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前上新墳原因 節氣風俗氣候特點
2025-08-06 03:54:10
在我國民間我國傳統就是在驚蟄節氣前去上新墳,這究竟有何原因呢?我國每個傳統節日的存在都有許多的民間活動, 24個節氣在生活過程當中指點著人們的生活,每一個節氣都有著不同的氣候特點與活動風俗。
驚蟄節氣上新墳
驚蟄前上新墳主要是因為驚蟄節氣是春天剛剛復甦的時候,人們都會開始安排掃墓踏青的活動。清明節前建新墳,三年後建舊墳。由於地方不同,風俗習慣也會不同,在我國,很多地方並沒有那麼重視。但是也沒有具體規定要提前幾天,只要看個人安排,這個沒有強制的說法。上墳的時間有講究,只要不是晚上的時候去都可以,可以在上午或下午去,但最好不遲於下午三點。
驚蟄節氣的風俗
祭白虎是驚蟄節氣的一大特色風俗。在廣東一帶民間有在驚蟄「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說法,據稱白虎為口舌之神,每年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傷人,所謂「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繪製黃色黑斑紋的紙老虎。這是廣東人過驚蟄節的傳統習俗。
節氣氣候特徵變化
驚蟄節氣最突出的特徵就是響雷,這個天氣變化是驚蟄節氣的重要最基本特點。古人想像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絕佳的一種效果。