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喜歡蛤蟆(古人為什麼喜歡蛤蟆)
2023-10-18 14:49:55 2
古人為什麼喜歡蟾蜍,蟾蜍有何寓意?「劉海戲金蟾」是出於誤解?三足蟾是怎麼回事,古人為什麼喜歡「三」這個數字?金蟾的造型有何寓意?
常見於茶桌上的茶寵擺件「蟾蜍」
上古時期,中國就有對蟾蜍的信仰。大概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強,因此寄託了人們多子多孫的美好願望。良渚文化遺址曾出土了獸面紋蛙形玉冠飾以及玉蛙,距今已四五千年。
大約在漢代的時候,蟾蜍還有長壽的象徵寓意。山東嘉祥出土的漢畫像石《西王母仙境圖》中就有蟾蜍的形象,蟾蜍與掌管不死藥的西王母聯繫在一起,也就被人們看作是長生不死的象徵或者升仙使者了。
西王母仙境圖
目前出土的漢代蟾蜍形的燈具有七件,也多是將蟾蜍視作長壽的象徵。《太平御覽》引《玄中記》云:「蟾蜍頭生角,得而食之,壽千歲,又能食山精。」傳說吃了長角的蟾蜍可以長壽一千歲。
傳說月宮中有蟾蜍,蟾蜍又是月亮的象徵。《淮南子》記載:
「月中有蟾蜍。」人們又說月亮中的蟾蜍是嫦娥變的。《初學記》卷一引古本《淮南子》,於「姮娥竊以奔月」句下,尚有「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十二字,是說嫦娥到了月宮,最後的結於是變成了蟾蜍。
《論衡》記載:「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在南陽漢代墓畫中,有大量三足烏與蟾蜍同框的畫像。三足烏代表太陽,是陽,而蟾蜍代表月亮,是陰,二者同在,表示陰陽關係。
馬家窯出土蛙紋瓶,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月亮中的金蟾此時還是四條腿,大概受到三足烏等原因的影響,後來民間出現了三足蟾,而且說月亮中的這隻蟾是三足蟾。清代東軒主人《述異記》曰:「古謂蟾三足,窟月而居,為仙蟲。」實際上,三足蟾是很晚才出現的。
月宮除了蟾蜍,還有桂樹。《淮南子》說:「月中有桂樹。」「桂」與「貴」同音,故舊時稱科舉高中為「蟾宮折桂」。
因為桂樹之「貴」與蟾蜍發生了聯繫,蟾蜍紋飾或造型都是貴族的重要裝飾。東漢以後,蟾蜍又逐漸成為富貴的象徵。唐代張讀《宣室志·李揆》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唐代的李揆任職禮部侍郎時,有一次白天坐在屋子前的欄杆上,忽然聽到屋裡有震動之聲,他跑進屋裡一看,原來是一隻大蟾蜍,長得非常奇怪,他就讓家人用大缸把它蓋住。
有人解釋說,蟾蜍是月中的精靈,是天使,今天到你家來,想必是上帝有升官的密令要告訴你吧?不久之後,李揆果然升官了。
出於對蟾蜍的崇拜,到了唐代,人們常將金色的蟾蜍(雄性的蟾蜍背面多呈橄欖黃色)稱為「金蟾」,或者以「金蟾」直接代替月宮中的蟾蜍,而「金」是錢財的象徵,所以後世又因為「金」這個形容詞而逐漸突出了金蟾招攬財貨的象徵寓意。
明清時期,「劉海戲金蟾」的說法家喻戶曉。明代世情小說《金瓶梅》提到了一種花燈,「劉海燈,背金蟾戲吞至寶」。
明代張路繪劉海戲金蟾,民間有「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說法
明代李日華《六硯齋筆記》說有人拿來四位仙人的古像,其中就有海蟾子,他張著口,蓬髮,腦袋上蹲著一隻蟾。
明代趙麒所畫的《蟾蜍仙人圖》中的劉海,手拿仙桃,抱著蟾蜍。常見的形象是,劉海前額寬闊,手舞錢串,前面是一隻金蟾。與劉海在一起的金蟾,其象徵寓意是招財進寶,而這樣的造型與寓意都跟「劉海戲金蟾」的故事傳說有關,而這個故事實則出於一種「誤解」。
蟾蜍仙人圖
劉海系五代十國人,本名操,當過大官,後來當了道士,道號「海蟾子」,人多呼其為劉海蟾,或劉海。他得道成仙后被列為道教全真教派北五祖之一。《中國名人大辭典·神仙列卷》中記有:「劉海蟾,(後梁)陝西人,名哲,字元英。事燕王劉守光為相,喜黃老之學。一日有道人自稱真陽子來謁,假事設譬,海蟾大悟,遁跡終南山下,丹成,化鶴飛去。道家南宗奉以為祖。」
後來人們根據他的道號「劉海蟾」,逐漸將他與金蟾的故事附會在了一起,於是變成了劉海戲金蟾。清代《通俗編》說:「今演劇多演神仙鬼怪,以眩人目。然其名多荒誕,張果曰張果老,及劉海蟾曰劉海戲蟾,此類甚多。」劉海蟾愣是被人們從名字裡摘出一個字而編成了一段神話故事。
明代劉俊繪劉海戲金蟾,收藏於河北石家莊文物管理所
關於劉海與蟾蜍的故事,《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引《邵武縣誌》說:「劉海蟾,名元英。或曰:元英本名海,嘗以道力除蟾祟,故稱為海蟾雲。」後來經過不斷的演繹,
人們又認為劉海戲的是「三足蟾」,這一造型變得很流行。
清初褚人獲在《堅瓠五集》中說:「今畫蓬頭跣足嬉笑之人,
持三足蟾弄之,曰此劉海戲蟾圖也。直以劉海為名,世無有知其名者。」
為什麼是三足金蟾呢?民間傳說劉海是呂洞賓的弟子,法力高強,喜歡週遊天下,降魔伏妖,造福人世。有一次,他降服了長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打鬥中,金蟾受傷斷其一腳,所以日後只餘三腳。金蟾被劉海收服後,常常幫助劉海叼來金銀財寶幫助窮人。這不僅編出了劉海戲金蟾的詳細故事,又為「三足蟾」的出現找到了一個說法。
實際上早在「劉海戲金蟾」的故事出現之前,就已經有了關於「三足蟾」的傳說了。
民間諺語曰:「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實際上也與三足的金蟾有關係。不好找,意味著神秘、珍貴。古代神獸往往通過增加或減少器官,或替換某些部位突顯與眾不同。
中國清代畫家閔貞
三足金蟾受到三足烏的啟發,大概也正是如此。從出土文物圖像來看,漢代的蟾蜍形象尚多為四足(學界目前對七星堆的一座漢墓中發現的硬陶三足蟾硯滴有爭議,有學者認為此出土器物應屬於宋代)。
南宋的《赤城志》第一次提到了三足蟾:「三足者,名蟾蜍。」《事文類聚》也說:「蟾蜍,三足蝦蟆也。」除了三足烏、三足蟾,古代文獻記載中還有三足龜、三足虎、三足鹿,等等,
這又與古人對數字「三」的崇拜有關。三極為神秘,《周易》中有天地人三才,《道德經》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道教中,有三官、三清,佛教有三生、三界,等等。金蟾通過三條腿的形象,突出了其獨一無二的神秘感,成為供人崇拜的神靈。
現存三足金蟾的圖像多為明清時期的文物,如藏於臺灣省「故宮博物院」的明代吳偉的絹本水墨畫。這幅畫描繪了仙人劉海蟾彎首斜身坐巖上,目視前方三足蟾蜍,此圖亦出現在明末清初的景德鎮青花瓷紋飾上。「劉海戲金蟾」,頑童劉海的形象象徵長壽,金蟾象徵財富。脫離了「劉海」而獨立的「金蟾」,也由多子多孫及長壽等寓意過渡為富貴的象徵。
明代吳偉繪劉海蟾圖,收藏於臺灣省博物館
獨立的金蟾的造型之一就是三足,金色,口中含住錢幣,從腮幫左右穿過兩串由闢兵縷繫著的銅錢,背部刻著北鬥七星,腳踏元寶或寫有「招財進寶」「乾隆通寶」「宣統通寶」等字樣的銅
錢之聚寶座。據說,金蟾嘴上銜著的銅錢也有多層含義:一是錢入口,穩賺不賠;二是緊緊叼住錢,把握機會;三是寓意一本萬利,等等。沒有了「劉海」的金蟾,又與「金錢」發生了聯繫,二者共同組成了一組符號信仰,寄託著人們發財致富的美好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