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中,劉備為什麼寧願取關羽而不取張飛呢?
2023-03-31 12:55:08 2
都說劉備的運氣真的好,兩個結義的兄弟都是當時是的人中豪傑,關羽、張飛二人都是當時的「萬人敵」,作戰英勇,對劉備又忠心耿耿,劉備前期名聲不響的時候都是靠著這兩位兄弟打響的名頭。
劉備一出來,就遇到關羽和張飛這兩個非常厲害的人物,在正史中,關羽和張飛都是萬人敵,統兵打仗自然不差,幫助劉備立下很多大功,可以說,如果沒有關羽和張飛,劉備也許早就沒命了。
在演義中,關羽和張飛更是武藝高強,在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
這裡只討論演義,值得注意的是,劉備對關羽和張飛有什麼不同?
劉備喜歡關羽,也喜歡張飛,這是肯定的,演義中三個人是桃園結義的好兄弟,要說劉備對關羽和張飛的不同,最明顯的是劉備外出時,總喜歡帶關羽,而不喜歡帶張飛,這是為什麼呢?
這裡僅舉兩個例子,先說第一個例子。曹操聽了荀彧的驅虎吞狼之計,讓劉備去討伐袁術,這樣袁術和劉備打起來,他從中漁利。劉備去打袁術,就讓關羽跟自己去,留下張飛守徐州。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玄德在徐州,聞使命至,出郭迎接;開讀詔書,卻是要起兵討袁術。玄德領命,送使者先回。糜竺曰:「此又是曹操之計。」玄德曰:「雖是計,王命不可違也。」遂點軍馬,克日起程,孫乾曰:「可先定守城之人。」玄德曰:「二弟之中,誰人可守?」關公曰:「弟願守此城。」玄德曰:「吾早晚欲與爾議事,豈可相離?」張飛曰:「小弟願守此城。」玄德曰:「你守不得此城:你一者酒後剛強,鞭撻士卒;二者作事輕易,不從人諫。吾不放心。」張飛曰:「弟自今以後,不飲酒,不打軍士,諸般聽人勸諫便了。」
結果,張飛酒醉,打了曹豹,惹惱了呂布,曹豹和呂布裡應外合,襲取了徐州。
第二個例子,劉備過江和周瑜見面,就帶了關羽,沒有帶張飛,而是留下張飛和趙雲守寨。
《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糜竺回見玄德,具言周瑜欲請主公到彼面會,別有商議。玄德便教收拾快船一隻,只今便行。雲長諫曰:「周瑜多謀之士,又無孔明書信,恐其中有詐,不可輕去。」玄德曰:「我今結東吳以共破曹操,周郎欲見我,我若不往,非同盟之意。兩相猜忌,事不諧矣。」雲長曰:「兄長若堅意要去,弟願同往。」張飛曰:「我也跟去。」玄德曰:「只雲長隨我去。翼德與子龍守寨。簡雍固守鄂縣。我去便回。」分付畢,即與雲長乘小舟,並從者二十餘人,飛棹赴江東。
本來周瑜想在酒宴上殺掉劉備,以除後患,但是,因為關羽在劉備身邊,周瑜沒敢下手,關羽保護劉備平安回去。當時如果沒有關羽,劉備就危險了。
這裡面,值得討論的是,劉備為何喜歡帶關羽,而不喜歡帶張飛?
這是因為,關羽和張飛的性格原因,關羽考慮問題比較冷靜、慎重,劉備遇事可以和關羽商量。
而張飛性格暴躁,考慮問題比較魯莽,沉不住氣,好幾次都差點壞了劉備大事。
這裡面舉一個例子,曹操曾秘密寫信給劉備,讓劉備找機會殺掉呂布,但是,張飛知道後,見到呂布就把曹操要劉備殺呂布的事說出來了,甚至當場拔劍要殺呂布,弄得劉備下不了臺,非常尷尬,差點壞了劉備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