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陰曆如何區分(公曆農曆陽曆)
2023-10-12 04:10:45 2
陽曆陰曆如何區分?許久沒有寫東西了,這兩天因為一個聖誕節,看到有人在討論,說是清明節也是按照公曆指定的,為什麼不抵制這裡先不談中西方節日問題,但很有必要說說公曆和農曆,因為從評論來看,好像有很多人是分不清這幾者的,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陽曆陰曆如何區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陽曆陰曆如何區分
許久沒有寫東西了,這兩天因為一個聖誕節,看到有人在討論,說是清明節也是按照公曆指定的,為什麼不抵制。這裡先不談中西方節日問題,但很有必要說說公曆和農曆,因為從評論來看,好像有很多人是分不清這幾者的。
何為陽曆,何為陰曆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理解的,公曆就是陽曆,農曆就是陰曆,完全的將農曆和公曆對立了起來,其實不然。
我們說的陽曆,即太陽曆,他只是曆法的一種,此外還有瑪雅文明的金星曆什麼的,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為一年的長度,而月份長短則是人為的,和其他因素無關,換句話說,哪怕你把一年分六個月,一個月60天,這也是一種陽曆紀年法,所以首先明了,陽曆不等於公曆。
陰曆,即太陰曆,和太陽曆相對,以月亮的運行規律為基本周期,歷月平均長度29.5天,取單月30天,雙月29天,十二個月共354天。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的農曆只是以太陰曆紀年的話,我們的一年就是30天或者29天。或者以12月為一周期,一年就是354天,如果我們的農曆只是以陰曆為紀年,那現在估計已經是2120年了。
何為陽曆,何為陰曆太陽曆只是曆法的一種,公曆也只是陽曆的一種,叫公元紀年法,我國使用公曆自然不是因為公曆優於農曆,為了和國際接軌罷了。所以記住,公曆和陽曆不能劃等號。
而我們的農曆,又叫天幹地支紀年法,是陰陽合曆。前面也說過,如果只用陰曆,是沒法兒據此忙於農活的,因此,我們發明了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其實就是根據陽曆所得來的(重申,陽曆不等於公曆),以地球圍繞太陽轉15度為一節氣,某種程度上,二十四節氣也是一種陽曆,你可以理解為一年分24月,按春雨驚春清谷天分別為24月,就好比現在的一月二月,每個月14-16天(你可以去看看是不是每兩個節氣之間都是相差14-16天)。所以,這裡大可把二十四節氣作為我們國家的一種陽曆。
當然,也正因為我們的農曆是陰陽合曆,所以我們並沒有直接以二十四節氣作為紀年。而是以陰曆紀月為基礎,把二十四節氣分配到每個月中,每個月份包含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當一個月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時候,就把這個月當成上個月的閏月(像今年的閏四月),這樣的話,十九年加七個閏月就可以保證歷年和回歸年吻合,而公曆則是採用閏年的方式確保和回歸年一致。
現在應該知道這幾者之間的關係了吧。所以,我們的二十四節氣並不是按照公曆來指定的,而是我們的一種傳統文化。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覺得二十四節氣有的是根據公曆制定的呢這部分人應該都有個共同點,肯定覺得清明節都是每年的4.月5號,春分都是每年的3.21,夏至都是每年的6.22,所以,他們就會覺得這節氣既然都是以公曆來計算的,當然是公曆指定的(所以就有人開始說清明節是跟據西曆制定的,和聖誕節沒區別)。
這可不是啊各位,我們說的春分,秋分,很好理解,晝夜對半分,正是太陽直射赤道那一天,夏至冬至,至,就是最,就是太陽離地球最遠和最近的地方,也就是直射南北回歸線的時候。
而我們的地球公轉周期是365.24219天,如果是剛剛好360天,那我們的二十節氣就不用每年變化日期,正好15度一個節氣,十五天一個節氣。如果地球公轉周期正好是365天,那公曆就不用採取閏年,每年的3.21就是固定的春分,也正因為地球公轉周期不是整數,所以不論是公曆還是農曆,都沒法兒保證和地球運行規律完全一致,自然會產生偏差,
而我們的二十節氣也曾在明清的時候在外國傳教士參與下,和公曆做對比進行過修正(肯定會有人藉此說二十節氣是外國人制定的。)
特此希望大家明白農曆,公曆,陰曆,陽曆的區別,農曆能沿用至今,自然有他的科學之處,並不是西方的就一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