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大「天眼」,睜開後能達350米,如今卻雜草叢生鮮為人知
2023-04-01 15:12:52 1
觀測和研究天體無線電波的基本設備叫做射電望遠鏡。它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它也不同於光學望遠鏡。它沒有高高豎起的望遠鏡筒和目鏡。它主要由天線和接收系統組成。巨大的天線是它最明顯的表現,有許多種天線,最常見的是拋物面天線。你知道,天線相當於射電望遠鏡的眼睛。當眼睛睜開時,它能看見許多肉眼看不見的東西。
射電望遠鏡還有一個明顯的功能,那就是探測銀河系的結構,銀河系也是空。很久以前,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眼睛,直徑350米,那就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舊的東西總是會被新的東西取代,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不例外。它曾經如此受歡迎,以至於無數科學家都依賴它。然而,它現在生鏽了。把它描述成一個大垃圾場更合適。
400多年前,義大利人伽利略第一次用望遠鏡觀測到恆星空。人類需要光學設備進行天文研究。人們慢慢發現天體不僅發光,而且還發射電磁波,所以在1932年。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卡爾·詹斯基發現了來自銀河系中心的無線電波,於是射電天文學開始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之前有許多射電望遠鏡,但是信號接收一直非常弱。
60年來,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只收集了幾滴落到地面上的雨滴,釋放出階梯射電源的能量。德國和美國開始有兩個能夠跟蹤信號的射電望遠鏡,直徑約100米。它的靈敏度已經很高,非常先進,被認為是一架很好的望遠鏡。然而,僅僅觀察較弱的無線電源是不夠的。斯坦福國際研究中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康奈爾大學聯手改造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該望遠鏡很快成為世界上第一臺射電望遠鏡。
1974年,為了慶祝其轉換的完成,阿雷西博望遠鏡向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球狀星團M13發射了一系列由1679個二進位數組成的信號,稱為阿雷西博信息。它之所以在這裡發射,主要是因為這裡的恆星分布密集,更有可能被外星智慧生命(也稱為外星人)接收到。說到這裡,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外觀非常壯觀。那時,世界排名第一。因此,很多電影都喜歡用它來拍攝,比如007系列。
事實上,早在1959年,天文學家就提出了尋找外星生命。但是它不太可能找到它,因為根據光速,到達目的地至少需要2400年。如果他們立即收到回復,將需要4800年才能到達地球。這時間太長了,不是尋找的時候。阿雷西博望遠鏡建成後,它仍在實踐。1974年,它試圖傳播人類信息。當然,它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阿雷西博望遠鏡由38778塊快速金屬板組成。重建的望遠鏡直徑為350米,深度為508米。在它的頂部懸掛著一個500噸重的三角形平臺和一個可移動的進料臂,主要由18根鋼索支撐,鋼索連接三個高達100米的鐵塔。平臺下方距離主反射面508米處還有一個圓形房間,重75噸,直徑24米。其中放置了兩個反射面,一個雷達發射器和一個微波接收器。
阿雷西博天文臺於1963年11月1日正式開放。自開館日起,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和無數不同年齡的遊客都在使用它。電影明星和好萊塢電影人經常在這裡觸摸它。阿雷西博天文臺最令人興奮的觀測成功發現於1974年。它測量了第一個無線電脈衝二進位系統。根據計算,這個雙中子星系統的重力輻射非常強。
泰勒教授在得到脈衝星的20年軌道周期之前,用它進行了數千次觀測。證明了該結果與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和引力波的存在是一致的。泰勒和霍爾斯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也是阿雷西博天文臺的驕傲。從那以後,它在科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雷達。
然而,它的輝煌將在42年後最終結束,因為在2016年7月,中國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射電望遠鏡FAST,其直徑為500米,構想於1994年。到2016年9月25日,《中國之眼》將需要22年才能完成。綜合性能比阿雷西博天文臺高十倍。世界第一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只能消失。
由於中國之眼的建成,阿雷西博天文臺很可能關閉。它曾經是各種優秀的技術,在中國人的眼裡什麼都不是,落後就會被淘汰,這不僅在人類歷史上,科技也是一樣的。現在,阿雷西博天文臺年久失修,缺乏維護資金。它現在生鏽了,雜草叢生,空房子擁擠不堪,就像一個巨大的垃圾場,讓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