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由來(關於除夕的由來你知道麼)
2023-10-17 14:29:17 3
今天就是除夕了,大家都沉浸在過年的歡聲笑語中,享受著和家人一起團聚的快樂之中。但是關於除夕的由來你真的知道麼?接下來小編就要給你們惡補關於除夕的來歷了,收下不謝!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於西京守歲》
[唐]駱賓王
閒居寡言宴,獨坐慘風塵。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
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耿耿他鄉夕,無由展舊親。
《迎新春》
[宋]柳永
懈管變青律,帝裡陽和新布。晴景回輕煦。慶嘉節、當三五。列華燈,千門萬戶。遍九陌,羅綺香風微度。十裡然絳樹。鰲山聳、喧天簫鼓。沙漸天如水, 素月當午。香徑裡,絕纓擲果無數。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時,朝野多歡民康阜。隨分良聚。堪對此景,爭忍獨醒歸去。
除夕的文化符號
壓歲錢
來源於漢代「壓勝錢」,又稱為「厭勝錢」、「花錢」。是漢代流通貨幣之外鑄成錢幣形式的吉利品、避邪品、玩賞品,民間用以招幸運、避邪穢、娛樂玩賞。寓意兒女長大成人,因其被賦予祛邪避禍的祝福含義。在新年向小孩贈送以求平安,後發展成為壓歲錢。除夕夜,晚輩紛紛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們則要給「壓歲錢」,希望晚輩平安幸福,遠離不幸和災難。守歲
在除夕之夜,我國民間有徹夜不眠,通宵守歲的習俗。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敘舊、話新,互相鼓勵,相互祝賀,希望來年有個好的開端,順利的發展,理想的結局。「達旦不眠,謂之守歲」《風土記》中有記載「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在守歲這一觀念中, 「守」既有對逝去的舊歲惜別留戀之情,更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年夜飯
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合家歡」,是一年中的最後一頓飯,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全家圍坐在一-起共進晚餐,辭舊歲。吉慶有餘,年夜飯的菜色各地不用,但必須有雞有魚,取「吉(雞)慶有餘(魚)」之意。而餐桌上的魚,更有年年有「魚"之意,一年有「餘」,圖個吉祥,圖個喜慶。頓頓有餘,菜餚儘可能豐富,有些地方要多做一一些飯,留到初一或節日期間,叫做 「隔夜飯」,寓意一年到頭吃不完,全年豐衣足食。關於除夕的習俗和來歷小編已經詳細介紹了,希望可以讓大家對除夕有一個更好的了解,最後小編祝大家身體健康,事業有成,天天都有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