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快慢適宜,人生自如
2024-12-01 03:06:09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速度很重要,耐力也不容忽視。為了在社會更好地生存,以便將自身的價值最大化,這要求每個人懂得學會快慢適宜,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從容、更自如。
何謂快慢?於我看來,「快」就是比他人更先拔尖以贏得主動,而「慢」就是靜心積澱,靜學習,慢成長。
信息化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社會變化萬千,競爭激烈。在這個競爭進入白熱化的階段,個人想要取得成功,就要像比爾·蓋茨說的那樣,「你比別人快,才能在競爭中贏得機會」。個人只有將自己的才能儘早顯露出來才能更好地抓住成功的機會。作家張愛玲亦言:「出名要趁早。」前有張愛玲早早展現了個人的寫作才華,令當時上海文壇驚豔,今有14歲印度少年成為網際網路公司CEO及《超級大腦》李雲龍成功奪冠。這些人不無為我們詮釋了「快」於眾人對個人發展的影響,這要求每一個人都要時刻準備顯露自身才華以拔尖於眾。
但,歌德亦有言:「人生的真諦,不在於像火山一樣爆發,而在於像大海一樣包容和持重。」真正的智慧是需要經過歲月的打磨積沉後形成,這種經過人生的淬鍊的智慧方為真智慧。過早的拔尖會易使之因眾人的過多關注而喪失成長的動力、空間直至走向平庸。中有方仲永的「泯然眾人矣」,外有《小鬼當家》的童星哈瑞·金後來的吸毒墮落,這無不令人感嘆籲噓。因而,惟有學會放慢速度、靜學習,靜沉澱,個人才能更好地在沉默中爆發。錢鍾書靜心多年,不懈耕耘,終成大著《管錐篇》,2014年諾獎獲得者玻希斯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終成大器。
如今的社會既是個快速變化的網際網路社會,又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這需要個人學會快慢適宜,以慢成就快,以快促進慢。只有學會慢學習,靜心積澱,個人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習,為自己的「快」拔尖創造基礎。個人如此,國家亦然,中國要實現「中國夢」,就要認真落實新常態慢下來,保證GDP的增長質量。以促進更快發展。
以慢為基礎,促進「快」發展,以「快」發展,推動慢學習的堅持。
只有快慢適宜,懂得兩者相輔想成的關係,我們的人生才會走得更有把握,更從容,才能更容易獲得成功。
因而人生要快慢適宜,才能更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