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安裝、智能易用 小米米家LED吸頂燈體驗
2025-01-31 18:11:17
前段時間小米有品官微列出了小米智能家居全家桶應該包含的40多件產品,購齊大概需要3.6萬,其中就包括由小米生態鏈智能照明企業Yeelight推出的一款智能吸頂燈,而剛剛推出的米家LED吸頂燈也是這家公司做的,下面就來看看米家品牌下的首款LED吸頂燈到底怎麼樣。
極簡外觀 一體化設計
沒有logo的燈罩必須好評
直徑是450mm,高度是75mm
米家LED吸頂燈的外觀設計相當簡潔,尤其是燈罩上沒有品牌的logo,雖然很少會抬頭注意到它的存在,但乾乾淨淨的燈罩沒有任何視覺幹擾,這才是它該有的樣子嘛!直徑是450mm,高度是75mm,適合15-25㎡的房間使用。
米家LED吸頂燈燈罩和燈體採用融合一體化設計
密閉性不好的吸頂燈會積累灰塵
區別於傳統吸頂燈燈罩和燈體完全分離的設計,米家LED吸頂燈的燈罩和燈體融為一體,這樣就徹底杜絕了燈罩內飛蟲和灰塵積累的問題,防塵等級達到IP50。上面是原來家裡用的吸頂燈裡面積累的灰塵,清理起來還是挺麻煩的。
向外掰紅色的卡扣就能把燈體從底座取下來
底座上有暗盒安裝孔、穿線孔、接線孔和自攻螺絲安裝孔
螺絲配件
雙手向外掰紅色的卡扣就能把底座取下來,底座上面有暗盒安裝孔、穿線孔、接線孔和自攻螺絲安裝孔,支持底盒和膨脹絲組合安裝,具備一定動手能力都可以輕鬆安裝,否則還是等專業安裝師傅上門吧!
拆裝太方便 安裝師傅讚不絕口
這可能是我經歷過的最快上門安裝服務了,從拆掉舊燈到把新燈安裝上去一共用了不到10分鐘的時間。上面介紹過了,米家LED吸頂燈支持底盒安裝和膨脹絲組合兩種安裝方式,雖然原來的燈是通過兩個膨脹螺絲固定,但安裝師傅把舊燈拆下來後發現暗盒足夠結實,直接使用暗盒安裝孔即可完成固定,免去了打孔的麻煩。
拆除舊燈
安裝底座
接入電源線
最後把燈體對準底座,聽到「咔噠」一聲就裝好了
安裝後與師傅的閒聊過程中得知,他們對這種快裝模塊設計很好,非常方便省事。(PS:正常情況下是應該安裝地線的,但裝修時這裡並沒有留出地線,條件允許一定要把地線接上)
使用體驗
安裝的環境是12平米左右的臥室,小於官方建議的使用環境,剛打開的時候感覺太亮了(日光模式下最高亮度2000lm),不過在米家APP中可以隨意對亮度進行調整,因為家裡有小孩,最終把亮度設定在了25%,同時在APP中還可以調整色溫,色溫範圍是2700k-6000k。另外晚上還可以開啟月光模式,色溫恆定2700k。
下面來看看具體的顯示效果。
日光模式(色溫5000k,50%亮度)
日光模式(色溫3200k,50%亮度)
小夜燈模式(色溫恆定2700k,10%亮度)
以上是牆壁開關連按三次出現的結果,可以在APP裡設定每種模式的具體顯示效果,另外還能調整切換順序,不需要打開手機,通過牆壁開關就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米家LED吸頂燈沒有配備實體的遙控器,但可以把手機APP當做遙控器來使用,按鍵布局和實體遙控器差不多。目前有品商城適配Yeelight智能LED燈的遙控器賣39元,不知道是否通用,如果是給家裡的老人使用,買一個還是挺方便的。
對於米家產品來說,接入APP並不算新鮮,真正好玩的地方在於與其它產品實現聯動,比如搭配門窗感應器,打開門自動打開吸頂燈,另外小米AI音箱和小愛音箱mini也能對它進行控制,躺在床上動動嘴就能關燈,操控方式靈活多樣。除此之外,米家LED吸頂燈還能作為藍牙網關使用,能把藍牙溫溼度感應器、智能門鎖等設備接入網際網路。
在使用幫助的常見問題中我們還發現了米家LED吸頂燈的功耗情況,日光模式下最亮32W、最暗6.6W,小夜燈模式下最亮3.36W、最暗1.15W。
最後要說一下顯色指數,這是購買燈具產品時應該關注的一項指標。光源在照射物體時,能否充分顯示被照物顏色的能力,稱為光源的顯色性,顯色指數Ra是表達光源顯色性能的一個100以內的數值,數值越高說明對真實顏色的顯現性越好,Ra=100被認為是最理想的顯色性。有些人在商場買衣服時還要拿到室外再看一看它的顏色,這其實就是在檢驗商場光源的顯色性。
不同顯色指數下物體的顏色效果
米家LED吸頂燈的顯色指數達到Ra95,72顆高顯色LED燈珠發出的光在表達物體本身的顏色時更為準確。宣傳資料中顯示Ra95達到了博物館級顯色照明,依據的是GB/T 23863-2009《博物館照明設計規範》,裡面提到「在陳列繪畫、彩色織物以及其他多色展品等對辨色要求高的場所,光源一般顯色指數(Ra)不應低於 90」。
399元是否值得買?
評價米家LED吸頂燈時,我們首先排除它的智能特性,僅僅是簡約外觀、快裝結構設計、IP50防塵、Ra95顯色指數這些指標就已經有足夠的理由下單了,而在智能方面,作為小米生態鏈的產品,米家LED吸頂燈有著優秀的智能交互體驗,多設備智能聯動目前是它的獨特優勢,而隨著小米生態鏈的壯大,未來在智能交互方面還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本文編輯:李伏勝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