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寬帶商網速縮水引發不斷熱議
2025-04-12 10:17:24
近日,一則「北京網速評測報告」的報告引發轟動,這則報告稱「10M帶寬其實僅有3M」,並指寬帶商測速實際只有北京聯通和北京電信的下載速度僅兩家合格,二三級運營商的百兆寬帶都是假百兆。
北京一些中小寬帶商100M寬帶真實速率僅3M左右
該報告是由在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指導下北京科技報在北京地區發起的,通過「網際網路二十年,你的網速夠快嗎?」測速活動的網上調查,徵集了北京地區千名網友進行測速活動,最後形成了《北京地區網絡質量監測報告》。
報告稱,從1000份合格測速表中發現寬帶通、長城寬帶佔20%、北京電信10%、北京移動12%、北京聯通56%、歌華有線2%。10M以上的用戶群中,北京聯通佔據一半左右,一方面顯示寬帶接入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多數用戶還是選擇北京聯通,電信、移動顯現劣勢,廣電系的代表歌華有線人數最少。
另外,調查報告對10M用戶的下載速率進行統計對比,並從對比中發現,以運營商分類,能夠達到工信部要求達標速率的運營商僅有北京聯通和北京電信兩家。
根據工信部的達標算法,下載速率應該是籤約速率除以8再乘以0.9,只有達到這一下載速率的才是合格產品。以10M寬帶為例,下載速率必須達到1.125M以上。北京聯通和北京電信超過了這一標準,北京移動在標準的邊緣以下,歌華有線和寬帶通、長城寬帶則遠低於標準。
依照這一算法反推,寬帶通、長城寬帶以及歌華有線10M的真實帶寬僅在3M左右。由此可見北京地區大多數運營商的下載速率並不合格。
100M寬帶居然鬥地主都費勁
對於當前市面上大張旗鼓的100M寬帶,報告稱,經過測試。在100M寬帶的統計中,無論白天時段還是夜間,一級運營商(北京聯通、北京電信)都能達到10m/s以上的下載速率,符合百兆寬帶的要求。而二三級運營商(寬帶通、長城寬帶)在夜間的下載速率只有2m/s,在白天也只有4m/s每秒,遠遠低於百兆帶寬的要求。從實際結果來看,二三級運營商的百兆寬帶都是假百兆。
所以,有媒體評論稱,二三級運營商動輒50M、100M的概念,恐怕都是共享帶寬。只有一家用戶時,可能真能達到如此速率,一旦人多,速率立刻均攤,名不副實。
事實上,目前所有運營商幾乎都按帶寬收費,帶寬越高收費越高。那麼,消費者實際享受到了相應帶寬嗎?「寬帶不寬,承諾帶寬全是坑爹!」如今經常有用戶抱怨一些中小寬帶商缺斤短兩,沒有誠信,甚至有用戶投訴100M寬帶居然在網上鬥地主、打麻將都卡得很,讓人感到十分氣憤。
中小寬帶商應該納入嚴格監管範圍
工信部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依然顯示,一季度基礎電信運營商用戶固定寬帶接入速率九成以上合格,但「假寬帶」的投訴和抱怨聲音卻並未終止,「假寬帶」不斷的革新原因便是二三級運營商所採用的共享網絡無法滿足用戶激增,而官方統計又僅僅針對三大運營商,業內建議為了更準確了解我國寬帶接入情況,需儘快將二三級運營商速率納入測試範圍。
之所以寬帶調查報告與消費者實際感受不符,主要是一些中小運營商並未納入其中,而這些企業的寬帶運營情況恰恰是屢受詬病的,因此寬帶調查報告也應將二三級及以下的小寬帶運營商速率納入測試監測範圍。
國家有相應監管標準
一直以來,不少用戶對「假寬帶」的投訴和抱怨聲音不斷,出現這種「假寬帶」現象的往往是小型寬帶運營商。其實「假寬帶」的說法也不夠準確。
「像長城寬帶、方正寬帶等二三級寬帶運營商,採用的是乙太網部署,屬共享網絡,這不同於基礎運營商所採用的專用網絡。」業內稱,中小型寬帶運營商的業務模式大多為賺取網速峰值和均值的差來賺取利潤。簡單來說,在一個共享網絡中,寬帶速率受終端數量限制,當用戶數呈現低谷時,帶寬最高能達到100M,一旦終端用戶急劇增多,網速也就會下降很多,因此被稱為與實際帶寬不符。
早在去年7月,工信部印發了《網際網路接入服務規範》,要求有線寬帶接入速率的平均值能達到籤約速率的90%,對一些中小型寬帶來說大多時候難達到,但由於目前尚未有一個明晰具體的測試標準和方法,用戶實際感知的網速與運營商承諾的有所出入。■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