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祖國利益高於一切主題演講稿
2023-12-13 00:20:52 2
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是我們屯墾戍邊事業躬身實踐的目標。小編收集了20xx年祖國利益高於一切主題演講稿,歡迎閱讀。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主題演講稿一
同志們:
在冬季徵兵工作即將開始之際,我們隆重舉行萬名軍墾子弟向國旗宣誓:「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主題活動,目的在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弘揚精神,繼承和發揚的光榮傳統,堅持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為祖國的和平安寧、邊疆的發展和穩定貢獻力量。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國防教育活動。
堅持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是新世紀時代的呼喚和現實的要求,是培養「四有」新人的客觀需要。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世界各地因民族、宗教、領土等因素引發的局部衝突從未中斷;霸權主義、強權政治、「臺獨」勢力、「東突」勢力依然威脅著我國安全。國家的安危,與公民的愛國主義熱情、與人們的國防觀念和獻身精神密不可分。公民的國防意識愈強,履行保衛祖國義務的自覺性就愈高,就會對國家和民族的安危產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證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與人們的國防觀念、憂患意識有著密切聯繫。當今世界各國,不管實行什麼樣的社會制度,都十分重視國防教育,並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予以重視和落實。
是一個黨政軍企合一的特殊組織,肩負著「屯墾戍邊」的特殊使命,是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建設和保衛邊疆的一支可靠的重要力量。今天,人肩負的屯墾戍邊歷史使命,是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央三代領導集體所賦予的,是人永恆的旗幟。屯墾戍邊大業,是古往今來由無數各民族優秀兒女前赴後繼、發展壯大起來的政治、經濟、文化遺產。幾千年的歷史雄辯地證明,屯墾戍邊大業對祖國的安全,對邊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具有不可磨滅的深遠歷史意義和偉大現實意義。經過半個世紀的探索和大開發的光輝實踐,我們肩負的屯墾戍邊重任和存在與發展的目的,就是代表各民族人民的利益,就是始終以國家安全和邊疆繁榮發展為最高利益。回顧老一輩軍墾戰士在環境極其惡劣、生活極其艱苦、工作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響應黨的號召,一手拿槍、一手拿鎬,堅持勞武結合,用勤勞的雙手在祖國西北邊疆譜寫出壯麗的詩篇。他們始終把祖國的利益放在首位,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用汗水和鮮血創造了人間奇蹟。他們始終以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為重,為了祖國領土的完整統一,為了邊疆的鞏固、發展和安寧,為了邊疆的社會穩定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我們必須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先進生產力的發展為動力,以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為指引,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以「致富職工群眾,發展壯大團,增強戍邊實力」為目標,繼承和發揚老一輩人的光榮傳統,始終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單位利益和局部利益之上。堅決擁護中國的領導,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決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熱愛祖國,熱愛新疆,熱愛,熱愛邊防,堅持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的尊嚴、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為了各族人民的和平、幸福和安寧,恪盡職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冬季徵兵工作即將開始,希望全有志青年,踴躍報名參軍,積極報效祖國,獻身國防事業,為「屯墾戍邊」事業發展後繼有人譜寫出新的篇章。
同志們: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是我們屯墾戍邊事業躬身實踐的目標。讓我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牢固確立「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的思想觀念,忠實地履行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主題演講稿二
個子不高,衣著簡樸,62歲的李敏寬顯得謙虛而隨和,讓人很難相信,這就是當年在國際壘壇上叱吒風雲的前中國女子壘球隊主教練。
祖籍臺北的李敏寬出生在日本,並在那裡迷上了棒球。1953年,16歲的李敏寬放棄了在日本的安逸生活,懷著一腔「為祖國建設貢獻才智」的熾烈感情,隻身回到了祖國。
回國後,李敏寬被安排在北京華僑補校補習漢語,後來又考上天津四中、北京鋼鐵學院,畢業後被安排到冶金部礦冶研究院工作,做了十多年的技術員。1957年,北京組建女子壘球隊,這位38歲的機械工程師又受命出任教練。雖然生活的軌跡有諸多變幻,但李敏寬始終認為:「祖國利益高於一切,哪裡最需要就到哪裡。」
壘球由棒球演化而來,在美國、日本、臺灣等地非常流行。曾於1959年代表北京參加新中國首屆全運會棒球比賽,與隊友一起奪得冠軍的李敏寬,憑著對棒球的理解和經驗,摸索出一套獨特的壘球技戰術。四年後,李敏寬率領中國姑娘到日本交流比賽,面對1974年世界錦標賽冠軍的日本隊,中國隊九戰不敗,震動了世界壘壇。在此後不久舉行的首次中、日、美錦標賽上,中國女子壘球隊再次戰勝了日本隊,獲得第二名,當時號稱世界女子壘球霸主的美國隊也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壓力。
1986年,中國女子壘球隊正式成立,李敏寬出任主教練。當時,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壘球還是陌生的,更談不上企業的贊助。國家隊的日子很清苦,球破了隊員們自己縫,球棒壞了就拿釘子釘,用鐵絲勒。可在國外,李敏寬卻是國際壘球界炙手可熱的「明星」,邀請他加盟的外國俱樂部絡繹不絕。但李敏寬從未動心,在他心目中,「提高中國壘球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體育是充滿激情的競技。李敏寬將一腔赤子之情傾注在中國女壘上,在勝利與歡呼中,愈加煥發出深廣的愛國情懷。對他來說,祖國的榮譽高於一切。女壘的老隊員對記者說:「在李指導淡淡的外表下,跳動著一顆至死不渝為國爭光的赤子之心,在他的心靈深處,與生俱來地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是的,沒有這種摯愛和激情的人,怎能為祖國交上這樣的答卷:在亞洲歷次大賽中均保持了冠軍;1986年,首次參加世錦賽獲得亞軍;在世錦賽和重大國際比賽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在奧運會上奪得銀牌。
1992年底,李敏寬赴義大利援外,當時籤的合同是五年,但是只幹了一年,祖國一聲召喚,他立即回來了,並立志要在1994年世錦賽上為中國拿到奧運會的入場券。
李敏寬認為自己是「最富有的人」,「有些東西用錢是買不來的,你就是億萬富翁,你能用錢換一個中國國家隊主教練當嗎?」他說:「我最大的財富是祖國給我的榮譽和隊員對我的信賴,這些能用錢買到嗎?」這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精神,為此李敏寬奮鬥不已,無怨無悔。
李敏寬告訴記者,當初抱著華僑學生純樸的愛國熱情隻身回到北京,即萌生了一個願望:通過棒球和壘球,增加兩岸的交流與往來,早日回到家鄉看看。現在工作崗位變了,擔任臺盟中央秘書長,作為民主黨派的一員,現在的努力方向是繼承臺灣人民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