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五代十國最簡單介紹(五代十國二)

2023-05-28 12:27:40

今天結束五代十國!

本想將遼金夏簡單一說就好,但是仔細翻閱,也覺得有很多東西值得整理,所以打算將其定系統整理一下!

PS:想簡單系統了解中國歷史看合集喲!

一、李存勖建立後唐:923-937年

後唐(923年-937年)是中國五代時期的政權之一,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

923年,唐朝的賜姓宗室

消滅後梁,聲稱重建唐朝,同年底李存勖滅後梁,定都洛陽,史稱後唐。

925年滅前蜀王衍。

928年南平高從誨內附。

930年南楚馬希聲內附。

936年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兵攻入洛陽,稱帝建立後晉,後唐滅亡。

後唐的建立至其亡國曆時十四年。

史學家為了區別由李淵所建立的唐朝,因而稱之為後唐。

1.1、李克用:856-908年

李克用(856年10月24日-908年2月24日),字翼聖,後唐莊宗李存勗[xù]之父,本姓朱邪(又作朱耶),其父受唐朝天子賜李姓。

綽號鴉兒三郎獨眼龍飛虎子,沙陀族人,生於神武川之新城(在今山西雁門北部)。李克用驍勇善騎射,15歲即從軍。

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率沙陀軍南下鎮壓黃巢。

中和二年(882年)李克用二次受敕勤王。

中和三年(883年),黃巢退出長安,由於李克用在長安收復戰中功勞最大,因此被命為河東節度使。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再自河東南下大敗齊軍,最終使得黃巢自殺。

光啟元年(885年),朝廷討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李克用指責盤踞關中的靜難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結交朱溫欲滅己,因此進軍關中擊敗二人,僖宗逃往鳳翔。

乾寧二年(895年),李茂貞、王行瑜及韓建三帥進京挾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軍勤王,敗三帥,救出昭宗,因功被封為晉王。

其後數年,李克用持續與朱溫爭戰,相互間成為爭奪天下的最大對手。

此後李克用長期割據河東,與佔據汴州的朱溫對峙。

天佑四年(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國號梁,史稱後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與後梁爭雄。

次年(908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西省代縣。

李存勖建立後唐後,追諡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1.2、後唐莊宗李存勖:885-926年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小字亞子,又名「李天下」,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

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檢校司空,遙領晉州刺史,後襲父位為河東節度使、晉王。

他驍勇善戰,長於謀略,在王位十五年,南擊後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並河中,使得晉國逐漸強盛,中興唐朝霸業。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勗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稱帝,國號唐,史稱後唐。

李存勖在位期間,並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震動南方割據諸國,「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但他沉湎於聲色,治國乏術,用人無方,縱容皇后幹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殺戮功臣,橫徵暴斂,又吝惜錢財,以致百姓困苦、藩鎮怨憤、士卒離心。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李存勖死於興教門之變,時年四十二歲。在位三年,廟號莊宗,諡號光聖神閔孝皇帝,葬於雍陵。

1.3、鄴都之亂:926年

鄴都之亂,又稱鄴都之變,是五代十國後唐莊宗時,由魏博軍的一個士兵皇甫暉發動的兵變,又引爆了一連串兵變事件,莊宗養兄李嗣源奉命前去平亂,卻被士兵挾持而一起叛變。

最後,莊宗在興教門之變中被殺,李嗣源稱帝,是為唐明宗。

1.4、興教門之變:926年

興教門之變,是發生在五代十國後唐莊宗時期鄴都之變的後續兵變事件,鄴都之變時後唐莊宗李存勗正欲親徵應對,指揮使郭從謙乘機在洛陽興教門發動政變,李存勗於此政變中被殺身亡。

1.5、劉玉娘:926年

劉玉娘,魏州成安縣人,父親為劉叟(自號劉山人),為後唐莊宗李存勗皇后,李繼岌生母。

二、澄心堂紙:約932年

澄心堂紙,是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所製作的宣紙,因其卓越的品質被譽為中國古代名紙。

三、花間派:934年

花間派,是指作品為五代詞集《花間集》所收錄的詞家。

代表人物有溫庭筠、韋莊、張泌等。

一般認為花間派起源於唐代溫庭筠,而繁榮於五代時後蜀。

嚴格意義上講並不能成為一派。

一般認為花間派是詞這種文學形式由民間歌曲過渡到文人創作的中間形態。

3.1、溫庭筠:812-870年

溫庭筠(812年-870年),男,又名,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世稱溫助教溫方城

晚唐著名詩人、花間派詞人。精通音律,詞風濃綺豔麗。

當時與李商隱、段成式文筆齊名,號稱「三十六體」。

3.2、韋莊:836-910年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詩人、詞人,儒客大家,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

韋莊出身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

早年屢試不第,後因黃巢起義作《秦婦吟》。

乾寧元年(894年),再試時進士及第,出任校書郎。

乾寧四年(897年),以判官職隨諫議大夫李詢入蜀宣諭,歸朝後升任左補闕。

天復元年(901年),入蜀為王建掌書記,自此終身仕蜀。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滅唐建梁,韋莊勸王建稱帝,任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定開國制度,次年升任宰相。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逝世,享年七十五歲,官終吏部侍郎兼平章事,諡「文靖」。

韋莊工詩,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

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

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

所著長詩《秦婦吟》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

有《浣花集》十卷,後人又輯《浣花詞》。

另有《菩薩蠻》五首為宋詞奠基之作。《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

四、石敬瑭建後晉:836-947年

後晉,是五代第三個政權。從936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滅後唐開國始,到947年契丹滅後晉止,共經歷兩個皇帝,享國12年。

為與司馬氏的晉朝相區別,別稱石晉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

不久攻入洛陽,滅後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這也為後來北宋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後,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

天福九年(944年,契丹會同七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

開運二年(945年,契丹會同八年),契丹再次南徵,石重貴親徵,再次打敗契丹。

開運四年(947年,契丹會同十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

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覆滅。

後晉亡後,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

後晉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少數民族政權冊立的傀儡政權,控制了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的部分地區。

4.1、後晉高祖石敬瑭:892-942年

後晉高祖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太原人,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

他樸實穩重,寡於言笑,喜讀兵書,重視李牧、周亞夫行事,隸屬於後唐明宗李嗣源帳下,迎娶李嗣源之女。

後參與後梁朱溫與晉國李克用、李存勖「梁晉爭霸」,衝鋒陷陣,戰功卓著。

後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後,拜為河東節度使,封為趙國公,賜號「扶天啟運中正功臣」,然而君臣相互猜忌。

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坐困於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甘做「兒皇帝」。

隨後,在契丹援助下,滅亡後唐,正式即位,定都汴梁,建立後晉。

天福七年(942年),憂鬱成疾,病逝,時年五十一,廟號高祖,諡號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於顯陵(今河南宜陽縣)。

4.2、晉出帝石重貴:914-974年

晉出帝(913年-974年),又稱少帝,942年-946年在位。

天福七年(942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死,重貴繼位,沿用高祖天福年號,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開運。

石重貴不肯向契丹稱臣,契丹攻後晉,開運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佔開封,石重貴投降,後晉亡。

石重貴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氣的皇帝,他敢於同契丹開戰,可惜他身邊卻無可用之人。

他在位只有4年,國破後被俘送往契丹,保寧六年(974年)六月,石重貴病死,終年61歲,追封晉王。

五、白藤江之戰:938年

白藤江之戰,指的是938年中國南漢政權與靜海地區(今越南北部)軍閥吳權之間的戰爭,因發生在白藤江而得名。

南漢大有十一年(938年)、後晉天福三年,原安南節度使楊廷藝部將吳權自愛州(今越南清化)舉兵,攻前年殺楊廷藝據交州(今越南河內)而立的皎公羨。

皎公羨向南漢求援,南漢高祖劉龔想乘機取交州,不聽崇文使蕭益進諫,以大將梁克貞領兵赴交州援助皎公羨,又以劉弘操為靜海節度使,領戰艦由白藤江赴交州,自己領兵屯於海門以為聲援。

劉弘操尚未至交州,吳權已殺皎公羨,據交州,引兵迎戰南漢軍,預先於海口豎裝有鐵尖的大木樁,然後派輕舟乘漲水誘南漢水軍深入。

南漢戰艦中計追擊,待落潮,戰艦均被木樁所阻不能退,南漢軍大敗,士卒大半溺死,劉弘操戰死,劉龔收殘兵而返。

六、南頓北漸:五代十國時期

南頓北漸,又稱南能北秀,為中國禪宗五祖弘忍門下的神秀與惠能二大弟子見處各異,因而發展成的不同系統禪學。

其中神秀以長安為中心教化北方,稱北宗禪。

惠能教化南方的稱「南宗禪」,後世禪宗大多出自此系統。因為禪性觀的區別,兩派差異則以「南頓北漸」分別。

其中以循序漸進的方法指導子弟,令其開悟,稱為「漸悟」。

而不分階段、頓速覺悟,則為「頓悟」。

七、契丹滅後晉之戰:944-946年

契丹滅後晉之戰,是一場發生於五代時期的戰事,該戰爭致使後晉滅亡。

後晉出帝石重貴即位後,拒絕再向契丹稱臣,兩國關係惡化。

契丹於943年十二月開始入侵後晉。

後晉開運三年(946年)、契丹會同九年七月,契丹太宗耶律德光以晉廷負恩為由,舉兵南下。

後晉大軍聞訊,準備取道冀(今河北冀縣)、貝州(今河北清河西)向南。

契丹則派蕭翰從後面切斷了晉軍的糧道與退路。

十二月初,後晉大軍與朝中聯繫被切斷,後晉奉國都指揮使王清請戰,率二千步兵奪橋開路,多次請大軍為後援,杜重威按兵不救,王清與部下全部戰死,後晉各路軍隊士氣由此喪盡。

十二月初八,契丹從道外將晉軍包圍,杜重威派人暗中往契丹耶律德光營中請降。

耶律德光率大軍南下,杜重威率降兵以從。

十二月十七日,契丹先鋒、後晉降將張彥澤入大梁(今河南開封),晉出帝點火,欲與後宮自焚,被親軍將領薛超所阻。

張彥澤奉耶律德光與述律太后書撫慰出帝,出帝開宮城門,命人起降表,自稱孫男、臣。

張彥澤囚晉帝,遷於開封府,次年正月初一,耶律德光入大梁(今河南開封),降晉帝為負義侯,後晉亡國。

八、舊唐書:945年

舊唐書》為後晉劉昫[xù]等撰。

後晉天福六年(941年),晉高祖石敬瑭命張昭遠、賈緯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趙瑩監修。

後晉開運二年(945年)書成,時因劉昫為相,故該書署名劉昫撰。

原名《唐書》,《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題為《唐書》,後為區別北宋歐陽脩等人編的《新唐書》,改名《舊唐書》,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及列傳150卷,記載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舊唐書》在保存史料上有一定的價值。

《舊唐書》前期文獻資料完整,材料翔實,敘事詳明,文字簡潔有力,頗受後世重視。

從南宋紹興以後,《舊唐書》一直沒有重刻。

明嘉靖年間,聞人詮自王延喆[zhé]、張汴處收集殘稿,重刻《舊唐書》。

清朝乾隆年間編修《四庫全書》時,命沈德潛等人校勘兩《唐書》,《新、舊唐書》同時被列入」二十四史「之一。

道光年間,岑建功參照《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的內容,重新整理《舊唐書》。

九、後漢建立:947年

後漢(947——950),五代十國時期由劉知遠建立的王朝,都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

後唐覆滅後,石敬瑭建立後晉,任命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

公元947年,契丹滅後晉後佔據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燒殺搶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

劉知遠抓住時機,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後攻克並定都於汴州,亦有稱東漢為後漢者,稱西漢為前漢。

第二年劉知遠病死,劉知遠的次子劉承佑嗣位,即後漢隱帝。

950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後漢隱帝命郭威徵討,但後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不得已反叛,後漢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就此滅亡。

9.1、劉知遠:

劉知遠(895年-948年),後漢高祖,五代後漢開國皇帝,即帝位後改名劉暠,947年—948年在位。劉知遠在太原出生,祖先是沙陀人,父名琠。

開運四年(947年),劉知遠稱帝。

其統治期間,各地割據成勢而朝廷難控,並且手下多貪婪之輩,因此形成弊政,一時斂賦成災。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劉知遠因病崩於萬歲殿,廟號高祖,諡號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葬於睿陵,位於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裡的柏嘴山之陽。

十、後周崛起:951-960你那

後周,又稱郭周,是五代最後一個中原王朝,從951年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開國,到960年北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被取代,共歷三個皇帝,享國10年,定都開封。

後周統治地區包括今河南、山東、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陝西中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蘇的長江以北地區。

郭威自稱為周朝虢叔後裔,因此以「周」為國號,史稱「後周」,以別於其他以周為國號的政權,又以郭威之姓,別稱「郭周」。

10.1、周太祖郭威:904-954年

後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字文仲,邢州堯山縣(今河北隆堯縣)人。,五代時期後周開國君主(951—954年在位),順州刺史郭簡之子。

郭威出身寒微,身材魁梧,勇力過人,加入後唐莊宗李存勖[xù]親軍。

後協助後漢高祖劉知遠稱帝,憑藉佐命之功,累遷檢校司徒、樞密使、天雄軍節度使,平定河中,鎮守鄴[yè]城,受到後漢隱帝劉承祐猜忌,發動兵變,攻破開封,推翻後漢隱帝,不久率軍抵禦契丹,在澶[chán]州受部將推戴,黃袍加身,於廣順元年(951年)正月即皇帝位,建立後周。

在位期間,崇尚節儉、虛心納諫、改革弊政,促進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好轉。

顯德元年(954年),郭威因病駕崩,時年五十一,諡號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號太祖,葬於嵩陵, 他死後由侄子柴榮繼承皇位。

10.2、周世宗柴榮:921-959年

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邢州堯[yáo]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為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皇帝,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

柴榮為後周太祖郭威皇后柴氏的侄子,後被郭威收為養子。

於顯德元年(954年)至顯德六年(959年)在位,在位期間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有建樹,實現了北方的統一。

10.3、後周代漢:950年

後周代漢,即郭威滅漢,是五代史上最後一次王朝更迭。

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是後漢的主要開國功臣,因此受後漢高祖劉知遠重任和寵愛,並且被授予高職。

後來,劉知遠病重,臨死前委託郭威成為顧命大臣。

後漢隱帝劉承祐清理顧命大臣,族滅樞密使郭威一家,郭威憤怒之下率軍自駐地鄴都南下,在劉子陂與劉承祐的部隊決戰並獲勝,劉承祐死於亂軍之中。

郭威一度改立劉贇[yūn]為帝,但最後還是在士兵的黃旗加身擁戴之下取代後漢,建立後周。

10.4、高平之戰:954年

高平之戰,是後周擊退北漢入侵的一場戰役,也是周世宗柴榮生平的第一次大捷,此役的勝利鞏固了柴榮的地位,為其之後施政掃清了障礙。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柴榮繼位後不久,北漢皇帝劉崇聯合遼國乘機南下,打算乘後周內部還不穩定的情況下打擊後周的力量。

二月,遼國派楊袞[gǔn]率騎兵萬餘及步兵五萬餘人,到達晉陽城(在今太原市境),兩軍會師晉陽,一路攻上潞州(今長治)。

北漢主劉旻[mín]親領中軍,張元徽領左軍,楊袞為右軍,陣容嚴整。

後周昭寧節度使李筠派部將穆令均率領兩千人馬迎擊。

穆令均中伏被殺,損失千餘人,李筠退回潞州,柴榮決定親自領兵抵抗北漢的進攻。

楊袞觀察了後周軍的陣勢和軍容,認為後周軍強,不可貿然進攻。

劉崇卻不以為然,命張元徽率領東軍先進攻。後周的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怯敵,一戰即潰,有上千步兵投降。

在高平之戰中柴榮冒著矢石親臨戰場,一開始戰事不利,後周軍右翼潰退的情況下扭轉戰勢,擊潰了北漢軍隊。

張元徽的戰馬被射倒,被後周軍斬殺。

戰後後周軍隊乘勝追擊,一直攻到太原。三月二十三日,周世宗率軍暫屯潞[lù]州(今山西長治)。

戰後,周世宗將樊愛能、何徽等七十餘名將校斬首,以正軍法。

此役趙匡胤表現出色,升殿前都虞侯,得以迅速崛起,成為柴榮日後倚重的大將。

10.5、後周攻後蜀之戰:954年

後周攻後蜀之戰,是後周世宗柴榮於955年5月發動的一場針對後蜀的戰役,該戰役的目的是攻取後蜀所佔據的陝西領土。

戰役持續數月,在開始階段後周方面幾乎沒有進展,直到956年1月才最終攻陷鳳州,後周獲得勝利。

戰後,後蜀失去陝西南部山區屏障,無力繼續維持割據政權。

10.6、後周攻南唐之戰:955年

後周攻南唐之戰,是五代末期發生的國與國之間最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戰事從955年12月17日,後周世宗派大軍南伐開始,戰鬥中雙方互有攻取,很多城池經歷過多次爭奪。

戰鬥持續了兩年零五個月,於958年4月8日結束,最終南唐失去了其位於長江以北的全部領土。

十一、馮道:954年

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yíng]州景城(今河北泊頭市交河鎮)人,是五代時期的政治家。

據《宋史·藝文志》記載,馮道著有文集6卷、《河間集》5卷、《詩集》10卷。

馮道早年曾效力於幽州節度使劉守光,歷仕五朝(後唐、後晉、遼朝、後漢、後周)、八姓(八個家族)、十一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遼太宗、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等,「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四十多年。

顯德元年(954年)四月,馮道病逝,後周世宗追封瀛王,諡號文懿[yì]

馮道事親、濟民、主政、提攜賢良上的表現,符合傳統中君子、聖賢的行為標準,曾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

但自北宋起,史學家出於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

932年,馮道奏請明宗,以唐代開成石經為底本,雕印儒家《九經》,得到明宗批准,於當年開始印行。

953年,《九經》全部刻印完成,前後共歷時22年。

這是中國歷史上首度大規模官方印行儒家經典,馮道成為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

十二、顯德毀佛:955年

顯德毀佛,即後周世宗滅佛

自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起,後周世宗開始排斥佛教的一系列政策。

後人將它與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並稱為「三武一宗」。

是五代唯一對佛法排斥的一次。

十三、陳橋兵變,五代朝結束:960年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中國歷史上一宗發生在顯德七年(960年)的軍事政變。

後周禁軍效仿後漢乾和八年(950年)軍士擁立郭威登基稱帝的澶[chán]州兵變,於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擁戴趙匡胤為帝。

此次兵變導致了後周的滅亡和宋帝國的建立,亦標誌著五代十國時代的結束。

十四、南唐後主李煜:961-975年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徐州彭城縣(今江蘇徐州)人,南唐末代國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

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

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chī]吻以示尊奉宋廷。

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14.1、李璟:916-961年

南唐元宗李璟(916年-961年8月12日),初名景通,曾更名瑤,字伯玉,徐州彭城縣(今江蘇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長子,南唐第二位皇帝,他於943年嗣位,後因受到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

李璟的書法頗佳,詞亦有名,與其子李煜並稱「南唐二主」,其詞「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作品被收入《南唐二主詞》中。

李璟即位後開始大規模對外用兵,消滅楚、閩[mǐn]二國。

他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

不過李璟奢侈無度,導致政治腐敗,國力下降,被後周奪取淮南江北之地,遂從金陵遷都洪州,稱南昌府。

961年逝世於南昌,時年四十六歲,葬順陵,死後獲宗主國宋朝特許而被追上廟號元宗,諡號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李璟好讀書,多才藝,常與寵臣韓熙載、馮延巳[sì]等飲宴賦詩,他的詞,感情真摯,風格清新,語言不事雕琢,「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14.2、大周后周娥皇:936-965年

周娥皇(936年-964年),南唐司徒周宗長女,十九歲時,入宮為妃,得到後主李煜恩寵。

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冊封周娥皇為國後。

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於瑤光殿,時年二十九歲,諡昭惠,葬於懿陵,史稱大周后。

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工琵琶,曾創作樂曲《邀醉舞破》、《恨來遲破》,並搜尋五代時已失傳的《霓裳羽衣曲》,改訂為新曲。

周娥皇與後主感情甚篤,李煜曾為其創作《書琵琶背》、《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等詩詞,及其去世,又作《昭惠周后誄》、《輓辭》以紀念,為後世留下了鮮明的文學形象。

14.3、小周后:950-9778年

小周后(950年-978年),名不詳,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周娥皇(大周后)之妹。

開寶元年(968年)十一月,立為國後,南唐亡國後,隨後主被俘入北宋京師(今開封)。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後主死於汴京,小周后不久亦與世長辭。

小周后容貌美麗,神彩端靜,有才情,曾創作《擊蒙小葉子格》一卷,是葉子戲規則的早期記錄。

14.4、金錯刀:

金錯刀,別名金錯書,南唐後主李煜所創的筆法,指在繪製過程中用筆顫抖拖拽形成的一種筆法,寫字、繪畫的一種筆體。

宣和畫譜中描述:「然李氏能文善書畫,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畫亦清爽不凡,別為一格。」。

陶谷《清異錄》曾云:「後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

十五、王溥[pǔ]與唐會要:961年

唐會要》,宋代王溥撰,成書於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會要。

《唐會要》乃續蘇冕[miǎn]《唐九朝會要》與崔鉉[xuàn]、楊紹復等撰《續會要》而作,專門記錄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政制沿革,自「帝號」始,以「四夷」終,共分514事目。

細瑣史事不能定目者,則錄於雜錄,附於各條之後。

此書與《通典》有許多相似之處,而於唐代制度記載更為詳備。

文中又載蘇冕駁議,義例該備,足資考證,「於唐代沿革損益之制,極其詳核」。

《舊唐書》有大量的史料,如〈音樂志〉、〈天文志〉,皆來自《唐九朝會要》與《續會要》。

有時《唐會要》記載有誤,《舊唐書》也跟著照搬照抄,而且《唐會要》保存了《新唐書》、《舊唐書》未載的史實,由於《大唐起居注》、《大唐實錄》、《唐九朝會要》與《續會要》均亡佚,部分內容多靠此書保存。

《唐會要》原本在流傳過程中殘缺,今本根據清代乾隆時期整理本重印,全書100卷、514目,在不少條目下有「雜錄」,由於不分門,查閱不便,另有張忱石《唐會要人名索引》可供查考。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