史上的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世界歷史上的梗
#頭條創作挑戰賽#經典國罵王八蛋,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王八和王八蛋是一個非常具有侵略性貶低性及普遍的罵人話。總之都是應用廣泛的罵人的話。堪稱中國經典國罵之首。千年王八萬年龜,"王八"的字面意思是"甲魚"的俗語,但其實背後意思是指依靠妓女為生的男人。另一種,則是比較普遍的解釋是指王八下的蛋,王八是一個侮辱性的詞彙。人們常常與烏龜同用"烏龜王八蛋"。
後世演繹到凡是與蛋有關聯的詞如,混蛋,卵蛋、滾蛋都變成了罵詞。被罵成王八蛋的:像不孝父母的、不尊兄長的,不忠實於朋友的,奸詐欺騙的,不守誠信的人、無禮無理的無賴、背信棄義的騙子、偷人養漢的娼婦。尋花問柳的浪人,偷雞摸狗的小人,按此推敲,被罵王八蛋的人是名正言順了,一點都不為過。
那麼,這堪稱國罵的罵人的詞語在歷史上是怎麼形成的呢? 王八真正成為一句罵人的話,是在明清時期。忘八一詞,在明清時期的小說中極常出現,可以看做當時社會就已經流行這麼罵人了。
比如《金瓶梅》,《紅樓夢》這樣有名的名著。在《紅樓夢》中出現忘八一詞,共有19次,而且每次表達的意思也不太一樣。在《紅樓夢語言詞典》「忘八」詞條中,有三種解釋:
(1)烏龜和鱉的俗稱;
烏龜俗稱「王八」,亦作「忘八」「王」與「忘」諧音。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中,賈寶玉對林黛玉說:……若有心欺負你,明兒我掉在池子裡,教個癩頭吞了去,變個大忘八,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往你墳上替你馱一輩子的碑去。」在此處,「忘八」並非罵人,只是說明「忘八」即負碑的石龜。
《紅樓夢大辭典》對此解釋為:「負碑的石獸為傳說中龍子之一,形似龜,好負重,名贔屓。
(2)指妻子有外遇的人;
第二十八回中,寶玉、薛蟠、蔣玉菌、雲兒在馮紫英家宴。寶玉提出行酒令,薛蟠的酒令是「女兒悲,嫁了個男人是烏龜。」薛蟠接著解釋道「一個女兒嫁了漢子,要當忘八,怎麼不傷心呢!」第六十七回裡,鳳姐道,『這個人還算造化高,省了當那出名兒的忘八。」這與第六十六回裡柳湘蓮說:「你們東府裡,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我不做這剩忘八。」
這說明在明清小說中,忘八本也就有著綠帽和汙名化男性的含義在內。
(3)罵人的話。忘八蛋,忘八羔子等都是古老的罵人傳統。
在《紅樓夢》中,喜歡罵人「忘八」的主要有兩個人:一個是焦大,一個是王熙鳳。
焦大喜歡罵人「忘八羔子」,例如:第七回中,焦大恃賈珍不在家,因此就趁著酒興,大罵大總管賴二,說他「不公道,欺軟怕硬,有好差使派了別人,這樣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沒良心的忘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爺蹺起一隻腳,比你頭還高呢!二十年頭裡的焦大太爺眼裡有誰?別說你們這一把子雜種忘八羔子了。」
《紅樓夢語言詞典》對「忘八羔子」的解釋為:罵人的話,如說烏龜崽子」吧。
王熙鳳除了罵人「忘八羔子」,還喜歡罵人「忘八崽子」、忘八蛋」。例如:第四十五回中,王熙鳳罵周瑞家的兒子:「這樣無法無天的忘八羔子,還不捧了做什麼!」在第六十七回,賈璉養外室的事被王熙鳳知道了,她破口大罵:
……鳳姐兒聽了,下死勁喀了一口,罵道「你們這一起沒良心的混帳忘八崽子,都是一條藤兒!打量我不知道呢。先去給我把興兒那個忘八崽子叫了來,你也不許走!」……旺兒過來才要打時,鳳姐兒罵道:「什麼糊塗忘八崽子!叫他自己打,用你打嗎!」……
鳳姐聽到這裡,使勁喀道『呸!沒臉的忘八蛋!他是你那一門子的姨奶奶!」……鳳姐兒聽到這裡,點了點頭,回頭便望丫頭們說道「你們都聽見了!小忘八崽子,頭裡他還說他不知道呢。」
關於,儒家經典裡是如何解釋「王八」和「王八蛋」?絕對的學問人的解釋。
儒家提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種德行,也稱「八端」」「恥」排在第八位,有些人很無恥,就被人罵成「忘八」,以訛傳訛就變成了「王八」。
至於王八蛋,即"忘八端"的諧音。端,事的某點、某項、某方面。如:清·林嗣環《秋聲 詩自序》:"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古時的八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忘記了八端,忘記了做人的根本,稱忘八端。久而久之、以訛傳訛變成了王八蛋。
顯然這種很在學問的解釋,只能解釋這個罵人是罵人無恥,可是和現在我們理解的罵人內容相距甚遠。
儒家的「八端」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依據每個德目的不同功能,這八德又大致可分為四個層面:
第一、"義"與"忠"
"義"——人間正道的嚮導,是道德靈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價值導向;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覺意識和價值目標;
第二、"悌"與"信"
"悌"——兄弟姊妹的友愛, 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第三、禮"與"廉"
"禮"——人際文明的規範,是道德品質,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文明價值;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政治價值;
第四、"孝"與"恥"
"孝"—— 生生不息的愛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礎和價值選擇。
另一種史書考證說:
1、王八起源於《新五代史·前蜀世家》。
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的開國君主王建,年輕的時候是個無賴,成天偷驢、宰牛、販賣私鹽,民憤極大,因為王建排行第八,同鄉的人都叫他「賊王八」。
後來王建救駕有功,還認了大太監田令孜做乾爹,當王建在田令孜弟弟的轄區內造反的時候,田令孜對弟弟說:「王八吾兒也,以一介召之,可置麾下。」派個人把他招安了就是。
2、《史記·龜策列傳》列舉了八大名龜:「一曰北鬥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鳳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曰王龜。」
排名第八的叫「王龜」,在貶龜之風日甚的時候,好事者將最後一種名龜「八王龜」簡單地調換順序,就成了「龜王八」或「王八龜」,於是「王八」的叫法就流傳開來。
王八最早就是烏龜的俗稱,因為大多數烏龜腹甲上的紋理,中間是一個「王」字,前後是兩個「八」字,無論正過來看,還是倒過來看,都是「王八」兩個字,因此古人戲稱烏龜為「王八」。
古人的生物學知識比較貧乏,認為雄烏龜沒有交配能力,雌烏龜必須要跟蛇交配才能下蛋,烏龜的蛋不是雌烏龜與雄烏龜交配的結果。因此,古人就把妻子跟人通姦的男子稱為「王八」。
3、明朝謝肇淛在《五雜俎·人部四》說:「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為烏龜,因以龜之俗稱呼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