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設計,吃與吃的實驗與反思
2023-03-31 16:01:57 1
食物鏈日益複雜帶來了某些負面影響。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設計師們重新考慮並嘗試了食物。食物的「重新設計」幫助人們理解消費習慣和對食物系統的認知。
張文轉載自:藝術與設計
ID:artdesign_org_cn
編輯:1月27日
加泰隆尼亞設計師馬蒂·吉塞是第一個使用「食品設計」這個詞的設計師,並且仍然是這個領域的領導者。真正的「食品設計」誕生於2005年,當時法國「促進工業創造機制」將「讓·普羅維設計獎」授予斯特凡納·比約設計的甜點。此時,食品設計只注重形狀,所以「設計」部分更多的是基於處理食品材料和外部展示的方式。
荷蘭設計師katia Grut (Katja Gruitjers)和Marije Vogelzan (Marije Vogelzan)從食物的行為而不是食物本身設計了「食物設計」的概念,給食物設計帶來了多樣性:從分子物理學、生物學、遺傳學、人類學習到營養社會學,最終允許這個新領域在2000年後獲得概念上的整合。
近年來,食品設計經常與3D列印聯繫在一起。從方糖到巧克力,它已經成為3D列印技術的實驗對象。馬蒂·吉克斯作為這一領域的先驅,自然不會錯過實驗的機會。與將傳統番茄麵包與工業食品相結合的「SPAMT」(1997)或在蛋糕上印上配料單的「I-Cakes」(2001)相比,新的「數字食品」被稱為「最完美的食品」。馬蒂說:「經過計算,我們分析個人數據,創造出味道、顏色、質地和形狀都很好的營養產品。」
荷蘭設計師克洛伊·魯澤維爾通過3D列印技術生產新鮮食品「可食用生長物」
對荷蘭設計師Chl oé Rutzerveld來說,3D列印不僅能製造食物,還能成為生命的搖籃。可食用生長計劃通過3D列印技術生產新鮮食品。
荷蘭設計師克洛伊·魯澤維爾通過3D列印技術生產新鮮食品「可食用生長物」
她列印出一個「可食用」的裝飾性溫室結構,然後放入種子、胚芽和酵母。只要溫室放在窗臺上,三到五天內,蔬菜和蘑菇就會在瓊脂中生長,並逐漸滲透到球洞中。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決定何時「收穫」。
-3由韓國設計師全真設計的「感官餐具」
談到食品設計,怎麼能有更少的食品容器?這也是許多設計師長期關注和研究的對象。自2012年提出「感官餐具」的概念以來,來自韓國的金雲全一直在不斷發展。每把勺子都代表著不同質地和形狀的眾所周知的味道,圓和甜的味道連在一起,苦味是三角形的。讓用餐體驗得到升華。
臺灣設計師郭蕾設計的表情符號通過品味表達情感
臺灣設計師郭蕾的「表情」通過品味表達情感。「我的目標是發現你隱藏的情感,」她解釋道。除了一種新的用餐體驗,餐具還以五種不同的形狀代表恐懼、驚訝、性感、擔心和擔心的情緒。當人們把食物放進嘴裡時,他們可以用味蕾探索每一口食物所代表的情感。
臺灣設計師郭蕾設計的表情符號通過品味表達情感
盤子裡放著「人體內部器官」的「體積」來自瑪麗亞,她希望用視覺設計來控制人們的食慾。在她的餐盤裡加入「異物」會讓她的大腦意識到她吃的食物比實際吃的多,還會給食物帶來一些娛樂和實驗。「一旦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盤子上,大腦就會提供更多的信息來提醒我們已經吃飽了。」瑪麗亞說。
人造肉也是食品設計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斯特凡娜試圖開發「人造肉」;卡洛琳·尼貝林開發了「未來香腸」,將蔬菜和肉類混合在一起。荷蘭藝術家兼哲學家科特·門斯沃特(Koert Mensvoort)的虛擬餐廳Bistroin Vital於2015年開業,提供編織碎肉、肉沫雞尾酒或試管牡蠣等概念菜餚。
安迪·華格納和艾娜·圖林斯基建造的家庭農場
然而,正是食用「綠藻」率先實現了這一目標。安迪·華格納和艾娜·圖林斯基建造的家庭農場可以通過每天提供唾液和二氧化碳並結合光線在廚房生產配料。由太陽能產生的Solein只使用二氧化碳、水和電,可以生產含有少量微生物的食物。歐洲航天局(ESA)也將考慮在火星上開發蛋白質系統。
在食物面前,我們是什麼樣的消費者?將來我們會接受什麼樣的食物?這些問題在「連環殺手」展覽中討論過。在一次採訪中,館長班傑明·斯託茲說:「在當前的危機中,儘管食品設計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焦慮,但這個展覽也提出了一個更具娛樂性的人與食品之間的願景。食物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為人體提供營養。」
注:本文包含投票。請到官方網站(shejipi.com),一個設計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