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i耐司專訪TerryF靈感來源於潛意識
2025-04-23 01:49:26
Terry F
美國Getty Image 籤約攝影師
澳洲掃海幫編輯
帝攝聯、Initial成員
攝影風格:觀念攝影,環境人像
兼從事攝影教學
1x發表作品11張
攝影之友,照相機等雜誌媒體發表教程10篇
微博:Terry-F
Eva: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攝影的?
Terry F:2008年買了第一臺單反,但是只是為了旅遊拍照,2011年開始拍攝人像、靜物,2013年風格趨於一致,2014年開始觀念攝影創作。
Eva:您覺得澳洲的攝影氛圍跟中國有什麼區別?
Terry F: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沒有國內熱鬧,但是整體氛圍是謙虛、上進,很多玩攝影的都是單打獨幹,商業和圖庫攝影師都很少。華人圈子裡面彼此都比較友好,對待分歧都比較理智。另一個區別是,拍攝風景的多,拍人像的少。更多的澳洲的華人攝影師傾向於在國際上發展。
Eva:您的很多超現實攝影作品畫面非常唯美魔幻,請問這些靈感從哪裡來的?
Terry F:觀念攝影的大多數靈感來源於潛意識。對某一問題或者現象進行思考的過程中產生了表達以及溝通的衝動,隨後再利用攝影來構建畫面。偶爾有時候是夢見什麼就拍什麼。但是實際拍攝的時候還是要做一定妥協的,太過理想化的畫面往往難以和更多的人產生溝通,畫面中還是需要加入一些「現實元素」。大部分人像的思路來源於音樂,特定的音樂產生情緒,再針對這一種情緒來進行創作。
Eva: 您有一系列的人像作品,請問拍攝過程是如何與模特溝通來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Terry F:一般會有兩種合作方式。如果是第一次合作,那麼在拍攝之前就會溝通好,做很充足的準備,甚至想好每一個畫面每一個動作,這樣指導起來比較把穩。另一種是長期合作的模特,一般事先只會想好一個主題以及兩三個畫面,實際拍攝中自由發揮,天氣、環境的變化、模特和自身的情緒都會讓拍攝有許多意外收穫。一張好照片不能單靠模特自身的表現力,也需要攝影師自己對拍攝內容有情感上的傾注,要讓模特感受到你的激情並受到影響,這時候引導就會變得很輕鬆。引導的過程中要儘可能的給與鼓勵,模特做不到或者理解不透徹的地方,攝影師要及時作出妥協和調整。
Eva:您作為掃海幫的會員,平時會以什麼方式跟其他會員交流攝影呢?
Terry F:主要是通過微信群和lofter。在澳洲的時候臥龍山和編輯部成員也會組織線下聚會、講座等活動。時常也會和其他成員見面聊天。
Eva:最後,請跟我們分享下您在攝影途中遇到的比較有意思的事情吧!
Terry F:拍攝下圖的時候,遇到了小鯊魚在附近遊,雖然沒什麼危險,但是不小心讓傘掉到海裡,被海水衝碎了,沒想到的是,當模特和我看到這個弄破了的傘,反而特別驚喜,立刻在拍攝的想法和情緒上達到了一致。最後也拍出了計劃之外的一些好片子。也是這套片子,讓我對道具的功能產生了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