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保通信服務供應商實現信息回報
2024-10-06 05:15:10
泡泡網企業頻道頻道5月5日 隨著傳統資料庫中的結構化數據,來自圖像、視頻、電子郵件和簡訊等的非結構化數據,以及來自傳感器和機器的半結構化數據不斷激增,到2015年大數據的規模將達到8ZB[1]。
對於在日益複雜的信息環境中提供優質內容的通信服務供應商(CSP)來說,這一趨勢將產生巨大影響。
對用戶需求全面的、基於情景的洞察能幫助通信服務供應商開發旨在提高用戶滿意度和保留率的新產品,並進行有針對性的促銷。最重要的是,這能幫助他們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並通過將網絡和IT服務整合到雲中從而提高可擴展性。
隨著通信服務供應商千方百計地改進服務以獲得競爭優勢,將大量原始數據轉化為有用信息很快成為其優先任務。通過將信息轉化為實時網絡條件,通信服務供應商將獲得非常好的洞察力,可以深入了解人們的行為和偏好,並獲得能最大程度實現信息回報的方法。
以消費者為中心
在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行業中,比如通信,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是各企業共同的戰略目標,不論是在高增長和成熟的市場都是如此。
顯然,這是由利潤原因導致的。根據Bain & Company 公司在2011年9月進行的調查表明,客戶保留率變動5%將會導致25-100%的利潤波動[2]。
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通信服務供應商必須制定一個明確、全面的行動計劃。他們擁有大量的用戶信息,包括用戶的喜好、習慣和用行動裝置進行的活動等,但他們必須能利用這些數據來開發新產品並推動利潤增長。
傳統的商業智能和報告解決方案需要結構化數據支持,並通常在提供結論之前有一定程度的延遲。企業必須對這些結果進行分析,然後再轉化成運營行為。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信息以非結構化形式進行存儲,如社交網絡,企業就更需要具有足夠的敏捷性,以實時了解並響應客戶。
因此,獲得深入的客戶洞察也需要對傳統的和新一代分析功能進行結合。通過將從各種來源收集到的數據轉化為真正的情報,通信服務供應商將能全面地獲得基於情景的有關消費者需求和喜好的洞察。
這些情報可用來創造新收入及開發新業務,並與內容供應商和其它第三方建立業務合作。對於通信服務供應商來說,這是一個與內容供應商開展更有效合作的機會,以便開展新產品開發並制定有針對性的促銷活動,從而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和保留率。
混合雲的敏捷性
新的競爭和更低的利潤迫使通信服務供應商亟需快速轉型並對其傳統業務模式進行擴展,以保持領先。
通過為用戶提供優質應用,如視頻、音頻、消息和業務流程服務等,一些通信服務供應商獲得了成功並改變了通信行業的格局。
但是為了完全控制數據,他們必須首先將現有服務遷移至新一代網絡,並對其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
面對不斷增長的競爭壓力,混合雲解決方案作為通信服務供應商一種快速、低成本高收益的選擇而興起。
混合雲模式涉及內部和外部服務的結合,通過私有、託管和公有雲模式充分利用傳統IT,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敏捷性並加速創新。
向雲進行遷移被許多企業視為「能無限制使用基礎設施、應用和信息等IT服務」的首要業務戰略。
關鍵就是要了解企業產品組合中每項服務的可用性、成本、性能和法規要求,然後以最高效、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式滿足服務水平協議。
企業遷移至公有雲之前需要考慮的內容包括:
? 能幫助用戶按需部署並定製雲主機的按需付費模式;
? 能幫助用戶輕鬆地將數據從一個雲主機遷移到另一個雲主機、再到公測版的存儲解決方案;
? 能幫助企業、開發人員和獨立軟體供應商專注於應用開發的平臺即服務,其目的是支持多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實時配置和部署;
? 能在不中斷用戶使用的情況下,幫助用戶評估、規劃現有生產負載,並將其遷移至公有雲的遷移服務。
將數據轉化為真正的商業價值
信息回報是指企業投資信息解決方案及服務所產生的價值,這是通過從其數據中獲得洞察,從而更快、更好的做出決策而實現的。
通過充分利用混合雲技術,通信服務供應商可解決信息優化、社交智能及大數據等問題,從而促進新的業務增長。
一個具有先進的實時分析功能、能將大量數據轉化為商業價值的全面互聯的智能環境將成為更廣義的企業級系統的一部分。
企業的目標是在日益互聯、信息驅動型的經濟中提供無縫、安全、情景感知的服務。
駕馭大數據 最新調查表明:絕大多數高管希望駕馭流入企業的信息。然而,許多人都沒有做好準備。 · 62%的私有企業表示,有效的信息優化戰略將能幫助其獲得競爭優勢;56%的政府和公共事業部門受訪者表示這種戰略將幫助他們更好地服務於公眾; · 目前,僅有15%的企業將非結構化數據納入其企業洞察、流程和戰略中,而超過80%的受訪者正計劃在三年內將其納入進來; · 12%的受訪高管表示其IT部門可隨時提供正確的信息,以獲得可實施的洞察力,從而提高業務成效。儘管其仍屬少數,但這一數字比2011年提出同樣的問題時只有2%的肯定回答大大提高了; · 亞太和日本地區有69%的高管正計劃採用混合交付模式,60%的受訪者在將應用生產放在公有雲中之前要求獲得服務水平協議; · 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要求具有透明的基層基礎設施,近一半受訪者表示需要企業計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