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橋米線的傳說和由來,你聽過了嗎?
2023-03-31 09:30:22 1
過橋米線是雲南的名聲,也是雲南人最愛的食物。
關於雲南過橋米線的傳說,在雲南耳熟能詳的大都是才子佳人。十多年前,我在杭州解放路上看到了別的。這是一塊銅製的牌子,上刻《過橋米線》的傳說,鑲在杭州解放路呂宋島百貨門口左邊的牆壁上。
傳說上的介紹大概說:一個樵夫上山砍柴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經過目則山。目則山上有一棵獨木橋,獨木橋常年風吹日曬已經迂腐。樵夫上山前,妻子殺了一隻停蛋的老母雞,叮囑老公早點回家,說是老母雞煲湯讓老公補補身體。這天活該有事,樵夫挑著一擔子柴,就在一步之遙快過獨木橋時,腐爛的獨木橋突然斷裂。樵夫掉進了山澗,山澗橫長的一棵樹託住了樵夫的生命。
妻子煲好了雞湯,左等右等便是不見老公回家的身影。煮好的飯菜煲好的雞湯,涼了熱,熱了涼。天黑下了,妻子是心急如焚。她點起了火把,沿著上山的路找尋曩昔,在獨木橋邊聽到了微弱的求救聲。妻子立即飛馳回家,把樵夫掉入山澗的訊息告訴了鄉鄰。鄉鄰們找繩子的找繩子,想辦法的想辦法。細心的她趕回家,急中生智把煲好的雞肉湯倒進飯菜裡,和捏成一條細細長長的米飯繩,沿著山嶺地形慢慢地送到樵夫的嘴邊,堅持了樵夫的膂力,等候鄉親們前來救援。樵夫得救了,目則山好女救夫的故事也就傳開了。
現在的蒙自諧音源於目則山,因而雲南過橋米線發源於蒙自也有了考證。
米線這食物,各地有各地的叫法。有的叫粉,有的叫乾粉,雲南叫米線。品質有純糯米的,也有秈粳糯混成的,有曬乾的易保存,有溼潤的鮮食。曩昔是手藝榨制,現在都選用機械出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