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大的「天眼」,耗資2.6億元,如今卻淪為了垃圾場
2023-04-02 00:42:27
為了在載人航天技術成熟之前了解外層空間,提出了「天眼」項目。「天眼」是一臺望遠鏡,但這臺望遠鏡可以探測到天體極其微弱的無線電信號,同時觀察暗物質、暗能量和外星生命。
3年,東京召開了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會議。包括中國在內的十個國家提議建造一個無線電「大望遠鏡」。這一概念提出後,中國於2008年在貴州省平塘市正式建成了「天眼」
花了八年時間,最後一個反射器單元於2016年7月3日成功安裝。中國的「天眼」正式竣工。自從中國天眼建造以來,已經發現了44顆脈衝星。這臺500米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
在中國「天眼」建設完成之前,美國還研製了一臺單孔徑350米的射電望遠鏡。它是由斯坦福國際研究中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康奈爾大學於1974年共同建造的,總造價為2.6億英鎊。自然,美國的目的也是觀察一些外星生命形式。
在1974年建造完成後,美國使用射電望遠鏡向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球狀星團M13發射了一系列由1679個二進位數組成的信號。這一系列信號是阿雷西博信息。如果這個信息被有智慧的外星人接受,那麼美國將成為一個劃時代的人。這臺射電望遠鏡也叫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儘管對射電望遠鏡的信號沒有「人類」的反應,泰勒和霍爾斯在同一年用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現了第一個射電脈衝星雙星系統PSR191316。他們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1991年,天文學家沃贊和福爾傑發現了毫秒脈衝星PSR125712。
這是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太陽系以外的恆星,也標誌著射電望遠鏡已經成為人類觀察空間構成的主要儀器。然而,由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不再發展載人航天飛行,許多觀測太空星的項目也被取消了。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可用資金也從最初的1200萬美元減少到100萬美元,直到美國不再向射電望遠鏡撥款。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人再管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被遺棄了。
但是阿雷西博使用雷達技術。它的壯舉也是一項新技術——雷達天文學的發展。今天的航空航天也在大力發展雷達技術。阿雷西博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畢竟,科學在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