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算命按周歲還是虛歲算(古人算命為什麼用陰曆而不用陽曆)
2023-10-24 18:45:13 5
據史料記載,古人算命大都用陰曆,而不用陽曆。
為什麼?
我們先簡單解釋一下古人常用的曆法,即農曆、黃 歷、陽曆、陰曆。
所謂農曆,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的日曆,如春種秋收,什麼時候開始播種、什麼時候開始施肥等。
黃 歷,最初是帝王之家使用的日曆——帝王之家,由於人口眾多,又是萬民的典範,一言一行都會受人們的關注,因此,他們需要制定一套大家可以共同遵照的日曆,如哪天需要祭祀,一年當中哪一段時間應該做什麼,都有嚴格規定,這就是黃 歷的由來。
後來,這種曆法「流落」到民間,並廣為流傳,沿用至今——民間看「日子」,使用的就黃 歷。
陽曆,也稱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
陰曆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古歷」、漢歷等,其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
那麼,古人算命為什麼用陰曆而不陽曆呢?
其實古人算命的基礎是子平八字,也叫四柱八字——就是用天幹地支表述年、月、日、時。
而天幹地支,其實源於天文學上的概念,進一步的說,地支之數是12,剛好木星是11.6年圍繞太陽轉一圈,若是加上地球公轉影響剛好12年。
另外,土星29.5年圍繞地球公轉一圈。加上地球公轉影響剛好30年。
所以,木星和土星圍繞太陽公轉的最小公約數,就是60——天幹地支組合之數,也剛好是60甲子。
我們以日柱為例。
日柱表述月球圍繞地球公轉所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當然會概含到人以及萬物的變化,而這其實也是古人為什麼相信八字能夠算命的真正原因。
甚至可以說,「八字」雖然表面上看只是時間,但實際上,源於天文學觀測得出的結果——以時間表述空間,並定位幾個大型天體對於人(從生到死這一過程)的影響。
言外之意,在古人的認知當中,「八字」就好比一個自然形成的宏觀達到天體尺度的風水場,它時刻影響人的內在環境,如內情緒、興趣、意志力、甚至影響長相等。
這就是古人為什麼使用陰曆算命的主要原因。
反過來,若是陽曆的話,則講究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
另一方面,若是太陽和八大行星的實際體積來看,地球就小到幾乎是微不足道了——以木星為例,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一千多倍,其質量也是地球的三百多倍。
由此可見,陽曆與陰曆在計算時間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尤其是從「以時間表述空間」以及對於人的影響之角度看,陰曆要比陽曆要細化或者準確得多。
所以,綜上所述的這些內容,或許正是古人算命為什麼用陰曆而不陽曆或其它曆法的真正原因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問過藍天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論語》《莊子》《壇經》《道德經》《暫坐》《紅樓夢》《金瓶梅》《廢都》《自在獨行》《人生哲思錄》《柏拉圖如是說》《史記》《王陽明全集》《華嚴經》《大學》《禮記》《天道》《孫子兵法》《王弼集校釋》《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