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度PCPOP風雲產品·圖形核心篇
2025-05-02 07:42:25
伴隨PC平臺十年一度的大升級,圖形加速系統也迎來了自1997年AGP誕生以來最大平臺遷移,作為PC擴展卡中對數據帶寬要求最高的一員,擺脫AGP、搭上PCI Express ×16這趟時速8.0GB/s的數據快車無疑為圖形加速系統進一步提升性能開闢了新的空間,而下半年基於PCI Express總線的以NVIDIA SLI為代表的多核心圖形加速系統的出現,則意味著PC圖形系統性能巔峰的出現,無論專業3D設計人員還是狂熱的遊戲發燒友,SLI所能提供的圖形加速性能足以讓他們欣喜若狂。
至於單一圖形核心的性能,繼年初NVIDIA GeForce 6800系列為我們帶來第一波震撼之後,ATI於年底推出的Radeon X850XT PE則通過超高的核心/顯存頻率重奪2004年圖形晶片性能之王的桂冠,也再度證明了ATI Radeon X800架構蘊藏的巨大潛力。
在主流的中、低端領域,無論廠商還是消費者,同樣面臨著「AGP還是PCI-E?」的痛苦抉擇。為了及時趕上PCI Express的快車,NVIDIA在年初推出了通過HSI橋接晶片實現AGP圖形核心PCI Express「升級」的方案,並催生了從GeForce PCX 5300到GeForce PCX 5900的全系列PCI Express版NV3x圖形核心。而ATI則從一開始就致力於「原生」PCI Express圖形核心的開發,並迅速推出了「原生PCI-E」圖形核心Radeon X300、X600和X800XT PE系列,涵蓋全部市場範疇。
此後,NVIDIA和ATI之間關於「橋接」與「原生」孰優孰劣的爭論就沒有間斷過,直到2004年8月13日,NVIDIA推出面向中高端市場的首款「原生」PCI-E圖形核心——代號NV43的GeForce 6600系列,才終於為這場曠日持久的口水戰劃上了句號——從GeForce 6600系列開始,HSI的作用發生了180°的大逆轉,從AGP核心到PCI-E接口的轉換變成了從PCI-E核心到AGP接口的轉換,而AGP接口的GeForce 6600系列也迅速得到市場認可,有望成為新一代的中、高端霸主,而它的競爭對手,則是ATI的Radeon X700系列。
AGP版GF6600顯卡上的HSI「反橋接」晶片
從GeForce 6800系列到GeForce 6600系列,儘管HSI依然存在,但圖形核心從AGP向PCI Express的轉換已經基本完成,在整個平臺的配合下,2005年PCI Express顯卡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高速成長,PCI Express的全面普及即將拉開序幕。
除了性能的提升和PCI Express的普及(其中包括SLI的出現),2004年的圖形核心還有一點值得關注,那就是入門級產品所醞釀的變革,其代表就是NVIDIA於年底推出TurboCache技術,集中體現在GeForce 6200 w/ TurboCache系列中。
有關TurboCache的詳細分析和深入評測我們已經在《》和《》中有過非常全面的論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歸納起來,TurboCache通過基於PCI-E ×16的直接內存渲染和內存管理單元,在不降低整體性能的前提下,將板載顯存的數量減少到前所未有的一顆,為入門級顯卡進一步控制成本提供了可能,必將對低端市場帶來新的衝擊。作為回應,ATI也已經表示將於2005年早些時候在Radeon X300系列中導入類似的技術——有兩大圖形巨頭撐腰,看來PCI Express在2005年想不橫掃中低端市場都很困難。
2004年度PCPOP讀者最喜愛的品牌投票·圖形核心篇
0人已贊 12345下一頁 -->關注我們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070141號 | 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網監中心備案編號:1101081229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編號(京)字第07177號



泡泡網
手機掃碼關注ATI Intel NVIDIA S3 XG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