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2023-10-24 19:11:11 2
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單選 1904年至1905年,為爭奪侵略權益公然在中國東北進行戰爭的是,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單選
1904年至1905年,為爭奪侵略權益公然在中國東北進行戰爭的是
A 美國與俄國
B 美國與英國
C 英國與日本
D 日本與俄國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日本與俄國對中國的侵略。1904-1905年
日、俄兩國為爭奪在華利益竟然在中國東北進行戰爭,清政府卻宣布「局外中立」,結果日本戰勝俄國,俄國將所攫取的中國東北南部所有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
單選
20世紀初,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傳播中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的是
A孫中山
B鄒容
C章炳麟
D 陳天華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資產階級革命派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20世紀初,章炳麟寫了《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歌頌革命是「啟迪民智,除舊布新」的良藥,強調中國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故選C。其餘選項相關人物及論作分別為孫中山的《中國問題的真解決》、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和《警世鐘》等。
單選
繼興中會之後,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在各地陸續成立。其中,以黃興為會長的是
A華興會
B光復會
C 嶽王會
D 科學補習所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興中會之後,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在各地陸續成立的情況。繼興中會之後,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在各地陸續成立。其中重要的有黃興為會長的華興會、蔡元培為會長的光復會以及科學補習所、嶽王會等。故選A。
單選
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是
A《新青年》
B 《民報》
C 《湘江評論》
D《新民叢報》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資產階級革命派創辦的報刊。中國同盟會成立後,就創辦《民報》作為機關報。《新民叢報》是當時資產階級改良派的主要輿論陣地:《新青年》《湘江評論》是辛亥革命後創辦的報刊。
單選
下列關於「民族主義「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
B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變「次殖民地「的中國為獨立的中國
D排斥所有的滿洲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三民主義中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是一道逆向選擇題。針對同盟會內部存在的民族復仇主義,孫中山指出民族主義「不是排斥所有的滿洲人,而是針對那些阻礙革命的滿洲人」,因此,D項是對「民族主義」的不正確理解。
單選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後的機關報是
A《時務報》
B 《國聞報》
C 《新民叢報》
D《民報》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ABC均為維新派報紙,《民報》為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機關報,與《新民叢報》論戰的重要載體
單選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資產階級革命組織是
A興中會
B華興會
C 光復會
D嶽王會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孫中山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活動。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組織--興中會。
單選
20世紀初,為傳播民主革命思想而撰寫《革命軍》一書的人是
A章炳麟
B 鄒容
C 陳天華
D孫中山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宣傳與組織工作。章炳麟一《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革命軍》:陳天華 --《警世鐘》和《猛回頭》。
單選
1905~1907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焦點是
A 要不要打倒列國
B 要不要實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廢科學,興學堂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關於革命與改良的辯論。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這是論戰的焦點。
單選
20世紀初,鄒容發表的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A《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B 《革命軍》
C 《警世鐘》
D 《猛回頭》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A章炳麟,陳天華寫的CD,鄒容在《革命軍》提出號召人民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
單選
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
A興中會
B 中國同盟會
C 中華革命黨
D 中國國民黨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審題一定清楚,是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而不是革命組織(興中會)。同盟會要好好記憶,還要延伸記憶其宗旨。
簡答題
簡述清末「新政「。
答案解析
(1)清王朝為取得外國列強的信任,平息國內日益高漲的民怨,安撫統治階級內部各派,拉攏民族資產階級改良派,於1901年4月設立督辦政務處,宣布實行「新政」。(2)清末「新政」涉及面很寬。一是改革官制,整頓吏治,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設商部、學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門:二是改革兵制,訓練新軍,各省籌建武備學堂,裁汰綠營和防勇:三是改革學制,提倡新學,廢除科舉考試:四是獎勵工商,興辦實業,頒布《商律》,對興辦實業有貢獻者進行獎勵。
簡答題
簡述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幹力量。
答案解析
(1)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2)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骨幹力量是一批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個知識分子群是隨著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政府興學堂、派留學生而逐漸形成的。他們接觸到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文化,深感到民族危難的加深。在群眾鬥爭的推動下,走向了清政府的對立面,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新道路。
簡答題
簡述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宣傳與組織工作。
答案解析
(1)資產階級革命派著書立說,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傳播開來。其中有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警世鐘》和《猛回頭》等。(2)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在各地陸續成立。其中重要的有黃興為會長的華興會、蔡元培為會長的光復會以及科學補習所、嶽王會等。革命團體的建立為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運動的發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組織力量,也為成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奠定了組織基礎。(3)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黃興等人往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中國同盟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簡答題
簡述中國同盟會。
答案解析
(1)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黃興等人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公舉為總理,黃興被任命為執行部庶務,實際主持會內日常工作。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機關報為《民報》。(2)中國同盟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論述題
試述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答案解析
(1)清末,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社會矛盾進一步激
化。一方面,《辛丑條約》籤訂後,列強加強了對清政府的政治控制,竭力擴展在華經濟勢力,中華民族的危機日益深重。另一方面,社會矛盾激化,社會急劇動蕩,民變四起,一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2)清政府的「新政」和預備立憲不但沒有能夠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加重了危機,不僅引起立憲派不滿,而且加劇了統治集團內部漢族官僚同滿族官僚的矛盾。清政府陷入了無法照舊統治下去的境地。(三)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幹力量。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由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首先發動的,其階級基礎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20世紀初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為了衝破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桎梏,發展資本主義,民族資產階級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經濟利益的維護者。這正是資產階級革命派形成的階級基礎。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骨幹是一批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們接觸到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文化,深感到民族危難的加深,在群眾鬥爭的推動下,走向了清政府的對立面,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新道路。
簡答題
如何理解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
答案解析
(1)三民主義的提出:1905年11月,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後被稱為三民主義。
(2)三民主義的內容:
民族主義的內容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二是變「次殖民地」的中國為獨立的中國,並明確地將民族主義和民族復仇主義區分開來。民解決了當時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決的革命目的問題。但它沒有明確廣大勞動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也難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權利。
民生主義的內容為「平均地權」,即核定地價,按價徵稅,漲價掃公,按價收買。孫中山鑑於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諸多社會問題,試圖探討一種一勞永逸的辦法,既使中國走向富強,又可避免兩極分化,貧富懸殊,「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於一役」。但是,民生主義沒有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難以成為發動群眾的理論武器。
(3)三民主義的意義:它是一個比較完備的民主主義的革命綱領,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影響,推動了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運動的發展。
簡答題
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案解析
1905年至1907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為為代表的改良派'分別以《民報》和《新民叢報》為主要輿論陣地展開論戰。論戰的主要內容是: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這是論戰的焦點。改良派竭力為清政府的民族和階級壓迫政策辯護,認為中國只可改良、立憲。革命派控訴清政府賣國媚外的罪行,強調救國必先推翻清王朝:認為革命是療治社會的捷徑:革命是要付出代價,但是可以換取歷史的進步;革命就是為了建設,破壞與建設是革命的兩個方面。革命派還反駁了改良派提出的革命會招致天下大亂和帝國主義幹涉的謬論。
(2)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改良派認為中國國民沒有享受民主權利、當「共和國民」的資格。革命派則認為當代中國,不是「國民惡劣」,而是「政府惡劣」;自由、平等是人類的本性:革命本身就是啟發民智的方法。
(3)要不要社會革命。改良派反對土地國有,反對平均地權,竭力善化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派則認為中國的社會經濟制度弊病百出,必須廢除封建土地制度,把土地收歸國有,以解決民生問題。
簡答題
孫中山三民主義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案解析
第一,民族主義,是指「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主要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統治。第二,民權主義,指「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第三,民生主義,指「平均地權」基本方案是:核定地價,按價徵稅,漲價歸公,按價收買。
簡答題
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焦點及革命派在這一問題上的主張。
答案解析
論戰的焦點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革命派強調,救國必先推翻賣國媚外的清王朝:革命雖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療治社會的捷徑;革命是為了建設,破壞與建設是革命的兩個方面。
論述題
1905年至1907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論戰及其意義。
答案解析
(1)論戰的主要內容: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這是論戰的焦點: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會革命。(2)重要意義:第一,論戰劃清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實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參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論戰使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三民主義思想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為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鬥爭奠定了思想基礎。
#加入中視頻計劃# #頭條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