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有什麼說法由來 氣溫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023-04-01 15:34:24 3
二十四節氣與人民大眾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是人們的一種文化習慣和審美意識的反映,而且也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時的人們能通過不同節氣的前後氣象特徵來判斷農作物的收成狀況,也能隨時根據節氣的更替對農業生產做出調整。民間有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這一說法,下面就來看一看它的由來。
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有什麼說法
這句老話的意思不難理解,說的是如果先進入處暑節氣,然後才出伏,就意味著炎熱的高溫天氣並不會那麼早結束,所以糧食的收成就不會很好,表示糧食減產。但實際上,即便處暑在三伏天結束之前到來,也不能決定糧食是否豐收,因為這中間也只不過兩三天的間隙。
2022年三伏天什麼時候出伏
2022年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24日,因此8月25日才算得上出伏。三伏天是夏季高溫、潮溼和悶熱的天氣。從健康角度來看,人們應該避免在每天溫度最高的時候外出,實在難以避免也要做好相應的防曬措施,紫外線的強烈刺激也會對皮膚產生影響。
三伏天的養生注意事項
首先,不可過量喝酒。由於三伏天溫度較高,常會引起溼熱現象,此時如果大量喝白酒,會出現溼熱過盛的情況;其次,不可衝涼水澡。由於在三伏天體溫較高,毛孔也很容易舒張,衝涼水澡會導致毛孔閉合現象,而且很容易讓身體受寒,造成感冒或者發低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