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夜郎古國

2023-04-01 18:15:45

夜郎國,是中國在西南地區由少數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夏商時屬百濮地,《國語·鄭語》雲:"楚鼢冒始啟濮",又《史記正義》載: "濮在楚西南"。夜郎成名問世,大約是在戰國時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將軍莊躍溯沉水,出且蘭(今貴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蘭既克,夜郎又降"。 這時,人們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國。


夜郎國被中原政權記述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夜郎王興同脅迫周邊22邑反叛漢王朝,被漢朝牂柯太守陳立所殺,夜郎也隨之被滅,前後約300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夜郎古國

英文名稱

Kingdom of Yelang

簡稱

夜郎

所屬洲

亞洲

政治體制

君主制

首都

夜郎城

目錄

1歷史淵源

2考證記錄

3夜郎國都

4夜郎四部

5杜欽之謀

6夜郎縣

7重建夜郎

8相關新聞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淵源

夜郎國被中原政權記述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夜郎王興同脅迫周邊22邑反叛漢王朝,被漢朝牂柯太守陳立所殺,夜郎也隨之被滅,前後約300年。這個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記載中留下了一團迷霧。赫章可樂"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發掘,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開了輝煌的一角。在司馬遷的《史記·西南夷志》中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西南夷在歷史上泛指雲貴高原的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民族的代表。據負責可樂墓葬考古發掘的貴州省博物館研究員介紹,自1958年在赫章縣可樂民族鄉發現第一批出土文物以來,考古部門先後進行了9次發掘,但再次引起國家和考古界關注的還是2000年的考古發掘。此次發掘及歷年調查有幾方面值得重視,一是可樂墓葬分布面大,涉及範圍達3.5平方公裡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範圍內,發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時期的墓葬疊壓在一起,為省內考古罕見;三是延續的時代長。戰國、西漢、東漢時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現;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蘊豐厚。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獨特的文化。"可樂"以其獨特而豐富的地域文化屬性,榮獲200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可樂遺址·古墓群,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以史書記載及考古成果資料進行綜合研究後,夜郎國在貴州已成為不爭的史實,但夜郎國的都邑究竟在哪裡?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可樂"西南夷""墓群的發掘,對探究古夜郎族屬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神秘的柯洛倮姆可樂,彝文古籍稱為"柯洛倮姆",意為"中央大城",史志記作"柯樂",後演變為"可樂"。雜居可樂的彝、苗、布依等少數民族中,彝族人最多。當地人說,彝族最先進入可樂,他們將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莕人墳"或"莕人洞"。一直生活在"柯洛倮姆"的百姓們,哪裡想到他們撿回家去砌豬圈、蓋茅廁的磚瓦,竟是秦磚漢瓦;那些從"莕人洞(墳)"挖出來,認為帶有邪氣而隨手扔掉的罈罈罐罐,竟然是價值連城。

據彝文古文獻記載,當時與貴州可樂齊名、能稱"倮姆"的,有成都(勒姑倮姆)、重慶(儲奇倮姆)、昆明(勒波倮姆)等西南地區的著名城市。貴州考古專家宋世坤研究員分析,將歷史的發掘與文獻對照研究推斷,在戰國至秦漢時期,可樂地區很可能是屬於夜郎國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可樂地處滇、黔邊界,交通發達。據文獻記載,這裡曾是進入貴州的彝族默部(黔西北彝族水西始祖)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摺疊地理位置

夜郎古國的具體位置,史籍記載都很簡略,只說:"臨牂牁江",其西是滇國。牂牁江是漢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據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國都邑番禺(今廣州)的記載,考訂為貴州的北盤江和南盤江。多數人認為,夜郎國的地域,主要在今貴州的西部。在考古發掘未提供出可靠證據前,這樣的爭論必然還將繼續下去。

摺疊地域範圍

夜郎國的疆域究竟有多大?有專家分析,夜郎在建邑可樂時,已發展到鼎盛時期。夜郎王為了擴展地域,先後在雲南、貴州等地區多處建立城池,由於夜郎王在這些城池都有過短時間居住,便成了後人爭夜郎古國的理由。從可樂"西南夷"墓群看,只能說明可樂當時的繁榮,夜郎的都邑究竟在何處,疆域有多大,發掘才剛剛開始。除了可樂遺址外,在周邊地區發掘的遺址中,還陸續出土一批夜郎時期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物。但由於經費、人才緊缺等問題,使古夜郎文化的發掘、研究進展遲緩。

摺疊夜郎自大

夜郎故事首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說的是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曾遣使者到達今雲南的滇國。期間,滇王問漢使:"漢與我誰大?"後來漢使途經夜郎,夜郎國君也提出同樣問題。因而世人便以此喻指狂妄無知、自負自大的人。

夜郎自大成語至清代已廣為流行。清前期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絳妃》中寫道:"駕炮車之狂雲,遂以夜郎自大。恃貪狼之逆氣,漫以河伯為尊。"

摺疊編輯本段考證記錄

苗夷古文明中心

據《後漢書》記載"有竹王者興於遁水,有一女子浣於水溪,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 長養有才武,遂雄長夷狄,以竹為氏。"這是來自民間的傳說,生動地反映了夜郎的建國經過。

夜郎文明中心,當然與"竹崇拜"有緊密的聯繫。"貴州長順縣廣順鎮"為古夜郎文明中心的說法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廣順坐落在天馬山下,左有美女山,右有郎山、夜合山。金竹夜郎時的金竹夜郎王府就坐落於郎山、夜合山、擺脫山、金竹大坡懷抱中。當地老百姓稱古城池為夜郎王府、舊府、竹王府、金王府等。貴州民族學院王子堯教授告訴記者,現場還可看到殘牆斷壁舊址。古城池內為2平方公裡,是發現以來最大的金家遺屯。周圍山峰環繞,僅有4個出口。內有2道城牆,分成內外城牆,用土石築成,金氏族人長期居住。郎山西側山下有被官兵殺害的全族人的萬人坑,東邊南湖有箭廠及營地等。解放後民間在耕地時挖出的金劍、方印、青銅匙等多種文物,曾為村民所目睹,杜鵑湖在基建時也挖出多處古夜郎的墳墓,保存完好,均是歷史的見證。

夜郎家族(金氏家族)完整的族譜還保存著。除前幾年住鎮寧的金氏家族為寫延續的族譜取去一本外,現廣順還有金氏族譜。夜郎家族姓金是因夜郎侯曾指竹為姓,所以金竹夜郎後裔大都姓金。據史書記載,永樂十一年第6任土司德珠病故後由長子金庸赴京承襲安撫使職,次子金鑑分襲後苑土司(今貴陽金築鎮),三子金鐸分襲谷通土司(今羅甸)、四子金鈞分襲揚義司(今福泉)。著名學者莫友芝說,據清朝著名史學家鄭珍認為,夜郎縣在今府治左右。古都城外東面1公裡處的九龜下灘處還有大批集中安葬的古墓群。專家們認為整個古都城的布局與設置,都與史書記載的十分吻合。但此處是否是古夜郎的惟一都城,還有待進一步研考。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牂柯江就是六枝的月亮河,從各方面情況看,這一帶具有建立都邑的條件。

夜郎古都一直在變

貴州民族學院的王子堯教授認為,從研究來看,夜郎的國都好像到處都是,除了沅陵、廣順、茅口等3個地方,牽涉到貴州省境的還有安順、鎮寧、關嶺、貞豐、桐梓、貴陽、石阡、黃平、銅仁和雲南省的宣威、霑益、曲靖,以及湖南省的麻陽等地方。於是有的學者就獨闢蹊徑,指出:既然在各地都發現有相關文物,證明該地為夜郎古都,這是否說明夜郎都邑處在一個不斷變遷的過程,沒有一個固定的地點。 王教授認為,夜郎國時期戰爭頻繁,疆域不斷變動,其國都也不可能長久地固定於一地,應該是不斷變遷,經常變化的。

摺疊編輯本段夜郎國都

摺疊文獻上的記錄

夜郎國都鱉邑,即遠古鱉人的中心,即原鱉國國都,即犍為郡初期的治所。犍為郡初治鱉邑,"使其(多同)子為令",證明夜郎人的中心在鱉邑。稍後犍為郡另起爐灶,移治南廣、僰道等地,亦證明夜郎人的中心在鱉邑。鱉邑一帶,婁山為屏障,烏江、赤水為池衛,天然自成王國,是上古數千年西南魚互部族的中樞所在。夜郎氏即鱉人應龍氏,其政治文化中心必在此無疑。而黔中郡鱉邑、鱉國國都鱉邑、夜郎國都鱉邑、犍為郡治所鱉邑,是否數千年均在同一個地方?它們共同或分別的所在何處?或已深埋地底,或已消失於歷史的烽火之中。即使毀於烽火,亦必有蛛絲馬跡的遺存。中國的考古學者正在努力尋找它們。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夜郎城,縣東二十裡。《志》雲:漢縣置於此,犍為郡都尉治焉。其東北有且同亭"。夜郎城,即漢武帝年間夜郎縣都尉駐地,在今桐梓縣東二十裡。且同亭,在夜郎城東北芙蓉江一帶且同國內。明嘉靖《思南府志·拾遺》:"弘治初年,有漁人於地名暮溪得一銅鐘,約圍四尺,柄有孔可貫如鋒狀,四面告有乳數十,乳各長寸餘,叩之音有清濁,重可百餘斤,類南和鍾之制,篆文莫識……"

摺疊文物上的考證

1996年12月在正安務本堂附近大城寺出土蟠螭紋青銅甬鍾,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時代宮廷樂器。該鐘為直甬式,通高70釐米,肩長30×寬23釐米,鑑口長34×寬26.3釐米,重47.5市斤。證部左右有對稱的三排枚,每枚高4.3釐米,整個鐘體共36枚。鼓部飾變形皤螃紋,篆部飾羽狀紋。現存貴州省博物館。明代思南記載出土的青銅甬鍾與1996年正安出土的青銅甬鐘形制相當,屬於同一時期同一地域的文物。青銅甬鍾為遠古祭祀樂器,不同規格反映不同等級,各地出土編鐘高度多在20--50釐米。高度70釐米的周代青銅甬鍾規格極高,當屬貴州省之重寶。

1996年正安出土的青銅甬鍾目前暫定為楚國黔中郡文物。就楚國而言,大王在國,小王在郡,鱉邑最多設置邑守和邊將。鱉邑的邑守不可能有這樣大型的王室用具。所以這個文物屬於鱉國王室或早期的夜郎王室,是西南本土特別是大婁山一帶早期文明的重要見證。工藝應有楚國痕跡,畢竟連西遁的鱉令也"好言楚事"。中國大部分仡佬族仍然聚居在這一帶。

2007年發現的德江縣中寨古城遺址,目前暫定為唐代扶陽古城遺址。該遺址中有不同時代的文物,而從圖片上看那個青黑樸拙的石獅明顯應該是漢代以前的文物。這一帶在春秋戰國時代應該是鱉國和夜郎國早期設置於烏江東段的一個重鎮。

摺疊編輯本段夜郎四部

摺疊鱉部夜郎

鱉部夜郎指以老鱉國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多同夜郎、且蘭夜郎等鱉人君長國。多同夜郎國及附屬君長國包括:今遵義地區全部,銅仁地區西部,畢節地區東部,六盤水地區東部,安順地區大部,黔西南州北部,四川省宜賓、瀘州長江河段以南地區,重慶市南部、雲南東北部。鱉邑為中心。且蘭夜郎國,夜郎王近親或同宗。且蘭夜郎國及附屬君長國包括:今天銅仁地區南部、黔東南州大部、雲南東南部。

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仡佬族有人口58.9萬人。主要分布遵義地區務川縣、道真縣、及銅仁地區石阡縣等地,約佔全國仡佬族總人口的80%。貴州土家族人口有143.03萬人,佔全國土家族人口的17.82%,聚居在銅仁地區的沿河、印江,黔東南自治州的鎮遠、岑鞏縣,遵義地區的道真縣。僰,音近鱉、苴,近魚互部。形從棘、從人,近灌柏部。僰人生活的地理空間也介於鱉部與彝部之間。僰人應為開明氏逼退杜宇氏之後鱉化的彝部,夜郎時代屬於鱉部,即為且同夜郎屬下下君長國之列。洞庭湖畔至大涼山麓之間的廣袤土地,都屬於比茲卡。當代納入規劃的常德--銅仁--遵義--畢節(宜賓)交通幹線,可以譽為比茲卡文化通道。治蜀史應知蠶蟲、魚互、灌柏,治播史應知老鱉國,民國浙江大學譚其驤《播州楊保考》將遵義仡佬族視作僰人進行考證,第一道門就已經走錯了,且將二者的關係弄顛倒了。接下來中古類同上古,播州類同鱉國,播州地即鱉國地,播州實為鱉州之轉音。中古川南一帶孰輕孰重,《播州楊保考》亦有失察之處。

摺疊苗部夜郎

寫本卷文稿時,先設定夜郎三部:鱉、彝、越。而寫夜郎民族時,繞不開苗人,其規模之大、分布之廣,北有渝、鄂,南及粵、桂,顯示其與夜郎結合的深度不在布依、侗、壯之下,而又不能將其納入鱉、彝、越三部。細考之下,乃得夜郎四部。三苗者,吾知其誰也。

《舜典》:"三苗,國名,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號饕餮。","三苗建國在長沙,而所治則江南,荊、揚也。"

《六韜》:"堯伐有苗於丹水之浦"。《呂氏春秋?召類》:"堯戰丹水以服南蠻"。漢代劉向《說苑》:當舜之時,有苗氏不服,其所以不服者,大山在其南,殿山在其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川;因此險也,所以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許,曰:'諭教猶未竭也,究諭教焉,而有苗氏請服,天下聞之,皆非禹之義,而歸舜之德。'"

夜郎苗部,就是後世苗族、瑤族。作為承載這樣一個文化符號的族裔,歷代備受歧視,極端時候某些地方官甚至採取趕盡殺絕的辦法。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歷史的傷痕早已彌合,而這一史實對於今世我們這個星球之上。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穆斯林文明等文明載體之間的理性交流與和諧相處應有啟示。對中國西南歷史的影響,秦皇不及漢武,戰功不及治功。

摺疊彝部夜郎

彝部夜郎是與鱉部姻結的談指、談稿等部。今雲南曲靖西北漢代有銅瀨縣,銅瀨縣有談虜山,談虜山出談指、談稿、鐔封等部。談虜音轉銅瀨,故有銅瀨縣。彝部實際上居住在烏蒙山東西兩面,談虜山是更早期的一個中樞和源頭。夜郎時代彝部與鱉部聯姻,向南拓展至南、北盤江以南地域。彝部杜宇部族在鱉部開明氏之前主宰古蜀國,彝部與鱉部的聯姻應始於杜宇部族退回朱緹之時。杜鵑啼血之謂也。古彝文《指路經》:"邛都國為甥所居在左,夜郎國在右,且同亭為國都"。又"祖母住靡莫,父住螳螂地,孫住夜郎國。撐天立地建國家,多同天生子,管諸多小王國,管天又管地"。表明:戰國秦漢時代,婁山與涼山實為世代連襟,亦即挑擔關係,烏蒙山為老泰山。《史記》所記夜郎以西靡莫之族其實也是以彝部為大,西漢時代漢武帝扶持滇國為大,以分化西南夷,所以有"滇,小邑,最寵焉"一句。在夜郎強盛時代,邛都國、滇國一帶都屬於廣義的夜郎彝部,《後漢書》記載夜郎"東接交趾,西有滇國,北有邛都國",而不說"西連滇國,北臨邛都",就是這個原因。

貴州省民族研究所歷史研究室主任王正賢《從彝文文獻記載探索古夜郎》:"根據彝族的史料可知,夜郎之名是以國君夜郎的名字命名的,分為武米、洛舉、撒罵、金竹4個歷史時期。武米歷史時期又分為夜郎、採默、多同、興和蘇阿納4個歷史階段。夜郎時期,夜郎國只是一個較強大的奴隸制君長國。從國王採默即位開始,以夜郎為首,四周的小國建立起聯盟,並與周朝建立了聯繫。採默夜郎統治的聯盟有5個成員國;多同夜郎統治的聯盟有6個成員國;興夜郎統治的聯盟有10個成員國,其中有7個歸其直接統治;蘇阿納夜郎統治的聯盟有9個成員國;洛舉夜郎統治的聯盟有10個成員國。撒罵夜郎的盟國有6個,直接統治的邦國有4個;到金竹夜郎時,所統治的邦國達到了39個"。在中原文獻裡,興就是末代夜郎王。在彝族文獻裡,興和蘇阿納屬於同一個歷史階段。這反映:(1)多同以前很長時期至多同時代,鱉部、彝部都由鱉部夜郎王統屬;(2)由於漢朝的介入夜郎聯盟成員越來越分散,採默時代5個,多同時代6個,興和蘇阿納時代共19個;(3)末代夜郎王的時代,鱉部夜郎有10個成員國,彝部夜郎有9個成員國,且分屬兩個王。(4)鱉部夜郎完全覆滅之後,彝部夜郎延續了洛舉、撒罵、金竹3個歷史時期若干世紀。

摺疊越部夜郎

王陽明《象祠記》記錄了明代貴州南部民族仍然祭祀象。秦代曾設置象郡,管轄五嶺以南至大海。過去人們認為象郡北境至烏江,而由早期民系的互動可知,象國、牂牁國、象郡都不過苗嶺,越系民族應該在牂牁郡時代進入苗嶺以北。牂牁國滅之後,越人餘部有勾町、漏臥、漏江等尊夜郎為王,形成越部夜郎。隨著漢朝力量進入夜郎地區和郡縣制的推行,越部勢力得到恢復。公元前111年,漢朝斬頭蘭、置牂牁,早期牂牁郡治在紅水河流域越部的勢力範圍。《漢書》:漢孝昭始元年間"句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長人民擊反者,斬首捕虜有功,其立亡波為句町王"。公元前27年漢朝斬末代夜郎王苴興,"句町王禹、漏臥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勞吏士"。漢朝進入夜郎地區之後,鱉部與越部之間存在競爭。

越部夜郎是今天布依族、侗族、壯族、水族等民族的祖先。

摺疊編輯本段杜欽之謀

公元前135年,設犍為郡於鱉邑及置都尉於婁山,多同夜郎實已受制。公元前111年,平且蘭,開牂柯郡,鱉系多同部、且蘭部均已失勢。漢朝隨後扶持句町、漏臥等部,夜郎國晚期依託彝系談指等部與漢朝作最後周旋。地方官故意挑撥夜郎鱉部、彝部,與越部之間的矛盾,扶持越部,以弱制強,所以鱉部、彝部不服。"孝昭始元元年,益州廉頭、姑繒民反,殺長吏。牂柯、談指、同並等二十四邑,凡三萬餘人皆反。遣水衡都尉發蜀郡、犍為奔命萬餘人擊牂柯,大破之。後三歲,姑繒、葉榆復反,遣水衡都尉呂闢胡將郡兵擊之。闢胡不進,蠻夷遂殺益州太守,乘勝與闢胡戰,士戰及溺死者四千餘人。明年,復遣軍正王平與大鴻臚田廣明等並進,大破益州,斬首捕虜五萬餘級,獲畜產十餘萬。上曰:"句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長人民擊反者,斬首捕虜有功,其立亡波為句町王。大鴻臚廣明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後間歲,武都氐人反,遣執金吾馬適建、龍額侯韓增與大鴻臚廣明將兵擊之。至城帝河平中,夜郎王興與句町王禹、漏臥侯俞更舉兵相攻。牂柯太守請發兵誅興等,議者以為道遠不可擊,乃遣太中大夫蜀郡張匡持節和解。興等不從命,刻木象漢吏,立道旁射之"。"杜欽說大將軍王鳳曰:宜因其罪惡未成,未疑漢家加誅,陰敕旁郡守尉練士馬,大司農豫調谷積要害處,選任職太守往,以秋涼時入,誅其王侯尤不軌者"。"罪惡未成,不懷疑漢家加誅"。杜欽此語記載於正史,證明當時夜郎王室並沒有直接介入部族間的衝突及與漢朝對抗。"刻木象漢吏,立道旁射之",或屬庶人為之,或屬史家移花接木。秋涼時入誅其王侯尤不軌者,待寒冬高原雪凝,草民難以集群。杜欽真謀士也。"大將軍鳳於是薦金城司馬陳立為牂柯太守。立者,臨邛人,前為連然長,不韋令,蠻夷畏這。及至牂柯,諭告夜郎王興,興不從命,立請誅之。未報,乃從吏數十人出行縣,至興國且同亭,召興。興將數千人往至亭,從邑君數十人入見立。立數責,因斷頭。邑君曰:"將軍誅亡狀,為民除害,願出曉士眾。"以興頭示之,皆釋兵降。句町王禹、漏臥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勞吏士"。

公元前27年深秋,新任牂柯太守陳立一刀下去,夜郎國滅亡。

摺疊編輯本段夜郎縣

摺疊秦國夜郎縣

《太平御覽》:"《十道志》曰:播州,播川郡。秦夜郎縣之西南隅"。表明:秦夜郎縣治所在唐初播州之東北;而唐代播州屬於秦夜郎縣之西南一角。公元前316年秦國滅蜀國、苴國、巴子國。公元前311年,秦國"欲得楚黔中地,以武關之外易之"。秦國夜郎縣設置於此時。秦國與夜郎氏並沒有進行戰爭,夜郎氏改對楚稱臣為對秦稱臣。貴州省博物館王海平等《務川大坪出土的秦國青銅器》:"務川大坪出土的這批青銅器,如矮蹄足附耳鼎、蒜頭細頸壺、鋪首提梁壺、束頸鼓腹鍪等都是秦國墓葬中的組合性器物","特別是蒜頭壺它起源於秦,為秦所創造,是這一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據此,大坪出土這批青銅器,可能是秦軍遷入黔中地區後遺留下的文物。"今遵義務川大坪遺址就是秦國夜郎縣遺址。

摺疊西漢中期

《史記》:"及弘為御史大夫,是時方築朔方以據河逐胡,弘因子言西南夷害,可且罷,專力事匈奴。上罷西夷,獨置南夷夜郎兩縣一都尉,稍令犍為自葆就。"漢武帝建元年間,犍為郡只設南夷、夜郎兩縣,其餘都為郡國。犍為郡治所及夜郎縣治所在鱉邑,南夷縣治所在且蘭邑,犍為郡都尉駐夜郎縣婁山關附近,後世誤指犍為郡都尉駐地為西漢早期的夜郎縣治所。南夷、夜郎兩縣,即原且蘭、且同兩國,各領郡國若干。此時的犍為郡雖然只有兩縣,實際為大夜郎國,包括西漢晚期犍為郡、牂柯郡、及武陵郡西部。諸史只記載西漢晚期的犍為郡12縣,造成後世學者忽略了這個認識夜郎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線索。

摺疊夜郎道

夜郎道,是漢武帝規劃從今天四川南部通往雲貴高原的一條高速馬路。這一地區過去只有肩挑背扛的崎嶇山道,沒有跑馬大道。一說蜀郡太守李冰修築了從僰道通往朱提的驛道。《史記》:"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太史公此處言常頞,而不言李冰。別處言李冰,而不言僰道。可知李冰修僰道為後世附會。因路寬五尺,故名五尺道。秦制5尺,約合今3.5市尺,1.155米。也是人行山道,不是跑馬道。漢武帝派遣唐蒙出使夜郎國開犍為郡,轄二縣:夜郎、南夷。這個大夜郎縣就是公元前111年斬頭蘭之後的犍為郡加上鱉縣、平夷縣、小夜郎縣,包括南廣、朱提、堂琅、漢陽等地。犍為郡初期的郡治和夜郎縣治都在鱉邑。這個大南夷縣就是公元前111年斬頭蘭之後的牂牁郡減去鱉縣、平夷縣、小夜郎縣。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犍為郡移治南廣,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再遷治僰道城。僰道及南廣,是繼鱉邑之後漢朝在夜郎地區設置的第二個行政中樞區域。由於鱉邑是夜郎國的老巢,犍為郡移治南廣、僰道城一帶,標誌著夜郎地區進入實質性的雙軌制時代。"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漢朝的原規劃是修到牂柯江。

由《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可見:對於該地區這條歷史上最早規劃的高速馬路,漢朝內部有兩種聲音。一是以唐蒙為代表的主修派,一是以司馬相如為代表的反對派。而在西南地區,巴蜀大姓認為勞民傷財、民力不堪,高原諸國在心理深處希望距離朝廷越遠越好。"相如為郎數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僰中,發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轉漕萬餘人,用軍興法誅其渠率。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遣相如責唐蒙等,因諭告巴、蜀民以非上意"。司馬相如得寵,受命責罰唐蒙。"相如使時,蜀長老多言通西南夷之不為用,大臣亦以為然。相如欲諫,業已建之,不敢,乃著書,借蜀父老為辭,而己詰難之,以風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皆知天子意"。很多人認為通西南夷沒有意義,司馬相如不敢直諫,於是以巴蜀父老為藉口,著書警寓天子。"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發巴、蜀、廣漢卒,作者數萬人。治道二歲,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費以億萬計。蜀民及漢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漢朝調遣了大量人力物力,並沒有完成原規劃。"其後人有上書言相如使時受金,失官"。太史公極贊相如文採,亦然不隱"借蜀父老為辭"一句、及失官一節,相如確實難卸高原諸國說客之嫌。所謂"略通夜郎",就是僅僅通了初期的犍為郡治和夜郎縣治鱉邑(今遵義),及在秦五尺道基礎上通了後來的寧州治所建寧(今曲靖),基本屬於原規劃夜郎道的範圍。晉代設置寧州,統領南中七郡。寧州是大夜郎地區郡縣制進入比較成熟階段的行政中樞。漢朝原規劃到牂柯江的南夷道並沒有完成,牂柯江一帶才是真正犍為郡南夷縣範圍。貴州南部是在明朝奢香夫人時代才同意修通連接外部的龍場九驛,明末彝族土司還在烏江南岸楠木渡口設了一個"黔山蜀水古分疆"的摩崖石刻。何以分疆?路斷而分。一條沒有完全實現原規劃的夜郎道,深刻地影響了此後兩千年雲貴高原的歷史。彝族土司的農奴制生產關係能夠維持到清代中期,與此有關。而司馬相如和唐蒙二人的文武進退顯示,無論規劃者、決策者、執行者、建設者,都是歷史的塑造者。秦漢之際實現了大一統,是修建大工程的黃金時代,北方的長城、東南的驛道、嶺南的靈渠等等都是這個時候完成的。西南雲貴高原的這條高速馬路本來可以修得更寬,修得更長,修得更好。

摺疊西漢晚期

《史記》:"會越已破,漢八校尉不下,即引兵還,行誅頭蘭。頭蘭,常隔滇道者也。已平頭蘭,遂平南夷為牂柯郡"。公元前111年,平且蘭國,以大南夷縣及附屬郡國地設置牂柯郡14縣。隨後逐漸將大夜郎縣及附屬郡國地改成15縣,仍屬犍為郡。又將犍為郡鱉縣、夜郎縣、平夷縣劃屬牂柯郡,所以西漢晚期犍為郡12縣,牂柯郡17縣。西漢晚期的夜郎縣,為西漢早期大夜郎縣的最南角,即今安順地區大部、六盤水地區東部一帶。為原鱉部多同夜郎國與彝部談指國交接地帶,是末代夜郎王子"邪務"依附其外公"談指"對漢朝作最後抗爭的地方。東漢基本沿襲西漢晚期的建制。

摺疊晉代夜郎縣

《華陽國志》:"晉元帝世,太守建寧孟才以驕暴無恩,郡民王清、範朗逐出之。刺史王遜怒,分鄨半為平夷郡,夜郎以南為夜郎郡"。晉代夜郎郡領夜郎、談指兩縣。包括今北盤江上遊六盤水地區、安順地區、黔西南州一帶,夜郎郡治和夜郎縣治在今安順地區。《水經注》等典籍所記載,夜郎臨牂牁江,通廣鬱,通番禺,就是指的這個西晉所設置的夜郎縣。而且這一帶在漢朝勢力進入夜郎地區之前也屬於多同夜郎國的核心覆蓋範圍。

摺疊唐宋夜郎縣

唐宋時代在今桐梓、石阡、新晃等處都曾設夜郎縣。這些地區都屬於漢朝勢力進入夜郎地區之前大夜郎國範圍。

摺疊編輯本段重建夜郎

湘黔之爭

古國歷史

湖南新晃縣2010年10月16日宣布,將斥資50億元人民幣重建"夜郎古國",貴州則證明:夜郎國首府在黔北。夜郎國的歷史大致追溯到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存在約300年。由於其歷史原貌與都邑所在史籍少有記載,近年關於夜郎古國屬地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湖南"夜郎古國"

處於湖南人頭版圖"鼻尖"上的懷化新晃縣人文歷史悠久,唐宋曾兩次置夜郎縣。為重現夜郎文明,新晃決定斥巨資打造"夜郎古國"項目,建設夜郎古國、夜郎大峽谷、燕來寺、舞水長廊4大景觀共20個分主題景區。其中包含宮廷文化、民俗風情、萬國使館、雀巢農耕、創意集中營區等主題景區的"夜郎古國",將重點體現夜郎文化和侗族風情,打造成獨具魅力的夜郎文化休閒度假區。據介紹,該項目規劃用地30平方公裡,在策劃中充分考慮了新晃特有的峽谷地貌和濃鬱的宗教氛圍,最早明年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完工。項目投資方表示,希望通過項目建設能讓更多人分享神秘的夜郎文化,預計建成後每年來當地的遊客將達500萬人次。國家旅遊局政策法規司政研處處長曾博偉表示,即將開工的滬昆高鐵,為沿線的新晃迎來發展旅遊業的絕佳機會。儘管夜郎古國屬地之爭至今未果,"但有了豐富的旅遊產品和夜郎文化為支撐,這裡自然會得到遊客的認同。"

2010年10月23日下午,備受關注的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夜郎古國"項目雙方--新晃侗族自治縣政府與湖南玖聯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節上正式籤約,籤約金額為50億元。包含"夜郎古國"項目在內,當天在湖南張家界市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節招商會上,諸多文化旅遊項目競相籤約,總共達成投資398億元。

貴州夜郎國首府

而據貴州都市報報導,對於湖南方面的"爭搶", 貴州的文化學者紛紛發文反擊。貴州一直將夜郎當作他們當仁不讓的文化品牌。據貴州夜郎文化研究會研究員、貴州民族學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開發利用研究所所長王德壎指出:歷史表明,夜郎國首府在黔北。王德壎說,夜郎從春秋至漢昭帝國滅,立國有600餘年,在西漢初年夜郎王被誅後不久即逐漸消亡,夜郎國首府究竟在哪裡?由於史料有限,才導致今天"眾說紛紜"的場面。王德壎說,夜郎國首府到底在哪裡?其實證明很簡單:一是漢朝唐蒙出使夜郎;二是地區發達程度。漢武帝建元(前140-前135)年中,政府曾派郎中將唐蒙出使夜郎。史料記載表明,唐蒙到夜郎,是從今天的四川合江進入夜郎國,只能是進入到今黔北的赤水、習水、桐梓(遵義市)等夜郎故地。在桐梓境內,尚有蒙渡橋的歷史遺蹟。

歷史上,黔北和貴州其它地州相比,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是最為發達的,夜郎王不可能去選擇別的貧窮落後地區安營紮寨,最主要的是,黔北大地上,特別是桐梓境內擁有大量夜郎遺址。

湘黔"夜郎之爭"

據貴州都市報報導,即將動工建設的渝黔高速鐵路在途經的貴州桐梓縣夜郎鎮將建小站,其冠名又引發一場"夜郎之爭"。該工程一位王姓負責人說,原本將該站冠名"夜郎站",但湖南方面提出異議,認為夜郎在湖南,貴州境內不能以此命名,鐵道部經綜合考慮,初定此站冠名"夜郎鎮站"。消息傳到桐梓,引起各方不滿,對夜郎頗有研究的退休老幹部黃光榮說,將該站冠名"夜郎站"名正言順,桐梓人決不承認"夜郎鎮站"。

摺疊編輯本段相關新聞

臺盟中央建議,加強古夜郎國可樂遺址保護與開發,發揚民族文化。

提案指出,夜郎古國約有300年歷史,是當時我國西南夷地區最大的政治實體。夜郎古國人民創造了節日、婚配、祭祀、居住、服飾、飲食等極富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燦爛文化。

為此,提案建議,一是組織國內歷史學、考古學等方面的專家對可樂遺址進行實地調研考察,研究評估遺址考古開發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以及社會意義,適時批覆貴州省考古所編制的《可樂遺址考古發掘規劃》。二是請國家組織評審機構對赫章縣提交的《可樂考古遺址公園規劃》進行評審。三是對可樂遺址的文物保護和展示給予政策傾斜與資金扶持,支持和幫助赫章縣建成綜合博物館,向社會全面展示夜郎文明和雲貴地區少數民族文化。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