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路面驚險坍塌大坑 路面為什麼會塌陷?
2023-03-30 16:36:11
近日在鄭州正興街附近,巡防隊員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坑,給來往的車輛帶來了巨大的猥褻,隨後巡防隊員做了一個告示提醒過往人員。為什麼路面會出現這樣的坍塌呢?關於路面坍塌有哪些需要我們注意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鄭州路面驚險坍塌大坑
6月19日上午8時30分,蜜蜂張辦事處巡防隊員宋玉生和隊友巡邏到正興街與西中和路路口往北10米時,看到馬路中間的路面坍塌一個大坑。大坑直徑大約1.5米左右,坑內深三米多。隨後,巡防隊員在其旁邊,用紙板做了一個警示標誌,上寫著「塌陷」字樣,提醒過往市民繞行。
巡防隊員介紹說,路面塌陷的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是裡面卻特別深,塌陷面積在不斷擴大,如果不及時搶修的話,坍塌會繼續往四周漫延,非常危險。塌方坑內積水特別多,估計是坑內排水管道因時間久腐爛造成排水不暢,溢出的水衝空了路面地基。在現場,巡防隊員一邊與市政部門聯繫,一邊找來警示標誌放在塌方的區域四周,提醒市民繞行。
目前,市政部門已經來到現場,在周圍設置隔離標誌,準備施工。
路面為什麼會塌陷
1、和周圍地理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一般都是在河邊或山腰上,邊坡比較陡,由於加固不穩定或年久失修,又經過較強雨水的衝刷,就會坍塌。平原等地區發生的概率較小。
2、地下管道四周沒能分層回填碾壓密實,形成空洞,造成塌陷。
3、排水管道接口密封性能差,漏水大,長期壓力水衝洗,把管道四周接口四周的路基的土層洗空了,形成空洞,造成塌陷。
4、路下方的地下水流失,導致下方空缺,使的路面踏陷。
5、路面承載壓力過大。
路面塌陷預防措施
1、應加強工程質量監督與控制,提高工程施工技術;
2、應加強監督管線單位施工管線的力度,規範管線埋設,合理安排各個管線單位的鋪設走廊;
3、避免種植像榕樹根系發達的樹木,以免破壞道路結構及地下管網。
4、在具備地面塌陷的三個基本條件(即塌陷動力、塌陷物質、儲運條件)與巖溶低洼地形地區,在抽排地下水的井孔附近,應對地面變形(開裂、沉降)進行監測。
5、進行宏觀水文監測,當出現地表積水或突然乾枯,放水灌溉及雨季前期降雨都可視為可能發生塌陷的前兆。
6、注意收集或及時發現具塌陷前兆的異常現象,如出現建築物開裂或作響、植物傾斜變態、井泉或水庫突然乾枯或冒水、逸氣,地下水位突升突降,地下有土層塌落聲及動物驚恐等異常現象,皆應警惕塌陷即將來臨。
7、監視井泉內、坑道與水庫滲漏點的地下水位降深是否超過設計允許值,地下水位升降速度有否驟然變化,滲漏水中泥沙含量是否高。另外可以在井孔內安裝伸縮性水準儀,中子探針計數器、鑽孔深部應變儀,及其他常規測量儀器等監測地下變形異常。
8、塌陷時地表會發生變形,地球物理場亦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利用這種特性,在洞穴上部埋設裝有聚氯乙烯銅線的混凝土管,當臨塌陷或大塌陷前,地表覆蓋層發生變形時,混凝土管就會被折斷從而發出警報;也可以監測重力的變化,將重力變化的信號轉換為音響的報警裝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