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走百病的來歷 婦女"摸釘"求吉除疾
2025-08-05 17:45:12
春節期間持續的時間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但即使到了正月十六,這一天許多地區仍然保持著應有的年味都好,仍然有著許多充滿趣味的民俗活動,其中正月十六走百病就在許多地區盛行,我們只有了解當地的特色分數,以及他們的歷史由來,才能夠在過節的時候更有氛圍。
正月十六遊百病
正月十六遊百病,是一種傳統的習俗,在我國的四川,陝西,貴州等地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力,民謠「正月十五看花燈,正月十六遊百病,遊了百病不生病」,極其質樸的一句歌謠,卻表達了一層非常深厚的含義,所謂的「遊百病」其實就是通過四處行走的方式,祈求新的一年順風順水,平平安安。所以人們習慣在正月十六遊百病來祈福。
大年十六走百病講究
走百病一般是在特定時間進行,婦女們聚合在一起,或走牆邊,或過橋或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這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民間普遍認為,在"走百病"時,還要"摸釘",方能求吉除疾。"摸釘",是指到寺觀燒香,用手觸摸廟中大門上的門釘,以此祈盼家庭人丁興旺。所以走百病時人們會用手去摸廟門上的門釘。
遊百病的由來
據說在很久以前,四川成都被敵軍包圍,官員紛紛撤退,老百姓沒辦法只好拿起刀槍棍棒奔向城牆,誰知由於城牆年久失修,難以抵擋敵人的侵襲。唯有加固城牆才能抵擋住敵人,老百姓紛紛築牆壘土,很多人都累到了!等到正月十六這天,敵人再來侵襲時,老百姓奮力殺敵,齊心協力,終於取得了勝利。趕走敵人後,那些累到的老百姓病也好了,從此便認定正月十六是個吉祥的日子,既能觀賞風光,又能消除病災,漸漸就形成了「遊百病」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