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大武術名家 功夫巨星李小龍第一無可爭議!
2023-03-30 16:58:51 1
一提起武術名家,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來來自於中國的李小龍,李小龍被譽為是世界武道變革的先驅者之一,也是功夫派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李小龍的出現改變很多歐美人對於中國人的看法,使得中國功夫風靡世界,還被評選為世界七大武術名家之一,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世界七大武術名家都有誰。
世界七大武術名家:
一、李小龍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划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裡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後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確實,還很少有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
二、丹·伊魯山度
1927年出生,現年72歲,美籍菲律賓人,美國著名武術家,是全面繼承李小龍「振藩功夫」的弟子之一,他自身亦曾四度入選過「黑帶群英殿」,同時亦是李小龍當年格鬥藝術中詠春拳、振藩功夫中的傑出代表。從10歲開始學習菲律賓武術與日本武術,並在美國著名空手道大師埃迪·帕克的指導下獲得了空手道黑帶段位,並成為埃迪·帕克的優秀助教之一,1964年伊諾山度在參加埃迪·帕克舉辦的加州長堤「空手道冠軍大賽」時認識了李小龍,並為對方的精湛拳藝和獨到的見解所深深折服,遂投入到李小龍門下,並協助李小龍在洛杉磯的唐人街書院道628號開設了「振藩國術館」,後成為李小龍的助教,主要擔任振藩功夫的教學,後期在李小龍忙於好萊塢演藝事業之際,承擔了武館中的主要教學任務。
三、查克·諾裡斯
查克·諾裡斯,1940年3月10日出生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空手道世界冠軍,美國電影演員,動作片演員,因1972年拍攝電影《猛龍過江》在古羅馬競技場與李小龍搏擊聲名大噪,且被譽為世界電影功夫片不朽經典鏡頭。2005年因在肥皂劇中誇張的演出成為風靡一時的網絡現象,網絡上出現無數版本的「諾裡斯事實」,於是他成了全球惡搞的代表。不過惡搞歸惡搞,但查克·諾裡斯動作英雄的形象才是人們記住他的關鍵。
四、史蒂文·西格爾
史蒂文·西格爾,1951年4月10日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蘭辛。好萊塢著名動作巨星,同時是一位環保人士、合氣道武術教練和動物權利行動人士,擁有合氣道黑帶七段。最初只是一名在日本指導合氣道的武術教練,之後搬家到了洛杉磯,武打能力受到注意,首度演出則是在1988年,從那時起,西格爾就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動作明星,他的電影票房總和超過二十億美元。他與史泰龍、施瓦辛格、布魯斯·威利斯、尚格雲頓、查克·諾裡斯、哈裡森·福特等人一共開創了好萊塢動作片的黃金時代,其影響力延續至今。
五、尚格雲頓
尚格雲頓,又名尚·克勞德·范·戴姆,1960年10月18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他曾獲得歐洲職業空手道協會中量級冠軍/獲多次比賽冠軍/好萊塢動作巨星/「健美冠軍」。他又被稱為「來自布魯塞爾的肌肉」,小的時候, 由於尚格雲頓身體非常虛弱,後來無意中看了中國的功夫片,就熱愛上了中國武術和李小龍。父親就決定讓他學習武術,以便強身健體。在他11歲時開始了武術生涯。1980年年僅20歲的尚格雲頓戰勝了世界第二號空手道選手從而取得了歐洲職業空手道聯盟聯賽的中量級冠軍。同時還獲得了一個健美冠軍的頭銜。尚格雲頓那出色的武術功底使他演起動作片來顯得輕鬆自如,遊刃有餘。
六、植芝盛平
植芝盛平,1883年12月14日生於日本的和歌山縣的田邊市,是日本非常知名的一位武術家,是合氣道的創始人。少年時,他只身前往東京學習柔術;20歲當兵,精於步槍刺殺術;參加過日俄戰爭。1920年,他辦起了以自己姓氏冠名的「植芝拳館」。在此期間,他綜合各家武道的經驗,開始進行武道的改良。他提出了「氣」的概念,進一步又提出「合氣」的概念。「合氣」就是處處符合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他把自己武道的技術原理比喻為一棵大樹被一陣風吹動時的反應過程———一棵大樹,當各個方向的風吹過來時,它的葉子會做出各自不同的擺動。合氣武道之技術就像大樹的葉子一樣,在氣流的作用之下,產生出無窮無盡的不斷變化的技術。
七、嘉納治五郎
嘉納治五郎,籍貫兵庫縣神戶市,其家族是關西重要財閥-----嘉納財閥,在今天的日本,主要作為現代柔道的創始人被記住。他從小聰明卻個矮虛弱,因而對武術特別有興趣。到東京上帝國大學期間,他找幾位師傅練過傳統柔術,並深入研究了如何利用對方的體重與力氣,以致小個子都能夠把大漢背起來拋出去,換句話說是「柔能制剛」。同時,他也整理出規範化的指導方法。畢業以後,嘉納一方面開家塾照顧親戚朋友的孩子們,也創立弘文館傳授英語,另一方面為普及現代柔道而設立講道館。如今做奧運會項目的柔道,就是他創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