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的力量作文
2024-10-28 06:04:10
導語:道德的力量可以使人進取,讓人不僅因自身完善而沾沾自喜,讓人們投身社會的發展之中。道德的力量有助於社會的發展、
第一篇:道德的力量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社會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德」在社會大舞臺上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社會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越來越多的「德」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
德高望重、德藝雙馨、以德服人等等以德為主題的成語和俗語比比皆是,可見中國是一個重視道德修養的文明古國。現代教育中要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道德修養位列榜首。我過政府提出「以德治國」的戰略要求,也足以顯現出「德」的重要性。
2009年,一場「吸毒門」打破了人們心中的寧靜,仿佛一塊巨石投入心湖,泛起一陣陣漣漪。那個圓圓的臉,一笑露出兩個小虎牙的他;那個用深情演唱《懂你》,打動億萬觀眾的他;那個外表憨厚的愛心大使的他——滿文軍,竟然是這次事件的主角。太多的驚異席捲而來,人們疑惑了,人們心中完美的愛心大使的道德水平竟是如此而已。在備受關注的中國演藝名人道德修養指數榜上,滿文軍因這次吸毒事件而名次跌落三百九十六位。
相比滿文軍帶給觀眾的失望,另一位藝人卻給國人帶來一絲安慰,她就是道德修養指數榜漲幅最高的女藝人李宇春。這個外表酷酷、打扮中性的女孩子,曾因為出身快女和怪異的外表而被很多人排斥,許多人因她顛覆了國人的審美而不看好她,而這個八零後的超女冠軍用實際行動改變著世俗的眼光。汶川地震,她勇敢的獻血;各種災難面前,她不僅自己慷慨捐助,也積極的號召粉絲共同伸出援手。同樣身為愛心天使的她樹立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形象。
外在的形象並不會影響人們對一個人道德水平的評判,因為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桿道德的天平。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東南沿海一個普通的企業與法國某企業合作時,發現對方少收了5000萬法郎。在當時,5000萬法郎對中國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該企業的負責人堅守道德,將5000萬法郎補交給法國企業,法方負責人深受感動,當即作出了兩項重大的決定。而中國的這個企業也因良好的道德形象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商業利益。可見,重視道德的作用往往會帶給人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多姿多彩的物質世界,有太多的事物如罌粟般披著華麗的外衣侵蝕著人們的內心。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主宰者,我們理所當然的要肩負起弘揚道德的重任,這條路任重而道遠,但只有讓道德主宰人們內心世界,社會才能更加健康快速的發展。
第二篇:道德的力量
由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和單位舉辦的《道德的力量》——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頒獎晚會將於9月20日,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
此次晚會頒發的獎項是國家對近年來社會上湧現出的一大批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模範人物所設立
的最高獎項,這些道德模範將進一步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發揮示範引導作用,推動全社會形成學楷模、知榮辱、促和諧的時代風尚。
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從今年7月開始,分為「助人為樂模範」、「見義勇為模範」、「誠實守信模範」、「敬業奉獻模範」和「孝老愛親模範」五個方面,從中優選出十大模範。明晚,經過全國各地各界群眾選出的《全國道德模範》代表將到晚會現場。為了更好地表現他們的先進事跡,編導們對晚會進行了精心設計,採取大屏幕播放、主持人訪談、演員表演等形式,充分反映這些模範平凡中的偉大,他們就生活在百姓身邊、是我們的鄰居、同事、同學。晚會的主持人為白巖松,敬一丹和文靜。中央電視臺力爭把一臺質量高、藝術水準強、製作精美的頒獎晚會奉獻給觀眾。
第三篇:道德的力量
中國自古以道德為衡量對錯的尺度。道德像一尊佛像,讓我們膜拜;道德又如老者的教誨,讓我們銘記;道德又像聖人的經典,讓我們瞻仰。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崇尚道德呢?
道德的力量可以使人清醒,不致迷失在功名利祿的漩渦中難以自拔。「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志士不飲盜泉之水。」樂羊子妻以簡潔的語言告誡著樂羊子,拾金不昧是自古留傳至今的道德,是人們最基本的道德。於是,樂羊子清醒了,金錢並非是眾善之門,畢竟是撿來之物,又怎可據為己有?於是,他淡然而去,將錢財放歸原處。道德猶如一泓清泉,衝洗了人們心中的汙濁,讓人清醒,正直之氣貫穿天地之間。
道德的力量可以讓人博大,去包容人世間的任何憂事。海納百川是一種氣慨,是一種勇者的氣慨。太宗曾言:「以人為鏡,可以明自身。」所以,他展開心胸,虛懷納諫,而不因諫臣的指責而大怒,遷罪於人,虛懷若谷的道德倫理在太宗之身表達得淋漓盡致。他容了,容下指責,容下諫言,然後盡力修身,不斷完善,所以唐政律嚴明,太平盛世的景況不知延續了多久,太宗始終銘記著道德的教誨,切忌暴虐行事。道德猶如一片大海,包容著世事,包容著可容之事,讓人的心境猶如海般無限,讓人的氣度如海般寬廣。
道德的力量可以使人進取,讓人不僅因自身完善而沾沾自喜,讓人們投身社會的發展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不知激勵了幾代人,他們遵循著為民造福的道德標準,不斷地造福社會,貢獻社會。於是,範仲淹在嶽陽樓上高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努力促使北宋改革,縱使耗盡心力也要改變宋的頹勢。周恩來在心中高喊「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他投身革命,歷經戰爭的坎坷,只為求得一個繁榮的新中國。道德於此,猶如奔流的大河,澆灌田野,引領人們變得奮進,引領人民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